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拯救大兵曹嵩!曹操:顧牧這人能處
- 三國:擺爛謀士,曹操偷看我日記
- 粥糊劍
- 2054字
- 2025-04-29 09:30:54
【亂世之中,能在史書上留下些許筆墨的諸侯,沒一個是傻子。】
【袁術和陶謙肯定早就注意到了曹老太爺和曹家夏侯家宗親尚且待在譙郡老家的消息。】
【從正常角度去分析,借道陶謙明顯比借道袁術更容易。】
【陶謙老了,就算他年輕時候再猛,現在也已是個垂垂老矣的老朽,不敢也不會輕易與曹老板起沖突。】
【但在我看來,借道陶謙,是在逼曹老太爺他們去死!】
【袁術最不希望看到的事情,就是陶謙和曹老板和和睦睦。】
【伺機殺死曹老太爺,并嫁禍給陶謙,引起曹老板和陶謙之間的戰爭,這才最符合袁術的利益。】
【至于如何嫁禍,陶謙麾下的部將張開,便是最合適的人選!】
【這家伙曾參與黃巾,算是一路不大也不小的渠帥,后來被陶謙詔安。】
【但在陶謙麾下,卻始終沒有當黃巾渠帥那么逍遙自在。】
【袁術何許人也?】
【名為四世三公,實則卻非常喜歡招募各路山賊流寇。】
【什么雷薄、陳蘭、李豐、樂就,有一個算一個,哪個不是山大王出身?】
【真正算是良家子的,恐怕也就只有紀靈和劉勛。】
【所以,袁術和張開,算是王八對綠豆,越看越順眼!】
【再者,袁術有錢。】
【張開那種土包子,肯定抵擋不住專業對口和鈔能力誘惑。】
【因而,借道陶謙,恐怕要不了多久,就會傳來曹老太爺被殺害的消息。】
【與其賭這一層風險,倒不如直接派出使者,向袁術借道!】
【同時也要向其他諸侯那兒散播消息,讓大伙兒都知道這件事,尤其是袁紹那兒!】
【袁術要臉,和曹老板又是舊相識。】
【若是在他的領地,公然傳出曹老太爺被殺害的消息,這讓天下各路諸侯怎么看他?】
【所以,就算是為了面子,他也得保證曹老太爺的安全。】
【當然,袁術不是傻比,他知道曹老太爺是潛在人質,肯定不能輕易放給曹老板。】
【但誰說,一定要把真的曹老太爺交到袁術手上?】
【正式出發之前,直接來一手偷梁換柱,給個假的給他,不就行了嗎?】
【找個長的完全一樣的人,幾乎不可能。】
【但要找個有六七成相似的,卻并不難!】
【再給那個替身上點妝,完全可以達到以假亂真的效果。】
【至于其他曹家夏侯家宗親,袁術基本沒見過他們,也可以用類似的替身,把他們換出來。】
【即便袁術最后意識到不對勁,那也為時晚了。】
【要體面的袁術,能承認自己被曹老板騙了嗎?顯然不能呀!】
【知道被騙的他,也只會像某些網戀被騙的呆比,默默咽下這口氣。】
【不過,替身一定得找靠譜的。】
【如果是我,應該會在兗州的那些死囚里挑選,承諾給死囚的家人們土地和錢財,讓他們心甘情愿去赴死。】
洋洋灑灑,上千個字的日記寫完,顧牧長舒一口氣。
他已經計劃好了,明天就讓滿寵把這個計劃獻給曹昂。
他顧牧,只想隱藏于幕后,在合適的時機離開曹營,找個山清水秀的地方隱居。
【恭喜宿主完成日記,獲得諸葛連弩圖紙x1】
日記系統的提示音傳來,顧牧的書桌上隨之出現了一份諸葛連弩圖紙。
“諸葛連弩……這玩意兒是亮子發明的吧?”
“話說,現在的亮子,有十三歲沒?好像差不多吧。”
“既然這圖紙出現在了我這兒,再叫諸葛連弩就不合適了。”
“算了,先進倉庫吃灰吧。”
顧牧把諸葛連弩圖紙扔進了系統空間。
把這玩意兒獻上去,曹老板的疑心病肯定又要作祟。
與其那樣,倒不如不獻。
當然,顧牧還是把這件事又添在了剛寫完的日記里。
【諸葛連弩,進去吃灰吧你。】
【曹老板,這玩意兒和你無緣!桀桀桀桀!】
每天只能獲得一次獎勵。
顧牧新添的這幾筆,算是上一篇日記的補充內容,自然沒有產生新的獎勵。
但曹老板那邊,看到這幾筆后,卻是瞬間破防!
“顧長珩你特么……”
曹老板咬緊牙關。
這里要說一下,連弩并不是諸葛亮專利,在東漢的時期本身就已經出現了三發連弩。
諸葛亮發明的,是諸葛連弩,又名五發連弩。
在連弩的鍛造史上,算是改進,而非首創。
所以,曹操雖然不知道顧牧日記上所寫的“諸葛連弩”四個字是什么意思。
但他立馬就聯想到了連弩這種武器。
“這小子那兒到底有多少好東西?”
“還有他的真實身份……”
曹老板瞇起雙眼。
忽然,他給了自己一巴掌。
“脅迫這小子,只會適得其反。”
“讓昂兒繼續和他接觸,騙出更多情報,才是正道。”
“曹某,著相了。”
到這兒,曹老板總算明白了顧牧為什么老是編排他“疑心病”。
確確實實,他曹操思考問題的方式,下意識的會把事情朝著最壞的方向去想。
但很多時候,并不是只有那一種解決問題的方案。
就像現在,顧牧在日記里寫的“向袁術借道”。
這樣的逆天想法,任憑曹營謀士絞盡腦汁,恐怕也想不出來。
不是他們水平不行,而是這種不要臉的道德綁架行為,只有顧牧這樣的不要臉才會!
屬于是術業有專攻。
很快,曹操把李典找來。
李典也算是曹操東郡起兵時就跟隨在旁的老部下了。
雖然是曹營眾將之中最年輕的存在,但李典的辦事風格卻是四平八穩,十分靠譜。
聽完曹操的吩咐,李典心中對曹操的敬仰之情,如滔滔江水般連綿不絕。
“主公,這計策實在是太妙了!”
“屬下這就去地牢挑選可用的死囚。”
“但屬下沒見過老太爺,還請主公也一同掌掌眼。”
曹操揮了揮手:
“這是自然。”
“不過,這條計策,并非曹某所想,而是另有其人。”
李典頓時更感驚奇,一度以為是荀彧程昱戲志才等人的謀劃。
可當曹操告訴他真相時,李典滿腦子只剩下一句:
“高手在民間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