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卷宗五百二十三和卷宗七百六十一
- 大理寺不養閑人,從破案開始
- 二十四史徐霸天
- 2073字
- 2025-05-24 12:58:46
眾人發現屋中的卷宗已經不像數月前般凌亂的堆在中央,而是分成了三疊。
崔道恒自信的從一疊中抽出一卷來讀道:“此為卷宗五百二十三,河東道云中郡上報商人被殺案。”
張力冷哼一聲,“此案我看過,奸夫淫婦謀殺親夫,又有何疑點?”
崔道恒嗤笑一聲,把卷宗拋給張力,“既然如此,為何崔少卿不結案,而是讓寺丞復核?”
張力一時語塞,“崔少卿向來謹慎,從不枉顧人命,有何奇怪?廢話這么多,你看出了什么端倪?”
“張寺正,別急,我先跟各位同僚說下案件始末。”
崔道恒負手來回踱步起來,他胸有成竹的說道:“云中郡商人張潮和劉大發相約前去西域做生意,約定卯時在城門碰頭,劉大發一早便提前在城門等候,可一直等到午時未見張潮其人。”
崔道恒頓了頓,端起一壺茶潤了潤喉嚨,繼續道:“于是,劉大發前往張潮家尋人,拍門叫喚其妻,‘三娘子,三娘子!‘,其妻大驚,慌忙應門,劉大發見其神色慌張,衣衫不整,又不見好友蹤跡,心中疑慮,強行入室查看。”
“怎么著?”王義聽的入迷,不禁焦急的詢問道。
被同僚按下,大伙兒起哄道:“正說到關鍵處,別打岔,讓崔郎君說下去。”
王義不好意思的吐了吐舌頭。
崔道恒繼續踱步道:“果然,他發現張潮之妻三娘子正和隔壁王屠夫通奸,于是立馬報官。”
“縣衙把兩人帶回審訊,兩人一開始否認,后來卻承認合謀謀殺親夫張潮,判決秋后問斬,讓大理寺復審。”
張力聽后,大笑道:“這案子不過是再普通不過的殺人案,有何疑點?”
崔道恒反駁道:“疑點就是張潮的尸體一直沒有找到,作為嫌犯的三娘子和張屠夫口供混亂,一會兒說把張潮的尸體埋于深山,一會兒說藏于井中,后又翻供說拋尸河中。”
“可過了幾月都沒有尸體浮出水面。”
張力翻了個白眼,“兇徒滿嘴胡話,再正常不過,不知崔寺丞有何高見?”
崔道恒冷笑一聲,“三娘子和王屠夫在一開始的口供可是說張潮一早便離家,故而他倆大膽約會,被劉大發撞見。”
“可訊問了幾日,卻變成了兩人合謀殺了張潮,張寺正不覺得有問題嗎?”
張力冷哼一聲,“或許,張潮忘記什么東西,臨時折返,正撞見兩人通奸,兩人怒而殺人。”
崔道恒打斷了他,“殺人后再繼續通奸?兩人心情不錯啊。”
眾人笑了起來,張力怒目圓瞪掃視眾人,大家才安靜了下來。
“既然崔寺丞已經洞悉真相,那便告訴我們,你通過卷宗短短幾行字推理出了什么?”張力篤定崔道恒就是嘴硬,即使這案子真有問題,他怎么可能通過卷宗就能推出真相。
崔道恒深吸一口氣,緩緩說道:“叩門便叫三娘子,定知其中無丈夫!所以兇手就是劉大發!”
“三娘子和王屠夫被屈打成招,故而不知藏尸地點,所以胡亂拖延時間,只為少受嚴刑之苦!”
所有人都沉默了,屋內鴉雀無聲,就連細微的呼吸聲都清晰可聞。
叩門便叫三娘子,定知其中無丈夫!
短短一句話就破案了。
良久,眾人炸開了鍋。
“對啊,我怎么沒想到這么簡單的道理。”
“劉大發尋找好友,叩門應該叫張潮的名字。”
“定是他殺了張潮,才知道張潮不在屋內,唯有三娘子。”
“妙啊!妙啊!”
包括王義在內的所有大理寺官吏都驚訝于崔道恒的推理能力,他們怎么也沒想到有人能憑借卷宗破案。
張力的臉色很難看,他無法反駁。
如此簡單的破綻,自己竟然沒有發現。
一下丟了面子,讓他也手足無措。
“哼,只是碰巧罷了,你有本事再破個案子。”張力的語氣顯然有些底氣不足,但為了自己寺正的面子,只能死鴨子嘴硬。
崔道恒但覺好笑,他重新從卷宗中拿出一冊拋給張力,“卷宗七百六十一,官金被盜案。”
“這件案子我知道,一箱官金不翼而飛,縣尉監守自盜,只是還沒找到被盜的官金,陛下震怒,要求大理寺復審,縣尉秋后問斬。”
王義侃侃而談,看來他平時也不是一直在摸魚。
“那為何這件案子懸而不決?”崔道恒明知故問起來。
王義順著他的話道:“因為縣尉雷方為人正直,以清廉聞名,崔少卿不想冤枉如此好官,故審慎處理,況且官金未找到,也沒法結案。”
崔道恒點了點頭。
他對同僚們說道:“此為江南道洪州都督府上報之案。”
“洪州農民耕作時,挖到一箱官金,不敢私藏,上報官府,官府認定為隋末時,林士弘南楚政權所造官金,縣尉雷方負責處理。”
崔道恒和方才一樣來回踱步,這次誰也不敢打斷他。
“次日一早,兩個農夫就抬著一箱官金送交官府,雷方覺得縣衙的庫房不安全,便命人把官金轉移到自家密室,連上了幾把鎖,準備過幾日移交朝廷。”
“結果,幾日后,等官金移交朝廷,打開箱子一看,箱中官金變成了石頭,足足有三百斤。”
“陛下震怒,命人查問,經查當天打開箱子的時候,有多名農夫和官差皆目擊箱中確有官金。”
“于是,就認定雷方監守自盜,剛開始他并不承認,后來卻承認自己盜取官金,但對官金在何處,語焉不詳。”
崔道恒特意在此處戛然而止,大家心里都明白,雷方被屈打成招。
“崔道恒,這件案子事關重大,你可不能胡說,到時陛下查問起來,你也脫不了干系。”張力惡狠狠的威脅道。
崔道恒笑道:“張寺正放心,我崔道恒說的話自然會負責,你洗耳恭聽便是。”
張力咬牙切齒,但拿他也沒有辦法。
大家都知道他在大理寺二十年,以酷吏聞名,不知多少人被他屈打成招。
崔道恒此次特意拿這兩個案例出來就是打他的臉!
【作者注:1、河東道云中郡:今山西大同。
2、江南道洪州都督府:今江西南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