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趙寧兒行迂回之術,朱高熾就范(求追讀)
- 大明:我,朱允熥,開局復活祖母
- 長夜余光
- 2011字
- 2025-05-15 12:01:00
燕王妃的寢宮。
徐妙云臥于榻上,臉色蒼白,雙眼緊閉。
正所謂福無雙至,禍不單行,先是父王瘋了,緊接著母親也病了,朱高熾急得滿嘴是泡。
可是,請來了數名醫官,都說治不好燕王妃的病。
此時,有婢女來稟報說:“趙寧兒來了。”
朱高熾覺得趙寧兒的鬼點子太多了,一不小心就會上她的當,于是,便不想見,問道:“她到此處來,做什么?”
“她說她懂點醫術,聽說王妃病了,要來給王妃治病。”
“哦,她還會醫術?那請她進來吧。”
時間不長,趙寧兒從外面走了進來。
見完了禮之后,趙寧兒對朱高熾說:“世子,我要替王妃看病,請你回避一下吧。”
朱高熾想了想,問道:“你懂得醫術?”
“略知一二。”
“那好吧,麻煩你了。”
“世子不必客氣。”
朱高熾便退了出去。
趙寧兒搬了一把椅子,坐在了徐妙云的榻前。
她先是搭了一下徐妙云的脈,脈搏跳動得時強時弱。
趙寧兒輕啟朱唇:“王妃,在我看來,你這沒什么大病,主要還是心病。”
徐妙云聽她這么一說,把眼睜開了:“你是?”
趙寧兒自我介紹了一下。
“原來你是趙思禮的女兒,小時候見過,沒想到都長這么大了,出落得和一朵花似的。”
趙寧兒一笑:“王妃,你心中所擔心的是,外有北元強寇入侵,內有朝廷加大力度削藩,而你的兩個兄弟徐輝祖、徐增壽未必與你是一條心。
現在燕王又瘋了,你一股急火攻心,所以,才病倒了,是也不是?”
徐妙云眼眉挑動,勉強坐起身來,背靠在枕頭上:“寧兒,沒想到,你小小年紀,竟然有此等心智。
那你說說,我這病可有解救?”
“解救之法,自然是有,只是,不知王妃,是否愿意配合。”
“你說來聽聽。”
趙寧兒在房間里來回走動,用手指著北方:“北元也沒那么可怕,此次,因為燕王殺了北元的使者,帖木兒興十萬大兵前來,卻被朱允熥和常遇春他們打退了。”
“常遇春不是早已經死了嗎?”徐妙云一臉的疑惑。
“沒有,他活得好好的呢。”趙寧兒搖了搖頭。
“當初,他與我父親并肩作戰,打了無數的勝仗,
聽說他早已死了,沒想到,他還活著。”
“朝廷那邊,如果世子能按我所說的話去做,可保北平無虞。”
“你怎么說?”
趙寧兒便把朝廷內外的形勢向她詳細地講述了一遍。
最后,趙寧兒說:“如果不是朱允熥救朱高熾的話,他恐怕已經早死多時了。
張昺、謝貴和張信三人到北平來助陣,難道不是好事嗎?
人多力量大嘛。”
徐妙云一聽,問道:“你是說張信也來了?”
“是啊。”
原來張信曾經是朱棣的舊部,
有一次,張信貪了很多的財物,按律當治他的死罪,
后來,徐妙云在朱棣的面前替他求情,朱棣才免他一死。
因此,張信對徐妙云十分感激。
徐妙云想到此處,對趙寧兒說:“這事兒,我知道了,回頭我來和朱高熾說,盡快安排他們去上任。”
趙寧兒一聽,可樂壞了:“多謝燕王妃。”
第二天早上。
朱高熾把朱允熥、張昺、謝貴和張信四人請了過來。
他樂呵呵地對朱允熥說:“沒想到趙寧兒還懂得醫術,竟然治好了我母親的病。
今日,就請他們三位上任去吧。”
朱允熥聽了,也是喜出望外,心想看來趙寧兒還真不含糊,采用迂回策略,
先是說服了燕王妃,再由燕王妃去做朱高熾的工作,這一招,果然好使啊。
朱允熥施禮:“多謝兄長。”
朱高熾眼看著南方:“父王一心抗擊北元,對朝廷忠心耿耿,從來沒有二心。
只是有小人在皇上的面前進讒言,所以,朝廷才會把削藩的矛頭指向北平,希望你回去以后,在皇上的面前多多美言才是。”
“那是自然,你們抗擊北元,功勞甚大,朝廷也是知道的,”朱允熥轉過身來對張昺、謝貴和張信三人說,“從此刻起,希望你們與兄長互幫互助,同心協力共同把北平治理好,擊退北元的軍隊。”
張昺身為北平布政使,慷慨陳詞:“請吳王放心,我們一定不負陛下重托。”
朱允熥又對朱高熾說:“兄長,宋忠、徐凱和耿瓛他們要求調檢燕王府的護衛軍,共同抗擊北元,還請兄長答應他們的請求。”
朱高熾自然明白,他們這樣說只是托辭,他們真正的目的是分散和瓦解北平的軍事力量,但是,人家的理由冠冕堂皇,又無法拒絕。
朱高熾想到此處,微微一笑:“你所言極是,不過,我們北平也的確沒有多少護衛軍,這樣吧,給他們三人每人一千護衛軍吧。”
聞言,朱允熥心想,你可真夠損的,一千護衛軍,杯水車薪,能解決什么問題,
不過,他轉念一想,有總比沒有強。
想要分散北軍的兵力,也不是一天兩天的事兒。
“兄長,你忠于朝廷,一心抗擊北元,相信朝廷是不會虧待你的。”
此時,從外面走進一個小男孩兒,大概兩三歲的樣子。
他跑到了朱高熾的身邊,伸開臂膀:“爹,我要抱抱。”
“瞻基,你怎么到這里來了,你娘呢?”朱高熾把臉沉下了。
“娘說你很久沒去她的房間里睡覺了,生氣!”
眾人一聽都樂了。
原來這個孩子就是朱高熾與嫡妻張氏所生的長子朱瞻基。
朱允熥把他抱在懷中,笑問道:“你認識叔叔嗎?”
“你太帥了,和我爹長得不太一樣。”
于是,他們當天便辦理了交割手續,張昺、謝貴和張信三人順利上任。
雖然朱高熾再三挽留朱允熥和趙寧兒,但是,朱允熥堅持要走。
又過了兩日,趙寧兒見徐妙云的身體完全康復了,
眾人這才起程離開北平。
朱允熥、趙寧兒和常遇春領著五百軍士,以及一千匹馬出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