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命是什么
- (奧)埃爾溫·薛定諤
- 693字
- 2025-04-27 15:59:06
前言
人們總是以為科學家會在某一學科領域擁有廣博的第一手知識,基于科學家尊貴的職責,他們不會對不熟悉的主題進行探討。然而,為了寫這本書,我希望放下這種尊貴的職責(如果有的話),并免除隨之而來的責任。這是因為:
我們從先輩那里繼承了對統一且包羅萬象的知識的強烈渴望。我們給最高學府起的名字(1)提醒著我們,從遠古至今的悠長歲月中,普遍性才是我們追求的永恒價值。但是,在過去的一百多年里,各種各樣的知識分支在廣度和深度上極速擴展,使我們面臨一個奇怪的困境。即我們清楚地感覺到:一方面我們開始想要獲取可靠的信息和材料,嘗試把已有的知識整合成一個整體;而另一方面,任何一個人的頭腦都幾乎不可能完全掌握哪怕一個小分支中的所有專業知識。
我們唯一能做的就是,讓一些人冒著被當成傻瓜的風險,去嘗試總結那些事實和理論,即便其中不乏二手或者不完備的知識。不然的話我看不出有什么辦法可以擺脫這種困境,我們也會因此失去真正的目標。
自我辯解的話就到此為止。
還有一個無法回避的困境,那就是語言的問題。一個人的母語就像是一件合身的衣服,當這件衣服不在身邊,不得不穿上另一件衣服時,他一定會感到很不自在。因此,我要感謝都柏林圣三一學院的英克斯特博士、圣帕特里克學院的帕德雷格·布朗博士,以及S.C. 羅伯茨先生。是他們的傾力相助使得這件新衣服讓我穿起來感到合身,有時我執意不放棄自己的用詞選擇也給他們帶來了不少麻煩。如果行文中的這些詞匯有詞不達意之處,那是我的責任而不是他們的過錯。在此書中,每一章的正文部分都是一個連貫的整體,每一部分的標題原只是頁邊概要。
E. 薛定諤
都柏林 1944年9月
(1) 英文中“大學”一詞(University)和“普遍性”(Universal)為同根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