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魂燈廟·林澄·第三問
命之用·點他命,成己命
廟中燈火歸寂,風止如息。
林澄立于廟心,火清燈靜靜燃于掌中。四壁的魂燈嵌入石壁,皆不再發(fā)光,仿佛整個魂燈廟在一瞬間陷入了沉眠。
巫者不再現(xiàn)身。
一道極其幽微的聲音,仿佛自火清燈中傳出,帶著某種不屬于人世的古老語調(diào):
“你已問命之源,知命之封,唯有一問,系你命之用。”
“你之命,是否愿為他人點燈?”
林澄指尖微顫。
燈火輕響,一道熾熱從她掌心蔓延至全身,魂海如被撕開般驟然一痛。下一瞬,她周遭景色陡然變幻——
她立于一座黑石大殿之中,四周燈魂低語,一盞盞熄滅的殘燈排列成陣。
前方,是一名少女,約莫十歲,縮在角落,衣衫襤褸,神情木然。她手中捧著一盞燈,那燈殘破如死物,火芯已熄,唯有極深處殘留一縷如灰的微光。
燈臺之上,一道人影居高臨下道:“此燈為雜命之燈,混亂生魂,命格逆轉(zhuǎn)。按燈局律,應予銷魂斷命,收歸魂淵。”
魂影退下,林澄站在少女面前。
她看清了——這少女竟與自己童年時的模樣極為相似,甚至那雙眼睛,都是那樣的灰黯無光。
少女抬頭望她,小聲問:
“你也是來告訴我……我不該活的嗎?”
林澄心頭猛震。
她忽然意識到,這是她命燈中的“他命試煉”——燈火命主必須決定,是否愿意點燃一個亂命之魂,哪怕這魂可能反噬自身,擾亂命序。
這是“點他命”的考問。
四周無聲無息,但她知道,燈局、魂廟、塔中無數(shù)目光正靜靜注視此刻。
林澄垂眸,緩緩蹲下,與那少女對視。
她伸出手,掌中火清燈燃起一縷紅焰,似能熔盡塵封。她輕聲問:“你……想活下去嗎?”
少女愣住,眼中漸有淚光浮現(xiàn),喃喃道:“想啊……我只是……還沒告訴我娘,我學會自己點燈了……”
林澄笑了,眼中卻有淚流下。
她想起自己封燈的歲月,想起母親抱著她在祖屋石榻上的最后一次哭泣。她也曾是一個被裁決為“不該存在”的燈魂,若不是父親逆命封燈,若不是母親替她擋下那一場魂劫之燈,她此刻已不在這世上。
她低聲道:
“你若愿活,我便為你點燈。哪怕你命會亂,哪怕我也將被吞。”
話落,火清燈驟然一亮,她將一縷本命之火引出,送入少女手中殘燈。
下一瞬,少女魂燈驟燃,照亮整座黑殿。
風聲陡然涌入,那名少女化作光影,散入虛空。
一道無形的力量涌入林澄體內(nèi),她幾乎站立不穩(wěn),眼前魂影紛紛聚合——那是無數(shù)個她未曾點燃的命,那些曾在命途邊緣哭喊的聲音,那些在火塔被熄滅的燈,那些從未被聽見的“我想活”。
她聽見這些魂說:
“你不是燃己命之人,而是燃眾命之人。”
魂光匯聚,她的魂竅徹底開闔,一道血紅色的魂紋自火清燈中緩緩升騰,印入她額心。
巫者聲音再度響起,遙遠且敬重:
“第三問,你已答。”
“你之命,不為自己點燈,而為眾生續(xù)火。你是命之逆燃者,是燈局將至之劫中的——執(zhí)火主。”
林澄怔住,口中低語:“執(zhí)……火主?”
火清燈焰高三尺,廟中萬燈重燃。
她站在燈光之中,感到體內(nèi)魂力澎湃而不可控,胸口仿佛多出一座火塔,時時燃燒。
燈火中,遠方有微弱魂音傳來——
那是一道來自魂火塔的震蕩。
宋執(zhí)……
林澄轉(zhuǎn)頭望向虛空,仿佛冥冥中,有另一人也在此刻跨過命之關(guān)口。
他們所持之燈,正彼此回應。
—
命未完,燈亦燃
魂燈廟火光沖天,魂火塔深處亦傳來重響。
燈局總部中,那盞靜置千年的“引命燈”猛然爆燃。
一個身影立于黑暗中,盯著燈火露出笑意。
“執(zhí)火主已現(xiàn),命律不穩(wěn)。”
“那場被封鎖的審命舊案——該重啟了。”
他轉(zhuǎn)身而去,袖中藏著一本舊裁筆記,封面上寫著三個字:
《孟闕錄》
二·魂火塔·宋執(zhí)·第三試·復命之燈
執(zhí)火者·負命之燈
火塔深處,一道沉門緩緩開啟。
宋執(zhí)踏入時,只覺溫度驟降,四周不再是烈焰,而是冷寂如墓。
塔內(nèi)空無一物,僅中央懸著一盞熄滅的魂燈,燈架殘破,燈芯焦黑,魂火早已斷絕,唯有燈壁上,一道斑駁的魂紋,隱約可辨出一個字:
“還”
他靜立不語。塔心忽而低語,似審判者的回響:
“你曾斷人命燈,可曾記得——被你所錯判者,命歸何處?”
四壁亮起一圈火鏡,不是別人,是他自己:
他少年時,初入燈局,因?qū)徟芯珳省⒑敛黄椋环Q為“律火之眼”。可他也知曉,在燈律至上的裁定下,他曾不止一次選擇“依律斃命”,而未曾深究命案背后的“命因”。
火鏡之中,諸多面孔輪番浮現(xiàn):那被指為命逆而銷燈的孩童;那誤入禁魂地的老婦;那魂燈混亂卻求生的病者……
他記得這些燈,卻從未深想:
“那一燈之后,他們的命如何?”
塔心聲音再起:
“你若執(zhí)火,便須知火焚之后,灰落誰家。”
宋執(zhí)低頭望那盞破燈,忽然意識到,這第三試,不是讓他判別人,而是——
判自己。
他向前走了一步。
那燈忽然裂出一道縫,從中流出一道魂影。竟是他最早審斷的一個案件:一名失憶的少年,被控竊取禁燈,拒不供出來歷。因魂印錯亂、身份難辨,他按律斷其為“無籍魂”,予以銷燈處置。
宋執(zhí)記得,那少年臨刑前只說了一句話:
“你真的看得見我是誰嗎?”
他沒有回答。那天他只看到了錯亂的命紋、逆律的燈光——
而不是一個掙扎著求生的魂。
塔中風動,魂火重新燃起,那盞舊燈的魂影幻化為少年模樣,站在他面前,眼神平靜,聲音卻微顫:
“你問別人是否配活,卻不曾問過自己是否有權(quán)斷命。”
“你為律而斷命,如今,可愿為命而還燈?”
宋執(zhí)沉默良久。
他忽然跪下,將掌中本命燈芯緩緩掏出,按入那盞殘破魂燈之中。
火焰再起,燈臺上浮現(xiàn)一道新魂——是那少年,也是在火中,重獲命燈。
塔心響起一聲如鐘的回響:
“你為己之罪,燃他之命。”
“第三試,審你自身之命,問你能否承命。”
宋執(zhí)睜開雙眼,那盞舊燈燃起的瞬間,一股熟悉而陌生的魂氣涌入他體內(nèi)。
他體內(nèi)魂印重構(gòu),一道未曾察覺的副印在火中浮現(xiàn),那印上竟也刻著兩個字:
“執(zhí)火”
他猛然一震。
魂火塔內(nèi)所有殘燈齊震,無數(shù)早年斷命燈中的火種微微亮起,塔心火焰沖頂,一道未曾被記載的魂紋于高塔之巔悄然燃起——
“執(zhí)火者。”
塔心低語,仿佛來自命格之外的古聲:
“你曾是裁命者,今為承命者。”
“你之命,不止審命,更負命。”
宋執(zhí)緩緩起身,額頭冷汗涔涔,但眼神無比清明。他終于明白,魂火塔的三試,不是考他律法是否熟稔,而是看他是否還有“為命而燃”的本心。
他已不再只是“律火之眼”,他看見了太多看不見的命,也愿為之燃己燈火。
此時此刻,遠方某處傳來燈火一顫。
他忽然心有所感,輕聲道:“林澄?”
魂火塔最頂端,一扇被封鎖千年的魂門緩緩開啟。
火中浮現(xiàn)一道魂文:
“重啟審命案·孟闕案卷·準”
燈局將起
燈局禁室,三位總宥司立于密閣前,面色凝重。
其中一人低聲道:“魂火塔與魂燈廟同時點出‘執(zhí)火主’與‘負命者’的魂印。千年未有之變。”
另一人翻開《孟闕錄》,指尖停在一頁空白之上:
“當年未竟之審,今將重啟。”
“舊命之火,未燃完。”
“而那兩個孩子……”
畫面定格于赤水燈亭,風起時,兩盞燈悄然并亮——一盞血焰清澈,一盞魂紋深沉。
他們不知,他們將改寫命律千年的沉寂。
這,不只是命的歸來。
而是燈與火,共燃一世的序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