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分析 北水公司的低碳運營模式
近年來,我國水泥行業積極嘗試利用水泥窯協同處置廢棄物,并取得了顯著成果。國內有數家專業公司和水泥生產企業研發出具有中國特色的水泥窯協同處置技術,并已逐步建立起協同處理技術體系,該技術不僅可以實現工業固體廢物資源化利用,減少資源浪費,緩解行業產能過剩的問題,還能通過無害化處理減少污染物排放,滿足綠色環保的要求。事實上,早在1998年,金隅集團下屬的北京水泥廠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北京水泥廠”)就開始利用1條2000t/d的水泥熟料窯進行廢棄物處置。為了更好地研究和推廣水泥窯協同處置廢棄物技術,2005年12月,金隅集團成立了北京金隅紅樹林環保技術有限責任公司。2006年之后北京水泥廠積極發展循環經濟并將重點放在工業廢棄物的處置方面,建設了擁有全國首條無害化處置城市工業廢棄物的環保示范線,每年可處置污泥、工業垃圾、廢漆渣、廢液、飛灰等廢棄物8萬~10萬t,2016年更名為北京金隅北水環保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北水公司”),也是北京金隅紅樹林環保技術有限責任公司全資子公司。截至目前,《國家危險廢棄物名錄》中所列的46類中有29類危廢能夠在北水公司被安全處置。
北水公司主要以危險廢物、污染土和污泥三大類城市工業廢棄物的無害化、資源化處置為主,擁有世界先進的廢棄物預處理工藝設備、國內新型回轉式焚燒爐系統及氮氧化物(NOx)超低排放系統。北水公司選用高溫高塵SCR脫硝工藝作為超低排放脫硝方案,可將窯尾煙囪中NOx排放指標由200mg/Nm3降為控制在50mg/Nm3以下,將氨逃逸控制在5mg/Nm3以下,實現了NOx超低排放,滿足北京市水泥窯超低排放的目標要求。
為了全面落實新發展理念,貫徹落實國家“雙碳”戰略,打造高質量發展綠色新引擎,緩解水泥行業排放的CO2對全球變化的影響,北水公司在2023年建設了一條水泥窯協同處置復雜煙氣環境下低能耗、高效率捕集二氧化碳示范線。該示范線所用工藝采用先進化學法吸收技術,以水泥窯煙氣中的CO2為捕集對象,每年可捕集10萬tCO2用于食品級干冰和液態CO2的制備,該項技術在水泥窯相關產業發展上處于領先的地位,引領及促進了傳統行業的低碳化轉型,為金隅集團乃至水泥行業開展碳捕獲利用與封存(carbon capture utilization and storage,CCUS)技術提供了重要參考和技術支撐。
北水公司下一步的設想是繼續發揮“城市凈化器,政府好幫手”的社會作用,進行企業深度轉型,拓寬企業發展路徑,將節能降耗發展思路走實、走深。為了讓企業發展不斷增添后勁,增強韌性,推進企業高質量發展,一方面,北水公司調整企業運輸結構,將自有閑置鐵路系統進行升級,改造成一座100萬t/年吞吐量的鐵路物流園;另一方面,制定了一套無煤化發展方案,通過提高燃料替代率、引進清潔能源及建設北京北部綠氨供應中心的方式緩解資源瓶頸制約問題,為北京市做好能源保供,以破解傳統水泥行業世界難題。
水泥是工業領域中自凈能力最強的行業之一,它能夠將工業廢渣作為原料、混合材料,也可以做到有毒、有害廢棄物的解毒和無害化處理,還能把部分廢棄物轉化為資源循環利用。通過技術、管理和制度創新,在不影響水泥窯產品質量及安全無害化處置的前提下,水泥窯協同處置廢棄物,將向無害化、減量化、資源化發展,進而向新能源、低碳環保領域邁進。這一轉變路徑如圖1-5所示。正是通過這種轉變,北水公司實現了其低碳運營模式。

圖1-5 北水公司經營轉變路徑
可以看到,隨著北水公司經營業務重點的轉移,經過不斷的努力,在“與時俱進”的精神鼓舞下,北水公司不斷超越自我,建立以高效、綠色、循環、低碳為重要特征的現代化工業體系,正在實現向生態環保型企業的轉變。
水泥廠的生產環境得到了顯著改善,工業危險廢棄物和生活垃圾得到了有效處置。經濟效益、環境效益和社會效益在這里得到了有機統一,保證了城市的安全與穩定。北水公司的低碳運營模式為資源消耗型企業履行社會責任樹立了典范。
討論題
1.北水公司如何改變傳統生產方式,實現清潔生產?
2.水泥廠如何從根本上改變污染型企業的形象?
3.水泥廠在實現從被重點監控的污染型企業到生態環保型企業蛻變的過程中應得到哪些政策支持?
4.北水公司的低碳運營模式對其他企業履行社會責任的啟發意義何在?
[1] 泰勒.科學管理原理[M].馬風才,譯.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