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東吳第一智將
- 三國:夷陵之戰大反轉!
- 七曜之三
- 2048字
- 2025-07-20 13:19:49
“大都督,經過清點,我軍尚有五千余人,其中山越近千人,弓兵約一千余人,還有三千多戰兵!”
當陸遜的隊伍在主動撤出五十余里,依山而停,清點人數之后,諸葛瑾、駱統正在向陸遜匯報傷亡情況。
從一萬余人的鼎盛陣容,被一戰打掉了半數,其中有一部分人是被大火燒死的,還有部分山越兵投降了蜀漢,應該還有些四散逃跑或是成了俘虜。
如此慘敗的局面,對于陸遜來說,是前所未有的,也讓他的臉色鐵青,握住劍柄的手格格直響。
“大都督,我們再三清點過了,就是找不到周胤將軍!”正在此時,前軍的一名校尉匆匆跑來,氣喘吁吁的說道。
“周胤沒跟著出來?”諸葛瑾憂心的問道,“難道他已經戰死疆場,我何顏面對周夫人啊?!?
“哼,戰死疆場倒好了,還算勉強對得起公瑾都督的一世英名!”
陸遜冷哼了一聲,不滿的說道,“若非他不聽良言相勸,貪功冒進,怎么會讓前哨軍挫敗,更不會讓我主力陷入敵軍的伏擊之中,傷亡慘重!”
“若是他不死,本都督也要依照軍律,狠狠治他的罪!”
聞聽此言,諸葛瑾與駱統對視了一眼,并沒有說什么,因為陸遜此話也有些過火。
摩天嶺一戰,蜀軍以有心算無心,憑借難以想象的攀援、藏匿功夫,打了吳軍一個猝不及防!
說到底還是因為吳軍,尤其是主帥陸遜在勝利面前有些飄飄然,一時大意所致。
周胤身為前哨主將,不明敵情,自然有罪過,但陸遜、諸葛瑾等人沒有及時注意到無言坡的地形特點,也有自己該負的責任。
只是此時陸遜正在氣頭上,他們也就不便多說什么,只是安慰道:“大都督,我軍雖遭遇小挫,但戰力仍然遠在蜀漢之上,只要妥為部署,必然能夠取得最終的勝利!”
陸遜頷首道:“子瑜兄所言有理,我們應該想一想接下來應該如何應對。駱將軍對此有何高見?”
駱統所統率的兩千人經過一場血戰之后,也只剩下了一千兩三百人,傷亡之重讓他蜀軍的戰斗力有了更準確的判斷,心中也多了幾分警醒。
“大都督,依我之見,劉備率領精銳前來救援,是好事,也是壞事!”
駱統在撤離的路上便在考慮這個問題,此刻便一股腦兒說出來,“眼下我們雖然受了些損失,但蜀軍兵分兩路,力分則弱!馬鞍山御營必定空虛,如果能夠加大圍攻力度,便能將其擊破。”
“一旦巢穴被端,劉備便徹底成了無本之木、無源之水,就算他再能打,又能支撐到幾時呢?”
諸葛瑾聞言,點頭贊許道:“駱將軍所言乃是正理,大都督應該督促潘璋、周泰、徐盛等各部加緊圍攻才是?!?
陸遜聽完之后,未置可否,只是看著駱統繼續追問道:“那駱將軍認為,劉備這支孤軍接下來會怎么做呢?”
這也是駱統之前就想好的,當即回答道:“選擇薄弱環節,擊破我軍圍困,隨后尋機返回益州!”
“駱將軍所言有理,這也是我的看法。”
諸葛瑾表示贊同,說出了他看問題的角度,“如今對劉備來說,最好的選擇便是保存有生力量,避免將其精銳盡數喪于此地,到時候難免益州生變、后院起火?!?
陸遜沉吟了片刻,終于將眼神放到眼前的地圖上,緩緩說道:“若是論戰略眼光,子瑜兄、駱將軍都是極好的,但你們終究還是小看了劉備,也看錯了他身邊的人!”
“如果是在昨晚大敗之后,甚至是劉曜將關興、張苞救回來之后,本都督相信劉備的計劃必定是盡快奪路逃回益州,但此刻卻不同了!”
“劉曜成功將我軍阻擊在摩天嶺,又以火攻造成了不小的傷亡,這不僅提升了蜀軍的士氣,也讓劉備看到了反敗為勝的機會?!?
“劉備,當世之梟雄也,絕不會輕易承認失敗,白白放過這個機會!”
“而他身邊劉曜、關興、張苞等人都是年輕善戰之人,尤其是劉曜,更是頗有野心,不可小覷!”
陸遜說的斬釘截鐵,不容置疑,“因此他此刻想的不僅是突破圍困,而是反攻!”
“目標很可能便是李異的水寨!”
見諸葛瑾、駱統都露出懷疑的目光,陸遜解釋道:“黃權手下有八千人,未遭損失,這本可以成為劉備重要的機動力量,但被李異的水軍所阻,無法發揮作用!”
“如果本都督是劉備,手里只有三四千人的力量,首先要進攻的一定是李異!”
“李異雖然驍勇,精通水戰,但若是毫無防備,很難應付劉備、黃權的夾攻!”
陸遜不愧是智將,具有極為敏銳的戰略眼光,大敗之后依然能夠冷靜的分析戰局,并且發現了最關鍵的要點。
陸遜站起身來,指著書案上的地圖說道,“李異的水寨旁有連綿不斷的山丘,我們事先埋伏在此,守株待兔!等劉備的大軍趕到,我軍便能將其一舉殲滅?!?
駱統、諸葛瑾連連點頭,贊嘆道:“大都督此計極妙,劉備絕對想不到我們早有準備,并且能夠趕在他們前面!”
“但是圍攻馬鞍山的行動也不能停止,而是要大大加強!這一點就要拜托子瑜兄了。”
陸遜沖著諸葛瑾點了點頭,說道,“韓老將軍戰死,但余部應該仍有五六千人之眾,我想請子瑜兄走一趟,前去主持大局!”
“同時,協調督促徐盛、周泰、潘璋、朱然等人的行動,不可稍有懈怠,更不可讓其尋機突圍,與劉備合兵一處!”
諸葛瑾是東吳老臣,二十余年前便被推薦給孫權,深得其信任器重,也得到東吳諸將的尊重,由他接管韓當的軍隊,并且協調督促全軍,絕不會有人提出異議。
若是換了駱統,才干方面沒問題,但資歷不夠,終究很難壓服全軍。
諸葛瑾也明白這一點,起身拱手道:“大都督有令,我即刻動身,必會盡快攻破馬鞍山,斷絕劉備的后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