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黑龍江紀事:內河、界河、掐頭去尾的大河
- 卜鍵
- 736字
- 2025-04-24 17:26:13
第一章 在江之源
世界上所有的大江大河皆接納眾水,黑龍江亦然。從道理上講,大小支流都可算作江水的來源。松花江乃黑龍江在中國境內的最大支流,出自滿洲圣山長白山天池,清初諸帝稱之為江源,稱兩江合流后為混同江,甚至直接將之呼為松花江,自也不難理解。
而后世論黑龍江源頭,主要是南北兩源說:南源由額爾古納河一路上溯至呼倫池、克魯倫河,北源為石勒喀河+音果達河+鄂嫩河,都出自今蒙古國境內的肯特山東麓。前不久讀齊格勒的《黑龍江》,記述其前往鄂嫩河探源之所見:“兩條流在礫石岬角兩邊的小溪,就在這處海拔六千七百英尺的高地,在岬角尖端自然相會。”[1]那是成吉思汗的故鄉,是蒙古帝國的發祥地,學界多指為黑龍江之正源。齊格勒以較多篇幅寫鐵木真歷盡危難的崛起,也暗示蒙古大軍的西征與沙俄的東擴冥冥中似有關聯,卻沒有去分水嶺另一側的克魯倫河源尋訪。其實對逐水草而居的游牧民族而言,故鄉是個較廣闊的區域概念,克魯倫河也是鐵木真家族世代生存繁衍、遭遇困厄和振作興發之地,緣此被稱為“蒙古人的母親河”。
由江之源,自然會聯想到生活在此一地域的各民族,而因其先民多不立文字,在早期史籍中記載極少。得益于近現代的考古發掘,可知沿江兩岸在舊石器時代已有人類活動。他們是從哪里來的?說法不一,筆者以為金毓黼先生的“南來說”較有說服力。先秦時期,東北主要部族已程度不同地與中央王朝交往,而隨著鮮卑族建立北魏,契丹族建立遼,女真族建立金,蒙古族建立元,北方民族的鐵騎一次次沖向中原,也使這條大河的地位漸形凸顯。四百年前,女真族再次雄起,將“白山黑水”作為大清的根本之地,也作為補充兵員的地方,目標則是大明的帝京,是溫暖富庶的中原和江南。東北部族的又一次大遷徙開始了,隨之而來的是哥薩克的侵入,是黑龍江上下羅剎堡寨的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