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二、比較優勢:調解的五大優點

1.糾紛快速解決

與訴訟相比,調解可能在較短的時間內解決糾紛。這是因為訴訟受到程序法的規范與制約,立案審查、開庭審理、一審判決、終審判決,每個流程或程序節點都需要花費相應的時間,即使適用簡易程序或速裁程序也是如此。

相較之下,調解有利于糾紛的快速解決。比如,福建省廈門市海滄區道路交通事故調處中心成立之后,法院審判管理辦公室對兩個不同階段的交通事故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進行數據采樣對比,統計的結果表明:在調處中心成立之前,交通事故人身損害賠償案件的一審審理周期為78天,而調處中心成立后,當事人在調解員主持下促成調解后申請司法確認的案件中,調解周期為7天,部分案件在事故責任認定書作出后的次日即促成調解,在節省時間的同時也意味著成本的降低。筆者不僅當過法官,也做過調解員,對二者之間的身份差異及思維模式的不同,曾經打過這樣一個比喻:訴訟與調解好比你要到達一個地址,采取了開車和走路兩種不同的出行方式,結果發現,路其實不遠,直線距離或許只有一公里,但開車必須嚴格遵守交通秩序,不得闖紅燈,不得違反左拐禁令,還要必須忍受車輛過多和道路狹窄所帶來的交通擁堵,結果開車的發現比同時走路出發的同伴,到達目的地的時間還要晚些。因為走路可以抄近路,可以過斑馬線,而開車卻不行。同樣,通過訴訟解決糾紛必須嚴格遵守程序,充分保障當事人的訴訟權利,哪怕在實踐中,許多保障當事人合法權益的制度設計,可能被一方當事人惡意利用來拖延訴訟,我們也只能容忍。因為在這世界上沒有絕對完美的制度,就如“金無足赤,人無完人”的古諺一樣,所有試圖追求制度絕對完美的嘗試,都被證明最終導向災難。

當然,也不是所有的案件都適合調解。法律關系較復雜、當事人在訴訟前已經多次協商不成、具有社會指導意義的新類型案件,如果調解員或經辦法官評估促成調解的可能性較小的話,應盡早判決。

當然,也有人認為調解是“和稀泥”,調解員是“和事佬”,認為調解是鼓勵權利人作出讓步換取糾紛的快速解決,有損公平正義的精神。我們認為,這也是絕對的法治理想主義。試想,調解解決的大多是民商事糾紛,也就是平等主體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在民商事法律活動中法律關系的調整。民事訴訟中,所謂原告、被告、第三人等當事人稱謂,只是基于民事訴訟的起訴與應訴,并不當然或天然認為“原告肯定有道理,被告肯定有過錯”。同樣,對于權利義務,地位平等之兩造當事人所期盼的是期待的權利得到實現或受損的利益得到救濟。調解并不是鼓勵一方當事人讓渡權利。其一,是否接受調解協議,其最終決定權掌握在當事人手中,無論是司法制度還是調解員本身均無法掌握其自由意志。其二,當事人既為完全民事行為人,其行為及決策必然符合經濟人理性判斷。是放棄部分利息快速實現債權,還是繼續等待法院判決收回所有的本息?何種解決方案最為有利,利益攸關人冷暖自知,自然會權衡利害,外人自可不必杞人憂天。其三,調解并不是沒有邊界,而是有雷區、底線或警戒紅線。比如,調解的過程不得違反法律和法規的相關規定,調解協議的內容不得損害國家、公共利益,不得違反公共秩序,不得違背公序良俗,不得損害案外第三人合法權益。當事人不得隱瞞重要事實,不得提供虛假情況。調解協議的內容,不得違反法律、法規的禁止性規定。其四,調解也存在外部監督。向公證機關要求出具公證債權文書,向仲裁機構要求出具調解書,向法院申請支付令或申請司法確認,都有配套的審查審核機制。此外,存在利害關系的案外第三人的權利主張、檢察機關的法律監督、社會輿論監督等,都是可以啟動糾偏糾錯程序的制度設計。所以,在精細化管理的今天,人們表面上看似越來越自由,其實被規范在越來越多的制度設計中,當然,大多數的制度設計“存而不用”,由所規定的特定事由而觸發,屬“防火墻機制”。

2.較低的成本

曾經有這樣一個笑話,一位醫生的兒子醫學院畢業,終于可以獨立執業了。老爹外出一段時日,將診所交給兒子打理,歸,問不在期間情況如何。兒子興奮匯報,“另一社區的那位有錢人,你醫了幾十年,病始終不能斷根,我一個療程下來,他已經完全好了”。老爹怒:“癡兒,自斷財路。非爹學藝不精,你可知你多年的大學學費是從哪兒來的?”

也不完全是笑話,最受調解影響的群體可能是律師,原因是糾紛的快速解決影響到他們的業務。所以,調解能否推進,能否取得律師業的支持,如何平衡期間的利益,至關重要。其解決的方案是將律師從傳統訴訟思維中釋放出來,將更多的精力,投放在糾紛的實質解決和當事人最大利益的維護上。

糾紛解決是需要成本的,每一種糾紛解決的成本是不一樣的。相較而言,訴訟是一種成本較高的糾紛解決模式。一是時間成本。媒體曾經報道過一些極端的個案,經歷一審、二審、再審、發回重審,在不同的審判程序中流轉,判決結果像烙煎餅一樣翻來覆去,這并不是司法不公,而是訴訟制度的設計使然。二是經濟成本。訴訟費用中包括案件受理費、申請費、公告費、評估鑒定費等,一起案件要繳納其中的一項或幾項,再加上訴訟的法律專業依賴度較高,一般需要委托律師進行,掏出來的都是白花花的銀子。可以說,訴訟是所有糾紛解決路徑中平均成本最高的模式。

與之相比,訴訟外的調解無須收費,申請司法確認法院也不收費,一般不需要委托律師,調解結果的自動履行率也遠高于法院判決的執行到位率,可以說,調解的成本遠低于訴訟。

當然,糾紛解決的成本,除經濟成本、時間成本外,也有心情成本,俗話說“無病一身輕”,同樣“無訟一身輕”也是成立的,對峙、對抗、利益的不確定性所帶來的人際關系緊張、原本合作關系破壞,都是負能量和壞情緒,糾紛解決,心中包袱放下,塊壘消失,將寶貴的注意力、創造力投向增長的藍海而不是導致資源耗散的訴訟,是理性,是格局,也是一種做減法的生活方式。

3.糾紛解決結果的可控性

調解協議是由糾紛各方協議后提出的,或由調解員提出方案供當事人參考。無論何種方式,當事人對于糾紛解決的結果是可預測的,利益各方可以在綜合考量后決定是否接受調解方案,雙方也可在調解的過程中討價還價。

判決則是法官在查明事實的基礎上,依據法律作出裁決。不同的法官對法律的理解不一樣,裁判也存在自由裁量的差異,結果可能與當事人的預期存在較大差距甚至相反。雖然法律賦予當事人上訴權和申訴權,但即使啟動二審或再審,當事人仍然只能等待而無法控制判決的結果。

在訴訟中,法官關注的是事實、查實的是證據、依據的是法律,判項針對的是訴求,超過即違法,可能被二審改判或發回重審;而調解,事實雖應查明,責任卻可以模糊,當事人的訴求可以考慮,解決方式卻可以約定創設。作個比喻,在訴訟中,當事人及其他訴訟參與人都只是演員,法官是裁判;而在調解中,當事人可以參與劇本的創作,并決定最后的結果。

4.保密性

筆者曾問一法官,如何引導說服當事人選擇糾紛非訴訟解決。該法官答:很簡單,我會告訴他,法庭審理,以公開為原則,以不公開為例外。法庭上審理的糾紛,公眾有權旁聽,判決書會被公開、供公眾自由查詢,媒體報道會將你和別人之間那一點事兒,曝光在公眾目光之下,成為茶余飯后的談資,你是否期待這樣的結果?如果不愿意,那么,建議你選擇調解,作為你們之間糾紛解決的方式。

在調解立法中,調解的過程保密、結果保密,連參與調解的人員,都均負有法定的保密義務。我國的調解制度也自始確立了調解的保密原則。

保密性作為調解制度的基礎性原則,也將會是越來越多的當事人自主選擇調解的考量原因。

5.有利于人與人間的和諧

什么是幸福?有人說,幸福就是醫院沒家人,監獄沒親人,不用陪護也不用探監,更不用揪心地等待化驗結果、等候法院判決。

中國是主張“和為貴”的國家,主張寬容忍讓,如“退一步海闊天空,忍一時風平浪靜”。寬容并不是懦弱,只是很多糾紛矛盾,并未觸及原則或底線,只是部分利益的讓渡,或換位思考,切換到對方的視角看問題;或“有容乃大”,不計較就可以了。想想“百年修得同船渡”,那么,今世作鄰居、成為一家人,或是生意伙伴,該是多少世修來的機緣,是否值得為小利而計較;即使不信前世來生的說法,只考較現實利益,那么,就幸福經濟學而言,一位經常打招呼、交換好吃食物的好鄰居,比一位冷眼相對、惡語相加又無法施法讓他從生活中消失、不會每天出現的惡鄰居,是不是對你的生活幸福指數提升,更有幫助?

糾紛的產生同時也意味著某一個社會關系發生了沖撞、斷裂:鄰里糾紛可能意味著雙方惡言相向;贍養糾紛的背后肯定是親情關系的破裂;一起交通事故的發生意味著受害者健康權受到損害、家庭收入減少等。

這些糾紛的處理,即正義的實現和權利得到救濟,僅是糾紛解決的第一層面即法律效果。判決后鄰里是否能和睦相處,家庭關系是否能得到恢復,受害者是否能得到補償和安慰,這則是糾紛解決的第二層面即社會效果。

當然糾紛不可避免,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就有利益沖突。正如地震、臺風等自然災害是人類生活的一部分,無論你喜不喜歡,都必須面對和忍受。同理,矛盾的產生,是社會秩序運行過程中產生的“血氣不暢”或“滯脹”,糾紛的解決,就是中醫學上的“活血化瘀”。

在訴訟中,原被告雙方各據一席、各執一詞,各言己是而對方非,針鋒相對,爭個輸贏;而調解則相對柔和,有話好好說,茶座可也,圓桌可也,田間炕頭也不失禮數,大家說個道理,講個明白,有個解決方案就行。這好比解繩結,以訴訟解結,如以利劍斷繩,結雖解,繩亦斷;以調解解結,結可解,繩亦可用。亦如醫術,判決如西醫,哪里有病切割哪里,是非如黑白,查明事實,追究責任;調解如中醫,講究調和,頭痛未必醫頭,而在于探求病痛的根源及其根本解決。

思考題

1.談談你所了解的糾紛解決機制的種類及區別。

2.結合你的日常經驗,你覺得調解在眾多的糾紛解決機制中還有哪些優勢?

主站蜘蛛池模板: 怀来县| 苏尼特右旗| 翁源县| 哈尔滨市| 岢岚县| 贺州市| 津南区| 涪陵区| 涞水县| 乐安县| 楚雄市| 兰州市| 阿城市| 天峨县| 仁寿县| 乐平市| 京山县| 昆明市| 墨脱县| 福贡县| 新蔡县| 安徽省| 兰溪市| 吉林市| 来安县| 壶关县| 乌拉特中旗| 石家庄市| 鲁甸县| 龙泉市| 韶山市| 宜春市| 阳城县| 西林县| 饶阳县| 都昌县| 隆安县| 高淳县| 玉山县| 康保县| 康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