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默被窗外的鳥鳴聲喚醒,六月的陽光透過薄紗窗簾灑進來,在木地板上投下斑駁的光影。
他瞇著眼睛適應了一會兒光線,伸手摸到床頭柜上的手機。
柜子旁放著一張紙條,母親工整的字跡寫著:
“你爸去礦上了,晚上回。我去學校了。廚房有羊肉泡饃,記得熱了再吃。”
紙條旁邊是一杯溫水,杯壁上還凝著水珠,摸上去涼絲絲的。
陳默端起杯子喝了一口,水溫剛好,不燙不涼。母親總是這樣,連一杯水都要算準時間。
陳默赤腳走到窗前,“唰”地拉開窗簾。
遠處的鹽湖在晨光中泛著銀白色的光芒,像一面被打碎的鏡子。
更遠處,機場工地的塔吊緩緩轉動,鋼鐵臂膀在藍天下劃出優美的弧線,像某種預示未來的鐘擺。
陳默想起昨晚和父親的談話,那些關于商業地產的構想,此刻在晨光中顯得更加清晰。
他摸出打開手機,看到三條未讀消息:
趙志:公司搬遷完成,張浩、王亮和編劇、制片組對接完成。詳情已發郵箱。
于佳明:美國那邊的簽證通過。
韓三平:美國律師的聯系方式已發你郵箱。
先給于佳明回信,然后給趙志剛回了條“稍后看”,打開電腦,韓三平的郵件消息,美國華人律師George Chen(陳國力)。
………
筆記本電腦在餐桌上嗡嗡啟動,陳默一邊吃著泡饃,一邊打開瀏覽器。
在搜索欄輸入“商業地產發展趨勢”,頁面上立即彈出大量新聞:
《大連萬達2002年地產戰略:地產模式轉向商業地產》
《深圳華潤萬象城:打造高端商業體》
《一二線城市地產藍海市場分析》
陳默點開幾篇行業報告,快速瀏覽著數據圖表。
西北地區的商業發展明顯滯后,優質購物中心集中在省會或者地級市百貨大樓,商業綜合體幾乎是一片空白。
“果然有機會。”
陳默喃喃自語,打開一個空白文檔,開始羅列要點:
1.市場定位:
目標城市:太原、西安(首期),榆林、鄂爾多斯,包頭(二期)
目標客群:新中產家庭、高凈值人群(尤其是能源行業從業者)
核心優勢:精細化服務+本土化運營
2.業態規劃:
購物:50%(重點引入西北稀缺品牌)
餐飲:20%(本地特色+精品連鎖)
影院:10%(差異化:影院+藝術沙龍)
體驗:20%(超市零售、生活服務等)
寫到一半,突然停下來。
陳默回憶起前世,一篇深度報道,里面詳細分析了胖東來的各種服務細節。
免費充電站、雨傘租借、無障礙衛生間、寵物寄存......甚至還有“不滿意就退貨”的極致承諾。
“就是這個......”
他迅速在文檔里添加了一個新板塊:
3.服務創新:
基礎服務:免費充電、母嬰室、寵物寄存
特色服務:代客泊車、衣物急救包(針線、去漬筆等)
會員體系:私人購物顧問、生日特權、緊急代辦服務
………
寫完初步規劃,已經是下午一點。
陳默伸了個懶腰,走到院子里透氣。六月的運城已經開始燥熱,但院子里那棵老槐樹投下的陰影卻很涼爽。
樹下的石桌上還擺著昨晚和父親喝茶的杯子,里面殘留的茶漬已經干了。
陳默想起小時候,父親經常在書桌上教他算賬。
那時覺得枯燥的數字,如今卻成了改變家族命運的鑰匙。
陳默合上電腦,深吸一口氣。窗外,運城的新一天正熱烈地展開。
遠處工地的機械聲隱約可聞,街上小販的吆喝聲此起彼伏,幾個放假的孩子騎著自行車呼嘯而過。
………
“行李都收拾好了沒?”
“媽,現在是6月,洛杉磯比運城還熱。”
陳默哭笑不得,看著母親把一件羊毛衫硬塞進已經爆滿的行李箱。
“那萬一飛機上冷呢?”
王秀琴不依不饒,又往縫隙里塞了雙毛襪。
“你小時候坐火車,哪次不是凍得直打噴嚏?”
陳默剛要反駁,母親已經轉身去了廚房,聲音從灶臺那邊飄過來。
“藥都帶齊了吧?感冒沖劑、止瀉藥、創可貼......對了,板藍根放側兜了,每天喝一包預防著。”
“媽,我是去工作,又不是去荒野求生。”
“你懂什么!”
王秀琴舉著鍋鏟探出頭。
“去年隔壁老李家兒子去澳洲,發燒四十度都買不著藥!“
晚飯時,嘮叨還在繼續。
“到了記得先報平安,美國跟咱們這兒有時差,你算好時間。”
“每天記得吃水果,超市那種切好的不新鮮。”
“少喝冰水,傷胃。”
陳鐵山聽不下去了。
“行了,兒子是去拍電影,又不是去當兵。”
“你閉嘴!”
王秀琴瞪了丈夫一眼,轉頭又往陳默碗里夾了塊排骨。
“對了,我給你裝了兩罐辣椒醬,拌飯吃最香。要是吃不慣西餐.……”
陳默低頭扒飯,任由母親的嘮叨像夏日的蟬鳴一樣縈繞耳邊。
這些瑣碎的叮囑,二十多年來聽了無數遍,可此刻卻覺得格外珍貴。
夜深了,他躺在床上,聽見母親還在客廳窸窸窣窣地收拾著什么。
隔著一道門,傳來塑料袋的輕響,和一聲幾不可聞的嘆息。
………
清晨六點,天剛蒙蒙亮,王秀琴就輕手輕腳地推開了兒子的房門。
陳默迷迷糊糊間,聽到衣柜門被小心拉開的聲音。
“媽?”
他揉著眼睛支起身子。
“吵醒你了?”
王秀琴背對著他,手里正疊著一件藏青色毛衣。
“我想著這件你穿著好看,要不要帶上?”
陳默看了眼窗外泛白的天色,又看了看床頭鬧鐘。
“這才幾點...”
“早點準備周全。”
王秀琴把毛衣放進真空袋,抽氣泵發出“嘶嘶”的聲響。
“你爸說老李七點半就來接你。”
陳默索性爬起來,看著母親像變魔術似的從衣柜各個角落掏出各種衣物。
那件高中時穿的羽絨服居然也被翻了出來。
“媽,洛杉磯現在三十多度。”
“萬一去舊金山取景呢?聽說那邊可涼快了。”
王秀琴頭也不抬,繼續往真空袋里塞衣服。
“你拍《不可饒恕》時不就跑了3個城市?”
陳默張了張嘴,最終沒再反駁。
他靠在門框上,看著母親佝僂著背跪在行李箱前,小心翼翼地把真空袋塞進每個縫隙。
晨光透過窗簾的縫隙灑進來,給她的黑發鍍上一層銀邊。
………
“對了。”
王秀琴突然想起什么,快步走向廚房。
“我給你煮了幾個茶葉蛋,路上吃。”
陳默跟過去,發現灶臺上還燉著一鍋小米粥。
案板上整齊地碼著切好的蔥花、香菜,還有一小碟自家腌的醬黃瓜,都是他最愛吃的早餐搭配。
“媽,機場有餐廳的。”
“外面的多不干凈。”
王秀琴掀開鍋蓋,熱氣模糊了她的眼鏡片。
“再說這一走就是大半年。”
她的聲音突然哽住了,趕緊轉身去拿碗筷。
陳默注意到母親的手在微微發抖,陶瓷碗碰在灶臺上發出清脆的聲響。
早餐桌上,王秀琴的嘮叨又開始了。
“我給你行李箱側兜塞了應急現金,分三個地方放的。”
“錢包里那張全家福后面寫了緊急聯系人電話。”
“每天記得吃維生素,我給你買了分裝盒...”
陳鐵山叼著油條看報紙,時不時插一句。
“你媽昨晚折騰到兩點,把藥都分門別類貼了標簽。”
陳默低頭喝粥,熱氣熏得眼睛發酸。
他突然想起大學報到那天,母親也是這樣,把他的宿舍床鋪了又鋪,臨走時還偷偷往枕頭底下塞了五千塊錢。
………
“嗡嗡—”
手機震動打破了沉默。是老劉發來的信息。
“小陳總,半小時后到。”
王秀琴立刻站起身:“我再檢查下行李。”
陳默跟回臥室,發現原本整理好的行李箱又被打開。
母親正往角落里塞一個紅色的小布袋。
“這是?”
“平安符,那天給你你都沒收好。”
王秀琴有些不好意思。
“開過光的,保平安。”
陳默接過布袋,聞到淡淡的檀香味。
布袋一角還繡著個歪歪扭扭的“默”字——顯然是母親的手筆。
“媽...”
“好了好了,趕緊收拾。”
王秀琴匆忙轉身,但陳默還是看到了她泛紅的眼角。
客廳里傳來門鈴聲,老劉提著兩杯豆漿站在門口。
“小陳總,都準備好了嗎?”
王秀琴突然慌亂起來:“等等,老劉。還有辣椒醬沒裝!”
她小跑著沖進廚房,不一會兒抱著兩個玻璃罐出來。
“這是用老家辣椒做的,拌面吃最香。”
陳鐵山接過行李箱:“我送他們出去。”
到門口,老劉識趣地保持沉默。
陳默看著父親有些白發的鬢角,想起那晚書房里那番談話。
這個曾經扛著鐵鍬在礦洞里揮汗如雨的男人,如今安靜地站在他身邊,像一座沉默的山。
“到了BJ和美國發個消息。”
臨上車前,陳鐵山突然拍了拍陳默的肩。
“你媽...她會擔心。”
…………
奔馳車緩緩駛出小區。陳默透過后窗,看見父親的身影越來越小,最后變成一個模糊的黑點。
轉過街角時,他恍惚看見自家陽臺上有個熟悉的身影還在張望。
“小陳,老板因為你可驕傲了!”
陳默摸到口袋里那個小小的平安符,想起今早聽到的那聲幾不可聞的嘆息,想起那件被硬塞進行李箱的毛衣。
車窗外,運城的街景飛速后退。
遠處鹽湖機場的塔吊在朝陽中閃閃發光,像一根指向未來的時針。
………
陳默回到BJ時,日韓世界杯的八分之一決賽剛剛落幕。
街頭巷尾的酒吧里,人們還在為巴西2-0淘汰比利時而歡呼。
陳默站在建國門橋下,抬頭望向中糧廣場的玻璃幕墻。
這座90年代建成的甲級寫字樓,在夏日的陽光下泛著冷冽的金屬光澤。
公司的新辦公室就在C座12層,整整一層,超2000平方米的辦公區域。
電梯門打開,映入眼簾的是嶄新的公司logo。
“默光時代”四個字在磨砂玻璃墻上投下優雅的陰影。
前臺小姑娘見到他立刻站起身。
“陳總好!”
“新招的?”陳默點點頭。
“是的!我是上周入職的行政助理。”
穿過開放式辦公區,陳默能感受到無數道好奇的目光。
公司擴張得太快,很多新員工甚至還沒見過這位年輕的老板。
“陳導!”
趙志剛從會議室小跑出來。
“正好,各部門主管都在等您開會。”
………
會議室里坐滿了人。陳默掃視一圈,發現有一半都是陌生面孔。
“介紹一下。”
趙志剛打開投影儀。
“目前公司共有98名員工,分為六大部門。”
熒幕上顯示出組織結構圖:
1.編劇部(20人)
負責人:王宛平老師
下設電影編劇組、電視劇編劇組
正在開發2個電影劇本、2部電視劇
2.制片部(10人)
負責人:王磊(原中影制片副主任)
分設國內制片組、國際合拍組
同時推進《鯊灘》和《這個男人來自地球》前期
3.宣發公關部(15人)
負責人:張曉璐
4.電影電視制作部(35人)
攝影、美術、錄音等核心班底(源于不可饒恕劇組人員)
新購入ARRI FLEXD-20攝影機套裝
負責人:趙志剛(兼任)
5.行政部(13人)
負責人:趙志剛
6.投資財務部(5人)
-由陳默直接負責
趙剛切換PPT。
“陳總父親介紹的那位管理人,今天下午三點來面試。”
陳默點點頭,突然發現會議室角落里坐著個戴黑框眼鏡的年輕人,正飛快地敲擊筆記本電腦。
“那位是?”
“建筑經濟管理,畢業于重慶大學。”
………
午休時間,公共休息區的電視正在重播世界杯精彩集錦。
幾個年輕員工圍在一起,爭論著羅納爾多的“阿福頭”造型。
“陳導!”
宣發部的小伙子興奮地招手。
“您覺得誰能奪冠?”
陳默笑了笑:“我賭巴西。”
“為什么?”
“因為他們有外星人。”
陳默眨眨眼,“因為我下一部電影就拍外星人。”
眾人哄笑起來,茶水間飄出咖啡的香氣,落地窗外,長安街的車流在陽光下閃爍。
這個百人規模的公司,正在以驚人的速度運轉起來。
陳默走回自己的辦公室,透過玻璃墻能看到整個創作團隊的忙碌身影。
桌上擺著兩樣東西。
一份《對不起,我愛你》的美術概念圖。
一份日韓世界杯,8強金額匯總圖。
窗外,一架飛機劃過湛藍的天空,留下一道長長的尾跡云。
陳默突然想起一年前,自己還擠在朝陽區那個小工作室里,為《不可饒恕》的剪輯費發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