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王牌
- 三國:夷陵之戰大反轉!
- 七曜之三
- 2034字
- 2025-07-19 08:10:16
“因此,只有分兵而取、同時下手,才有可能一舉破敵,并且借此擺脫戰略上劣勢!”
“什么?分兵?”
劉曜的話如此荒誕,就算是膽子最大的關興也覺得不可置信,反問道,“你的意思是,我們兵分兩路,一路打水軍,一路打潘璋?”
“對!”劉曜的表情依舊很鎮定,根本不像是開玩笑。
張苞比關興更穩重一些,凝眉思索了片刻,才試探性的問了一句:“劉兄的意思并非強攻,而是智取吧?”
他這話一出口,不僅劉曜點頭,就連劉備也捋須微笑,看來三弟之子有勇有謀,比起急躁的關興來更勝一籌。
“關興,你比張苞、劉曜的年紀大,但眼光見識卻稍遜了一籌,脾氣更是過于火爆,日后要時時警戒。”
“二弟文韜武略,哪一樣都是天下第一流的水準,唯一的弱點便是剛而易折,才中了呂蒙、陸遜的奸計!懂了嗎?”
這不是一位君主在教訓自己年輕的將領,而是一位長輩在諄諄教導,而張苞是他的兄弟,劉曜又是救命恩人,關興也無可辯駁。
不過幸好他本就是紅臉,因此也只是顏色變得深一些,訕訕的不說話了。
“若是在方才這場大戰之前,以我們現有的兵力是無法做到的!”
劉曜繼續解釋道,“但如今我們手里多了兩張王牌,無論是潘璋還是李異,都不會有防備!”
“王牌?”
張苞想了想,兩道如同隸書一字般漆黑濃密的眉毛往上一挑,問道,“莫不就是新歸附的那千余山越兵?”
“正是!”
“但你方才不是說山越兵不可靠嗎?”
“若是無人監視,并且與其舊主陸遜交戰,自然不可靠!因為他們長期被陸遜指揮、訓練,心理上便有了畏懼心理,很容易反水。”
劉曜從容道,“但如果與其他人交戰,則沒有這個因素影響!再加上東吳諸將大都曾經鎮壓過山越的叛亂,彼此之間素有仇怨。”
“最妙的是,吳軍還不知道山越歸附陛下,還以為是陸遜派來的援兵,必然缺少防備,到時候便能趁虛而入、一舉建功!”
“妙啊!”
關興一拍大腿,贊道,“以山越兵當作敲門磚,讓敵軍放松戒備,我軍自可大獲全勝!另一張王牌呢?”
這一點連張苞也沒想到,兩人將目光都投向了劉備,劉備微笑著說道:“方才兩位侄兒沒看到劉曜擒住了一名敵將嗎?”
“周胤?那個軟骨頭?”
關興很不屑的啐了一口,在他眼中為將者就算戰敗了,也應該寧死不屈,方是大丈夫行徑,而周胤貪生怕死、搖尾乞憐,自然入不了他的眼。
“想不到周公瑾一世英雄,卻有了這么個不肖的兒子。”張苞也看不上他,有些鄙夷的說道。
“張將軍說得好!”劉曜大笑著說道,“周胤若不是這不肖之子,我這計劃恐怕就行不通了!”
“難道周胤也可以像山越兵那樣,當作敲門磚?他雖然沒什么骨氣,也不是愚笨之人,恐怕不會這么容易就范吧。”
“再說,周胤自始至終也未曾投降,他是將門之后,難道會背棄吳王嗎?如此一來,不僅是他,就連周家也無法在吳地立足了!”
“關將軍所言極是!”
劉曜眨了眨眼,有些狡黠地說道,“我之所以不將他作為俘虜,陛下對其以禮相待,便是這個目的!”
“周胤就算再怎么浮滑、貪生怕死,在涉及家國大義的面前必定會猶豫,就算他現在迫于壓力答應了我們,到時候也很可能反悔。”
“因此,只有一個辦法,那就是讓他失去戒備之心,不自覺的充當我們的棋子,到了那時,就算他想反悔也來不及,甚至還要反過來求我們幫他遮掩呢。”
劉備依舊含笑不語,心中卻對劉曜的應變之快極為震驚,這小子分明在得知周胤的身份之時便定下了這條計策,還讓自己出面配合他演了一場追懷故友的戲,使其麻痹、軟化。
若是丞相在此、法正復生,能夠想出這個辦法倒是在情理之中,就連此次隨軍人員中最有謀略的侍中馬良都未必有這個本事,劉曜再次令他刮目相看!
二十出頭的年紀,卻有著四十歲的心機和不遜于子龍的勇武,在這樣的亂世中,如此人才必須重用。
但是,日后呢?
諸葛丞相身體并不算太好,自己更是垂垂老矣,以后蜀中還有誰能與他相提并論?
關興、張苞?恐怕還不夠啊!
不過這些都是后話,眼下如何讓夷陵之戰反敗為勝才是最重要的事情,劉備贊賞的說道:“劉曜說的很有道理,方才朕也是得到了他的暗示,這才對周胤予以禮遇。”
“既然周胤想要回廬江盡孝,我們就成全他!”
此刻劉備的臉色從方才的和煦瞬間變得肅殺起來,一字一句的說道,“此地前往廬江,陸地的道路極為難行,最方便的辦法便是沿長江順流而下!”
他說的如此明確,關興、張苞頓時明白過來,想要攻破東吳水軍,便是要利用周胤讓其放松戒備!
“陛下圣斷!若非陛下順勢而為,軟化了周胤,末將這條計策根本無從實施!”
不管在哪個朝代,君主總是喜歡被人贊頌的,哪怕是劉備這樣的寬厚仁德之人,也被劉曜這句話逗得笑了起來。
“朕可不會貪天之功,這是劉曜、向寵等眾位卿家拼力死戰的結果,如何部署還是劉曜你來說吧。”
“末將的意思是將主力全部調撥給陸路方向,由陛下親領,關興、張苞都在這一路!”
劉曜在此之前已經想好了方略,如今既然劉備有令,便明快簡潔的說了出來,“已經歸降的山越兵為前驅,當其放松戒備之時,一鼓而下!”
“陳到將軍領部分白毦軍混在山越兵之中,作為監督,以防他們有所異動!”
“如此一來,潘璋、馬忠自然難以逃脫,這一路的勝算不小,但對付水軍的力量是不是太薄弱了?”劉備有些不解,沉吟著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