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翻臉比翻書還快
- 自帶AI,我教崇禎做昏君
- 黑咖啡少糖
- 2322字
- 2025-04-26 00:01:17
洪災(zāi)將至,是AI反復(fù)推演的結(jié)果,陳子履有十足的把握,當(dāng)然不怕浪費。
第二天一大早,他親自寫下牌票,蓋上大印,命孫二弟以官府的名義,前往大樟里收紅薯。
然后換上一襲便裝,頭戴輕紗斗笠,從后門悄然離開縣衙。
這次,他并沒有去望江亭,而是徑直走向城東,查訪林耀的真正死因。
因為思慮一夜之后,他終于幡然醒悟。
靠一樁樁小案子罰銀子、攢威望,太慢了。
要干,就干一票大的。
貴縣這種偏遠(yuǎn)的小地方,沒有比查辦命案,伸洗冤屈更能立威。也沒有抓住縉紳大戶的痛腳,敲錢更快。
林耀案或許是一個突破口。
很快,他來到城東的登龍橋。
這里遠(yuǎn)離鬧市,茅草屋舍的間隙間,點綴著不少綠油油的菜地。
小巷子的盡頭,一個籬笆小院附近,所種之物又與別家大不相同,似乎不是普通菜蔬。
小院門上掛著一個木牌,寫著“沈氏醫(yī)館”四個字,正是卷宗里提過一嘴,林耀病死的地方。
“是這里了。”
陳子履輕叩柴門,朗聲向內(nèi)問道:“沈大夫在嗎?”
“門沒落鎖,先進(jìn)來吧!”聲音很清脆,如銀鈴叮咚。
“得罪了。”
陳子履公務(wù)在身,顧不得客套虛禮,徑直推門而入。
柴扉方啟,便有一陣濃烈的混合藥香撲鼻而來。
原來院內(nèi)的空坪上,曬滿了各種各樣的草藥,當(dāng)歸、白芷、魚腥草……什么都有。
空坪邊的滴水檐下,一個女子垂首坐在矮凳上,正對著一筐新鮮草藥挑挑揀揀。
從側(cè)影上看,那應(yīng)該是十五六歲的妙齡少女。
少女身上一襲粗布衣裙,頭上烏云包著青巾,倒顯得干練。
聽到推門聲,她仍專注地分辨著草藥:“街坊,來看病的嗎?我爺爺出診去了,您請稍坐。”
“原來是沈姑娘,在下找沈大夫,卻不是看病。”
那沈姑娘終于抬起頭,看到來者戴著斗笠,眼光中充滿了疑惑:“您是?”
看到對方的容貌,陳子履也不禁愣了一下。
只見對方一張瓜子臉,鼻挺唇薄,劍目星眉,英氣十足。
盡管發(fā)間木簪斜插得潦草,蜜色的臉頰上,還黏著幾片草蒿碎葉,仍能看出是個難得的美人。
可惜左眉尾一道月牙疤痕,隨著皺眉動作若隱若現(xiàn),平添了幾分煞氣,未免略顯遺憾。
陳子履一邊摘下斗笠,一邊說道:“在下姓陳,想向沈大夫打聽幾件事。敢問沈大夫何時回來?”
沈姑娘見來者眼生得很,斷然不是街坊,臉色紅潤也不太像病人,頓時警惕起來。
“幾件事?什么事?”
“是一樁案子。”
這時,沈姑娘已看清對方容貌,臉上的疑惑更深。
她上下打量了一圈:“你是那個……”
“沒錯,我就是本縣堂官陳子履。沈大夫何時回家,陳某可以等……”
那沈姑娘一下子冷淡下來:“他出診去了,縣太爺請回吧。”
“那我等一會兒。”陳子履做了一個
“醫(yī)館只有民女一人,不方便會客。”
陳子履對沈姑娘印象還挺好的,沒料一聽名號,竟翻臉比翻書還快。
他身為一縣之尊,無論去到哪個大戶人家,都是座上貴賓。
在這小小醫(yī)館,反倒連門也不能進(jìn),不禁有點冒火。
于是板起臉道:“本官是來辦案的,你去把沈大夫叫回來,本官就在醫(yī)館等著。”
“縣太爺也不能隨意差遣人!”
沈姑娘嗔啐了一聲,便做出要喊人的架勢。
陳子履連想也沒想,立即拔腿退出小院。還沒回過神來,院門便“啪”的一聲關(guān)上,差點碰了他一鼻子。
“蠻不講理,真是煞風(fēng)景。”
陳子履莫名其妙就吃了閉門羹,自然十分惱怒,卻又毫無辦法。
別看知縣是七品命官,在縣衙里,可以懲治任何一個胥吏。可若在光天化日之下,惹上了擅闖民宅,欺凌民女的官司,少不了一身騷。
他在院外等了一陣,越想越不是辦法。
因為大夫出診可近可遠(yuǎn),有時一兩個時辰,有時一兩天,甚至一兩個月,說不準(zhǔn)的。
大災(zāi)將至,他還有一堆事情要做,哪有時間杵在這里干等。
想到這里,陳子履壓著脾氣,對著門縫道:“沈姑娘,陳某今天特意前來,是為了打聽林耀的死因。沈大夫何時回來,勞煩告訴一聲,陳某到時再來。”
“你分明偏袒權(quán)貴,對是非不分的人,我沒話可說。”
“嗨!”
聽到這里,陳子履終于明白,對方為何對自己如此厭惡。
昨天公堂之上,自己前半段表現(xiàn)得英明果決,一副包青天、狄仁杰的做派。
然而審到了林耀案,便忽然中斷,難免讓人起疑心。
再后來,非但不追究高承弼藐視公堂之罪,反而提前退堂,愈發(fā)顯得古怪。
在有心人眼里,縣太爺分明偏袒高家。
這沈姑娘或許就是圍觀百姓之一,在她看來,自己肯定收了高家的好處,準(zhǔn)備淹掉案子。
“倒是個耿直的女子。”
陳子履無奈地?fù)u了搖頭,又喊了幾聲,里面卻再也沒有回音。想來小姑娘成見太深,打定主意不理人了。
此時太陽越來越大,卻沒有一絲涼風(fēng)。
刺眼的陽光打在身上,讓人漸漸覺得有些燥熱。
陳子履長嘆一聲,正想改天再來,眼睛掃過道旁的藥田時,卻忽然想起一事。
他再次喚出AI查詢,又蹲下身子,細(xì)看藥田內(nèi)的草藥,還抓起一把聞了聞。
起身時,嘴角已帶上一絲得意,似乎發(fā)現(xiàn)了什么。
陳子履重新回到門前,用略帶譏諷的語氣道:“我看呀,沈姑娘之是非不分,遠(yuǎn)勝陳某。不,一個弄錯藥材的庸醫(yī),豈止是非不分,簡直是草菅人命!今天陳某看到了,定要管上一管……”
激將法果然有效。
很快,柴門再次打開。
那沈姑娘滿臉慍怒:“你說清楚,誰是庸醫(yī)?誰弄錯了藥材?”
“自然是你。”
“你~~!你~~怎可如此無賴。”
那沈姑娘很在意醫(yī)道,聽到誹謗,臉頰氣得緋紅。
可陳子履既然發(fā)現(xiàn)對方的破綻,勝券在握,對辱罵一點也不在意。
他慢條斯理地退了一步,笑道:“沒看錯的話,姑娘方才所挑揀的草藥,是用來治瘴瘧的,對吧?”
“是又如何?”
“那就對了。姑娘把有用的挑出來,卻把沒用的留下。如此倒行逆施,不是草菅人命是什么?不是庸醫(yī),又是什么?”
“你胡說……”
沈姑娘對眼前人印象本就不佳,此時對方胡說八道,眼里更快要冒出火來。
她剛想繼續(xù)辯下去,卻猛然醒悟。
跟不懂醫(yī)術(shù)之人爭吵,實乃不智之舉,于是下了逐客令:“醫(yī)館雖小,卻不歡迎胡攪蠻纏之人。”
陳子履也不生氣,忽然背過雙手,自顧自念了起來。
“《肘后備急方》有云,治寒熱諸瘧方,需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漬,絞取汁,盡服之。《神農(nóng)本草經(jīng)》又有云,青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