第54章 亂象持續,李斌被參
- 以貪治明
- 狗大狗大
- 2089字
- 2025-06-02 17:57:13
自從太倉銀庫的兩萬兩白銀,被留守右衛的一個百戶所護衛著南下開始。
戶部,乃至整個朝堂中的氣氛都變得輕松了起來。
原因,在李斌看來無非兩點:
一是由于群租房生意只有體量大,收益才足夠可觀的緣故。導致即便是在內府臟罰庫里,能滿足大員們要求、能被他們瞧上眼的宅契數量也十分稀少。
為了盡快搶下這些能持續生錢的地產,各路大人紛紛開動了腦筋。當他們的精力、注意力,大都聚焦在這既得利益之上時,對于其他事情,自然會出現些許的放松。
二是,隨著李斌將一萬兩白花花的現銀送入內帑。在“分幣沒花解決老爹陵寢黃瓦事”、“現銀立即入賬”和“馬上還有現銀入賬”這三重喜悅的沖擊下,嘉靖帝的心情也好轉了許多。
加上非常巧合的是,就在十五日望朝來臨前的一天。順天府,下雨了!
雨量雖然不大,但卻是一個好兆頭,多少能掃去一些人們心頭的陰霾。尤其是,這順天府祈雨,乃是嘉靖帝的命令。眼見自己的命令起了效果,難保這位未來的道君皇帝不會YY出什么諸如“瞧,老天爺都聽了朕的話”之類的想法。
總而言之,言而總之。
金錢,能夠掃去這世上百分之九十九的糾紛與麻煩。
可正如命運的饋贈往往都在暗中標明了價格一樣。
嘉靖賺了實盈,高興;朝中大員們,賺了浮盈,也高興...那么,誰會不高興呢?
答案很明顯:原本外七坊的房東、小商販們,以及京師內城中,如南城兵馬司這種牛馬部門里的牛馬公務員們。
南城兵馬司的事情倒是好解決:負責登記臨時冊籍的吏員人數不夠,能從其他兵馬司借調,反正忙完這一陣后,也就不忙了;治安壓力的上升,也可以通過兵部點征火甲來處理,反正火甲的工資也不需要南城兵馬司來承擔。
但外七坊那些小房東、小商販的直接經濟損失,以及大量點發火甲后,導致的南城區域內,居民生活成本上升問題,卻沒有那么容易解決。
尤其是,隨著外七坊一萬多,近兩萬名百姓涌入內城。更是對原有的就業市場帶來了一絲波動。
比如,原本在外城就業的百姓,此時搬入內城后。他肯定會動心思,想法子看能不能在內城找一個活干。這樣不僅通勤便利,更不必被那城門守卒搜刮一道進城費。
可內城原本的崗位數量是大體固定的,大量人口涌入固然會讓內城就業崗位增加。但崗位增加,是有滯后性的!
崗位是一定得先讓內城各家鋪面的掌柜感受到現有人工無法滿足顧客需要的壓力,以及能看到增加人手后,所帶來的可觀利潤的前景時,才會發生增加的。
與之相反的是,崗位的縮減卻不需要考慮那么多問題。一旦鋪面的盈利發生下降,客流量減少。為了節約成本,掌柜們就會開除某些員工,從而減少人力成本。
于是乎,人口流動,給京師社會結構帶來變化的陣痛期,開始出現了。
對剛剛搬入內城的百姓們而言,生活并不像他們想象中的那般美好:內城的新工作不好找、外城的原工作還可能不保、巡街,凈街等雜費開支上升、以及偶爾在內城“冒犯”了貴人后,還得被人責打...
剛剛掏出一筆一兩多,近二兩銀子租金的內城新住戶,在最缺錢、以及在初入新環境最缺乏安全感的時候,遇到這一連串的問題。
壓力疊加上升之下,不出意外,是不可能的!
斗毆事件頻發的苗頭,暫時還沒壓下去,偷盜、搶劫等問題又頻頻發生。甚至這些作案者,還不都是新進內城的人,亦有因外城消費人口減少,而被迫失業的人,此時也加入到了內城的動蕩之中,試圖渾水摸魚、亂中取利。
此時京師南城的治安,一度直追成化年的劣態。就連某些放衙歸家的小官,都可能被當街搶掠。
對于這些亂象頻出的情況,京中貴人們可以視而不見。
正沉浸在賺錢喜悅中的權貴,出行有儀仗、在家有護院,南城的亂子可亂不到他們頭上。
哪怕是那些搶不到臟罰地契的權貴,這會也是人口結構變化的受益方,因為他們在京中的商鋪會隨著消費人口增加,而營收上漲。
在這樣一個上至皇帝,下至權貴都受益的時刻。
即便南城察院已經接連上疏三次,言明外城人口涌入的危害,請求暫時停止“浮居客商”登記。也都如同石沉大海一般,奏疏一到通政司,便徹底沒了動靜。
眼瞅著南城局勢愈發糜爛,且接連三道奏疏都起不到作用。這南城的巡城御史,也是發了狠,第四封奏疏,直接將李斌給參了。
“你自己好生瞧瞧吧,想好怎么自辯。還有,明日記得著進士朝服,別穿你這身襕衫了,不然又得被參?!?
“晚生明白,請秦師不必多慮?!?
看著手里,那份被秦金從朝會上帶回來的奏疏,李斌哭笑不得地點了點頭。
李斌倒是不怨恨南城察院參自己,誰讓自己這事,辦的確實是給他們找麻煩、上強度了呢?
再加上,南城察院參自己的理由,也只是說自己發賣地契,導致如今南城亂象頻現。這理由,就看得李斌挺無奈的,因為它僅僅只是個理由。
在自己所有的操作都合法合規的情況下,南城察院壓根就找不到彈劾自己的罪名。
回顧整個事件的過程,李斌真正親手操辦的僅有發賣地契一事。而在發賣地契時,該準備的紅批備案,李斌都準備好了。一切都合法合規。
至于說,那些買了地契的人,改群租房?那和我李斌有什么關系?
是你南城察院膽子肥了?還是覺得英國公府及陳國丈等人提不動刀了?
你敢要求他們不允許改群租房試試?
至于百姓,南城察院更是無解。
太祖、成祖老人家定下的規矩:凡京師內外,俱附籍兩縣。
論法,自己的操作全程合規;論勢,自己現在讓京師大量權貴都受了益。
參自己就參唄,當朝自辯就辯唄~
李斌壓根沒將這事放在心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