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追求津學的真諦

由于我出家后,總是選擇清靜祥和的地方,要么閉關誦讀佛經,要么就是從事寫作,有時為大眾講解戒律修持,所以人們經常感到我行蹤不定,找不到我。其實佛法無處不在,有佛法的地方就會有我。而我對佛教戒律學的研究可說是情有獨鐘,我夜以繼日地加以研究,就算傾注我畢生的精力也在所不惜!而且我出家后,認定了弘揚律學的精要,一直都過著持律守戒的生活。這種生活對我的修行起了很大的幫助。

我最初接觸律學,主要是朋友馬一孚居士送給我的一本名叫《靈峰毗尼事義集要》和一本名叫《寶華傳戒正范》的書,我非常認真地讀過后,真是悲欣交集,心境通徹,亦因此下定決心要學戒,以弘揚法正。

《靈峰毗尼事義集要》是明末高僧藕益智旭法師的精神旨要,而《寶華傳戒正范》是明末的見月寶華法師為傳戒所制定的戒律標準。我仔細研讀了兩位前輩大德的著作后,由衷地感嘆大師的修行法旨,也不得不發出感慨,慨嘆現在的佛門戒律頹廢,很多的僧人沒有真正的戒律可以遵守,如果長久下去,佛法將無法長存,僧人也將不復存在了,這是我下決心學習律學的原因。我常想:“我們在此末法時節,所有的戒律都是不能得的,其中有很多的原因。”而現在沒有能夠傳授戒律的人,長此以往我認為僧種可能就斷絕了。請大家注意,我所說的“僧種斷絕”,不是說中國沒有僧人了,而是說真正懂得戒律和能遵守戒律的僧人,不復存在了!

想到這些后,我于1921年到溫州慶福寺進行閉關修持,后又學習《南山律》。經過長時間的研究和習作后,我便在西湖玉泉寺,用了四年的時間,撰寫了《四分律比丘戒相表記》。從這本書中不難看出,我所從事的佛學思想體系以《華嚴》為境,《四律》為行,導歸凈土為果的。

像我這樣初入佛門,便選擇了律學為我畢生的研究方向的僧人,是非常少見的,這令我感到很傷感。如果能有更多的僧人像我這樣,持戒守律,那么佛法的發揚光大將不是難事!

主站蜘蛛池模板: 太原市| 内江市| 贡山| 伊吾县| 阿合奇县| 富裕县| 大石桥市| 永嘉县| 雷州市| 徐闻县| 黄大仙区| 安丘市| 三亚市| 合川市| 泽州县| 图片| 禄劝| 怀来县| 漠河县| 望江县| 准格尔旗| 天长市| 宁海县| 德州市| 东山县| 安泽县| 新宾| 塘沽区| 临安市| 静乐县| 金乡县| 翁源县| 黄浦区| 辽阳县| 庆阳市| 普格县| 崇州市| 佳木斯市| 南乐县| 克什克腾旗| 临安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