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4章 中國的發展 世界的機遇[1]

2021年7月9日,國家副主席王岐山在北京出席基辛格秘密訪華50周年紀念活動并致辭。王岐山說,50年前,基辛格博士秘密訪華,促成了之后尼克松總統訪華和中美發表上海公報,體現了兩國老一輩領導人的非凡政治智慧和高超外交藝術,翻開了中美關系和國際政治的嶄新一頁,深刻改變了歷史。50年來,中美關系歷經起伏但不斷前行,給兩國人民帶來巨大利益,也有力促進了世界和平、繁榮與穩定。[2]王岐山指出,中國共產黨的百年奮斗是為了實現人民幸福、民族復興。中國的發展是世界的機遇,中美兩國應成為共同發展的伙伴。當前中美關系正處在關鍵時刻,雙方要按照兩國元首除夕通話精神,堅守原則、相互尊重、求同存異,尊重彼此主權安全發展利益,通過對話協商妥善處理分歧摩擦,平衡解決彼此關切;著眼新形勢新變化,不斷拓展共同利益;持續加強人文交流,夯實兩國民心基礎。美國最大的挑戰不是中國,而在美國自身,美對華戰略要避免形成誤導、誤判之間的惡性循環。只要秉持全人類命運與共的理念,中美兩國之間的問題就不會根本對立、不可調和,就能找到一條和平共處、合作共贏的道路。[3]

人類歷史是世界各民族、各文明由封閉分散逐漸走向開放統一的過程,世界不是閉塞的而是開放的,人類不是隔絕的而是相互聯系的,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是人類社會的共同責任。近代以來,一輪又一輪的全球化浪潮,使世界各國在政治、經濟、文化等各領域的聯系、交往日益密切,“這個世界,各國相互聯系、相互依存的程度空前加深,人類生活在同一個地球村里,生活在歷史和現實交匯的同一個時空里,越來越成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運共同體”[4]。

中美合則兩利、斗則俱傷

中美作為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和最大的發達國家,合則兩利、斗則俱傷。中美建交40多年了,風風雨雨,能越過坎坷向前走,還是因為符合世界發展趨勢,符合兩國的根本利益。[5]中美兩國應尊重彼此的核心利益和重大關切,互不干涉內政和內部事務,秉持不沖突、不對抗、相互尊重、合作共贏的原則,推動兩國關系向著健康穩定的方向發展。這既符合兩國人民的利益,也是國際社會的期待。

對外開放是中國的基本國策,也是40多年來中國經濟實現騰飛的重要“法寶”。習近平主席多次指出,“中國對外開放的大門不會關閉,只會越開越大”[6]。近年來,中國持續深化對外開放,發展高水平開放型經濟,在保持本國快速發展的同時,也給世界各國帶來實實在在的利益。

中國對外開放升至新高度。首先,外商投資負面清單不斷縮短。2017年至2020年,中國連續四年修訂全國和自貿試驗區外商投資準入負面清單,限制措施分別由93項、122項減至33項、30項,[7]在金融、汽車等行業領域推出了一系列重大開放舉措,提振了外商投資信心。新版外商投資準入負面清單提高了服務業、制造業、農業開放水平,受到國際社會高度肯定。其次,對外自貿協定和投資保護協定談判實現新的重大突破。2020年11月15日,中國作為重要參與者的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RCEP)正式簽署,涵蓋東盟10國和區域5國(中國、日本、韓國、澳大利亞、新西蘭)的全球最大自貿區誕生。在全球貿易體系新一輪重構中,RCEP是中國構建全球高質量自貿網絡的重要基石,它的簽署將對中國未來的經濟發展和國際經貿合作產生深遠影響。

在世界經濟陷入“二戰”以來最嚴重衰退、世界貿易和投資大幅下滑的嚴峻形勢下,中國經濟和對外合作逆勢上行。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估測,2020年世界經濟將下降4.4%。而根據最新公布數據,中國GDP增長了2.3%,成為全球唯一正增長的主要經濟體。在全球外國直接投資(FDI)連續下滑背景下,2017年至2019年中國實際利用外資金額分別達到1363億美元、1383億美元、1412億美元,穩居世界第二位。2020年中國實際利用外資再次超過1400億美元,并創歷史新高,而全球FDI預計下滑40%。據中國國家統計局最新數據,2020年中國對外貿易實現正增長,比上年增長1.9%。這些數據表明,中國在世界經濟強勁“逆風”中保持和擴大了與各國的互利合作,實屬不易。中國以實際行動為推動世界經濟復蘇貢獻力量。[8]

2020年11月,第三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在上海舉行。中國在確保防疫安全的前提下如期舉辦這一全球貿易盛會,體現了中國同世界分享市場機遇、推動世界經濟復蘇的真誠愿望。經過三年的發展,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已經成為國際采購、投資促進、人文交流、開放合作的四大平臺,成為全球共享的國際公共產品。世界能夠從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的舉辦,深切感受到中國擴大開放的誠意和與世界各國合作共贏共同發展的信心。

習近平主席在進博會主旨演講中指出:“中國有14億人口,中等收入群體超過4億,是全球最具潛力的大市場。預計未來10年累計商品進口額有望超過22萬億美元。”[9]中國持續增長的經濟和不斷擴大的市場,受到各國企業界高度青睞,越來越多的國家把擴大對華經貿合作視為促進本國經濟增長的重要途徑。多年來,中國經濟對世界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均在30%以上,成為處在艱難困頓中的世界經濟的一抹亮色。當前,中國已經成為100多個國家的最大貿易伙伴,并成為重要對外投資國。[10]尤其是,中國通過“一帶一路”國際合作,強化與沿線國家的對外貿易,持續擴大對沿線國家的投資,取得了顯著成果,并展現出巨大韌性,為各國穩定經濟、保障民生發揮了重要作用。“健康絲綢之路”“數字絲綢之路”“綠色絲綢之路”成為新的合作亮點。

面對世界經濟不穩定性不確定性明顯增強,單邊主義、保護主義蔓延,中國對外開放非但沒有止步,而且推出了一系列擴大開放的政策措施,包括全面實施外商投資法及其實施條例、進一步縮減外商投資準入負面清單、穩步推動金融市場準入、出臺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總體方案、強化深圳和浦東的改革開放舉措、深化服務貿易創新發展試點等。今天的中國早已同世界經濟和國際體系深度融合。我們不追求一枝獨秀,不搞你輸我贏,也不會關起門來封閉運行,將逐步形成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為中國經濟發展開辟空間,為世界經濟復蘇和增長增添動力。

中國將繼續推動貿易和投資自由化便利化,同更多國家商簽高標準自由貿易協定,積極參與多雙邊區域投資貿易合作機制,打造更高水平的開放型經濟;完善外商投資準入前國民待遇加負面清單管理制度,依法保護外資企業的合法權益,有序擴大服務業對外開放,持續打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營商環境;賦予自由貿易試驗區更大改革自主權,建設對外開放新高地。中國將繼續堅定支持多邊貿易體制,更加積極地參與全球經濟治理體系改革,推動建立更加公平合理的國際經濟治理體系。中國的發展是世界的機遇,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堅定不移全面擴大開放,能夠為各國提供更多市場機遇、投資機遇、增長機遇,更好造福各國人民。

中國要擔負起促進發展的責任,讓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各國人民。中國古人說:“適己而忘人者,人之所棄;克己而立人者,眾之所戴。”發展是世界各國的權利,而不是少數國家的專利。我們要推動各國加強發展合作、各國人民共享發展成果,提升全球發展的公平性、有效性、協同性,共同反對任何人搞技術封鎖、科技鴻溝、發展脫鉤,任何以阻撓他國發展、損害他國人民生活為要挾的政治操弄都是不得人心的,也終將是徒勞的。[11]

展望未來,中國將加快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在新格局中,中國對外開放將進一步擴大,對外經濟合作的基礎將更加堅實。“十四五”規劃綱要強調,中國將堅持實施更大范圍、更寬領域、更深層次對外開放,依托中國大市場優勢,促進國際合作,實現互利共贏。中國與世界經濟的深度融合將給各國帶來更大機遇,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理念將獲得更多認同。

中國好,世界才更好

世界好,中國才能好;中國好,世界才更好。[12]作為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中國堅定不移走好自己的路,集中力量辦好自己的事,讓國家更富強、人民更幸福,為復雜多變的世界注入穩定性和確定性,這本身就是對世界和平與發展的最大貢獻。

據海關統計,2021年前5個月,我國進出口總值14.76萬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28.2%,比2019年同期增長21.6%。其中,出口8.04萬億元,同比增長30.1%,比2019年同期增長23.6%;進口6.72萬億元,同比增長25.9%,比2019年同期增長19.2%;貿易順差1.32萬億元,同比增加56.2%。[13]

截至2021年5月,中國已為受疫情影響的發展中國家抗疫及恢復經濟社會發展提供了20億美元援助,向150多個國家和13個國際組織提供了抗疫物資援助,為全球供應了2800多億只口罩、34億多件防護服、40多億份檢測試劑盒,向80多個有急需的發展中國家提供疫苗援助,向43個國家出口疫苗。[14]中國全面落實二十國集團“暫緩最貧困國家債務償付倡議”,總額超過13億美元,是二十國集團成員中落實緩債金額最大的國家。[15]

中國全面脫貧提前10年實現聯合國2030年減貧目標。2021年2月25日,在全國脫貧攻堅總結表彰大會上,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宣布:“經過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共同努力,在迎來中國共產黨成立一百周年的重要時刻,我國脫貧攻堅戰取得了全面勝利,現行標準下9899萬農村貧困人口全部脫貧,832個貧困縣全部摘帽,12.8萬個貧困村全部出列,區域性整體貧困得到解決,完成了消除絕對貧困的艱巨任務,創造了又一個彪炳史冊的人間奇跡!這是中國人民的偉大光榮,是中國共產黨的偉大光榮,是中華民族的偉大光榮!”[16]

擺脫貧困一直是困擾全球發展和治理的突出難題。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占世界人口近1/5的中國全面消除絕對貧困,提前10年實現《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減貧目標,不僅是中華民族發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義的大事件,也是人類減貧史乃至人類發展史上的大事件。中國脫貧實踐不僅加快了全球減貧進程,也提振了全世界消除絕對貧困、實現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目標的信心。

注釋

[1]本文2021年7月12日發表于“學習強國”。

[2]《王岐山出席基辛格秘密訪華50周年紀念活動》,載《人民日報》2021年7月10日,第1版。

[3]《王岐山出席基辛格秘密訪華50周年紀念活動》,載《人民日報》2021年7月10日,第1版。

[4]《讓歷史的燈塔照亮未來——記習近平主席出席俄羅斯紀念衛國戰爭勝利70周年慶典》,載《人民日報》2015年5月11日,第2版。

[5]《李克強:中美和則兩利、斗則俱傷》,載新華網,

[6]習近平:《尊重網絡主權 發揚伙伴精神 共同搭乘互聯網和數字經濟發展的快車》,載《人民日報》2017年12月4日,第1版。

[7]《2021年版外資準入負面清單再縮減》,載《人民日報·海外版》2021年12月28日,第3版。

[8]張茂榮:《開放的中國與世界共享發展機遇》,載中國網,

[9]《在第三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開幕式上的主旨演講》,載《人民日報》2020年11月5日,第2版。

[10]張茂榮:《開放的中國與世界共享發展機遇》,載中國網,

[11]《加強政黨合作 共謀人民幸福——在中國共產黨與世界政黨領導人峰會上的主旨講話》,載《人民日報》2021年7月7日,第2版。

[12]習近平:《共同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載《人民日報》2017年1月20日,第2版。

[13]《今年前5個月我國進出口同比增長28.2%》,載海關總署網站,

[14]《為人類進步事業而奮斗(人民觀點)——中國共產黨百年輝煌的內在邏輯》,載《人民日報》2021年6月3日,第13版。

[15]《中國為全球疫情防控作出貢獻》,載中國經濟網,

[16]習近平:《在全國脫貧攻堅總結表彰大會上的講話》,載《人民日報》2021年2月26日,第2版。

主站蜘蛛池模板: 昭通市| 霍城县| 华坪县| 新泰市| 城市| 恩平市| 门头沟区| 阜宁县| 高碑店市| 佛教| 建湖县| 盐城市| 江山市| 元阳县| 二连浩特市| 醴陵市| 周口市| 邛崃市| 河北区| 沽源县| 芮城县| 包头市| 荃湾区| 新郑市| 贺州市| 栾城县| 年辖:市辖区| 万安县| 石楼县| 永昌县| 梓潼县| 汶川县| 乾安县| 封开县| 四平市| 宁明县| 兴海县| 于都县| 东乡族自治县| 垣曲县| 舒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