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表演系的男生女生
- 文豪1979:我在師大當門房
- 肉都督
- 4995字
- 2025-05-29 23:23:45
回到辦公室,楊翊還在想著電影的事情。
這年頭,看電影算得上是一種奢侈的文化生活。
雖然劇院里面有電影能看,但一則要錢;二則,劇院的電影數量很少,類型也比較單一。
但是這種奢侈的文化生活,對電影學院的學生們卻經常能夠享受到。
上次楊翊在302寢室跟陳凱歌他們聊天的時候,就聽他們說過,他們平均每個月要看十幾部電影。
而且電影種類繁多,各個國家各個流派的都有。上次他過去的時候,學生們剛看過美國的《金石盟》,意大利的《警察與小偷》以及法國的《舞會小提琴》。
這樣奢侈的生活,即便是中央的機關單位干部都沒辦法享受到,當時楊翊聽得滿心都是羨慕。
也不知道這次電影資料館給觀摩的電影,中國的還是外國的,新片還是老片。
……
晚上下班的時候,秦文海笑著說道,“明天過小年,多放一天假,你們回去好好過節吧。”
明天是周六,正好趕上過小年,這么一放,等于是雙休了。
其實現在學生放假之后,很多老師都已經放假了,不過他們資料室還一直堅守在工作崗位上。
主要還是資料室工作太多了,即便是過年期間也不能太松懈,不然的話,等到明年一開工,更加忙不過來。
秦文海上午給定了個目標,如果目標能夠提前完成,資料室就提前放假,如果完不成,就按照法定的只放三天假。
其實只放三天假,對楊翊來說也算不錯了。
如果他還在傳達室的話,過年期間也幾乎是沒有假期的,而且學生們放假了之后,也沒有人給他頂班,他就會完全被傳達室給困住。
“楊老師,明天小年,你準備怎么過?”林瑩問道。
楊翊搖頭笑道,“沒想好,我自己一個人,怎么過都行。”
“要不,吃過中飯我們去逛市場吧。”林瑩提議道。
楊翊對逛市場沒什么興趣,他之前過去王府井的東風市場,剛去的時候還感覺挺新鮮,但是逛了一圈之后,新鮮勁就全然不剩。
東風市場面積不小,東西也多,但是這種市場,如果不買東西,逛起來半點意思都沒有。
“我也沒什么要買的。”
林瑩想了想,又提議,“那去公園呢?這兩天天氣特別好,都是大太陽,明天肯定也不差。”
楊翊再次搖頭,附近的幾個公園他也逛了,綠化一點都不綠,空氣質量非常一般,這大冷天的,出去吸兩口氣都剌嗓子。
“要過年了,有什么廟會能去逛逛么?”楊翊問道。
他還是挺愛湊熱鬧的,如果有什么大型的廟會,他倒是想去逛逛,也能感受感受過年的氣氛。
“現在哪有什么廟會,要逛廟會得等到過完除夕。”
“那我還是在家待著吧。”
……
第二天,楊翊哪兒都沒去,就待在學校。
他先在家里把《獻給愛米的玫瑰》稿子調整完,然后又開始翻譯《行刑》。
雖然《行刑》的稿子是殘缺的,現在翻譯出來也沒用,但是手邊有稿子,楊翊就忍不住要譯。
之前他搞翻譯,主要是想賺點錢,改善一下生活。
但是現在他的想法發生了一些變化,除了賺錢之外,他還從翻譯文學作品中找到了一些成就感,特別是把福克納、毛姆這些優秀作家的作品帶給中國讀者們的時候,他感覺特別滿足。
只可惜,條件有限,他不能做選擇,不然的話,他肯定優先把自己喜歡的作品翻譯到中國來。
這段時間他接連拜托徐曉、黃曉輝、蒯風他們幫忙尋找《老人與海》的英文版,但到現在也沒有任何消息。
工作一上午之后,下午他去操場逛了逛,見有人打籃球,就加入了進去。
打完球,回宿舍洗了個熱水澡,就已經到傍晚了。
他又搟了點面條下鍋,臥了兩個雞蛋,美美地吃完晚飯,這個小年就算是過去了。
到了周日早上,楊翊一大早就起床。
八點半出門,晃悠著往中國電影資料館那邊走。
從師大東門出來,沿著新街口外大街往南走,大概只有二里路就是中國電影資料館。
電影學院最早是東城區的石老娘胡同,到了五十年代中期,遷址到了中國電影資料館這里。
不過后來因為特殊情況,電影學院跟音樂學院、舞蹈學院以及西區學校都搬到了朱辛莊合并成一個大學,名為中央五七藝術大學。
而電影學院的原址,就變成了資料館。
特殊時期過后,五七藝術大學解散,其他學校都搬了回去,只有電影學院還在朱辛莊,不過表演系比較特別,他們是在小西天這邊生活、上課。
電影學院小西天校區的門,其實也就是電影資料館的門。
楊翊到門口的時候,陳凱歌跟田壯壯已經到了。
看到楊翊,陳凱歌笑道,“楊老師,本來路過師大的時候,我們還想著去學校找你呢,不過我也不知道你住哪兒,想要找你恐怕又要麻煩傳達室的那個小伙子。”
“不用找我,我自己不就晃來了么。”楊翊笑了笑,又朝著電影資料館里面看去,“今天看電影的人多么?”
“不是很多,學校已經放假,大部分同學都已經回老家了。今天能來的,基本上都是家在燕京的。”陳凱歌從口袋里掏出一個沒有表帶的手表,看了看,笑道,“電影九點半開始,還有一會兒。楊老師你上次來沒有進去吧,我帶你進去參觀參觀。”
楊翊笑著點頭,“也好。”
上次去朱辛莊,聽了不少跟小西天校區有關的事情,他對這邊還挺好奇的。
其實壓根沒什么好逛的,進到院子里面,就能看到中間有幾間平房。
陳凱歌告訴楊翊,這幾間平房就是小西天校區的“教學樓”,表演系大部分教學、排練都是在這幾間平房里面完成的。
“如果天氣好的話,老師們也會選擇在室外上課、排練。”
楊翊站在平房門口看了看,詫異道,“這就沒了?”
“嗯,沒了。”陳凱歌點頭。
“就這你還說要帶我參觀。”楊翊撇了撇嘴,他有種受騙的感覺。
“嘿嘿。”陳凱歌一個勁的傻笑。
田壯壯在旁邊說,“表演系的條件是比較差。”
楊翊忍不住翻了個白眼,心說朱辛莊也沒好到哪兒去,禿子就別笑和尚沒毛了。
三人在平房門口站了一會兒,一個高個小伙子從外面進來。
小伙子看到了陳凱歌他們,熱情地招手,“凱歌,壯壯,你們到啦。”
“是表演系的周里京。”陳凱歌跟楊翊說了一句,然后就朝那男生走去。
兩邊匯合之后,陳凱歌笑道,“周里京,你也來這么早啊?”
“我家遠一點,更要來早點。”周里京笑了笑,又看向楊翊,疑惑道,“這是你們班的么?”
表演系的學生因為在小西天,所以跟本部其他系學生接觸不多,不過這一屆總共就一百五十多號人,一年半時間過去,就算不認識,也大概有個臉熟。
周里京是表演系的學生中,跟導演系混得比較熟的,他對楊翊一點印象都沒有。
陳凱歌笑道,“我給你介紹一下,這位是師大的楊老師,也是《教堂司事》的譯者。”
周里京眼睛一亮,“哦,原來是楊老師啊,我看過《教堂司事》,您翻譯得真好。外國小說我一般看不下去,不過《教堂司事》是個例外,看完特別過癮。”
再一次聽到讀者對《教堂司事》致以如此的贊賞,楊翊都已經習慣了。
“過譽了,是作者寫得好。”依舊是老一套的謙辭。
“都好,都好。”周里京濃眉大眼,長相十分正氣,不過他一笑起來,眼睛就瞇成了一條縫:“不管怎么說,要感謝楊老師你把這么好的小說帶給我們。”
陳凱歌拍了拍周里京的肩膀,笑道,“楊老師,《教堂司事》能傳到表演系來,周里京居功至偉,就是他將《教堂司事》抄了一份帶到小西天的。”
“我抄完才知道,周邊的其他學校都有這篇小說的手抄本了。這種文學類的手抄本,一般要傳到我們學校是比較慢的。”
楊翊開玩笑道,“你去朱辛莊抄,其實不如去師大。”
陳凱歌順勢說道,“楊老師這話說得沒錯,老周你以后就去師大,楊老師要是有什么新的譯作,你就抄一份,上大課的時候還能帶去朱辛莊給我們看看。”
有時候要上大課,表演系的學生就要乘坐班車去朱辛莊。
表演系的學生跟其他系接觸,主要也就是上大課或者觀摩電影的時候。
周里京人精一個,立馬問道,“楊老師最近有新的譯作么?”
楊翊笑道,“月底的《世界文學》你們可以關注一下,有一篇毛姆的小說,后面還有一篇,但是不知道是哪一期會上。另外,我手上還有一篇福克納的《燒馬棚》,你們要想看,只管去抄,不過我要提醒你,《燒馬棚》篇幅較長,抄起來不容易。”
“大約多少字?”周里京問。
“大概一萬五千多。”
“那是挺多的。”周里京點點頭。
上次《教堂司事》三千多字,他就已經抄的挺累,一萬五千多字,光是聽著就挺累的。
陳凱歌一聽有新的小說,兩只眼睛都冒光,他當即從口袋里掏出煙讓了一圈,最后讓到周里京面前,“老周,一萬五千字是挺多,但是你抄上一份,那可是造福我們電影學院一兩百號……不對,加上老師有兩三百號人了。你看你上次抄了《教堂司事》,誰要看不得給你遞根煙?還要叫你一聲周哥?”
周里京被陳凱歌說得有點迷糊,“我又沒說不抄,這不是擔心耽誤楊老師的時間么,這樣吧楊老師,您什么時候有空閑,我就去抄。”
楊翊想了想,說,“看完電影就行。”
陳凱歌跟著說道,“對,看完電影就行,抄完我們就能看了。”
他說完之后,忽然反應過來,一拍腦袋,“咦,我可以跟著一起過去看啊。”
楊翊笑了笑,陳凱歌這傻大個才反應過來。
陳凱歌想看《燒馬棚》,哪要攛掇周里京去抄,直接去師大找他不就行了?壓根不要看手抄本,直接就能看原稿。
就沖這次來看電影的情分,楊翊也不會拒絕陳凱歌的。
“看完電影,你們跟我去一趟我住處吧。”
“好好好。”陳凱歌連忙說道。
……
三人又聊了一會兒,便進了資料館的放映廳。
這個放映廳不大,但是坐一百多號人是沒有問題的。
楊翊他們進去的時候,沒到幾個人,一直到九點十幾分,才陸陸續續地上人。
學校已經放假,來的基本上都是燕京學生,但是人也不少,有好幾十了。
電影沒開始的時候,學生們也不落座,都是三五成群地聚在一起聊天。
其中有兩個女人,身邊圍著最多的人。
就連陳凱歌跟田壯壯,也都盯著那兩個女生看。
“楊老師,那兩個是我們表演系的女生,一個叫朱琳,另一個叫方舒,我系的男生特別喜歡往她們倆身邊湊。”
周里京給楊翊介紹完,又笑著說道,“不僅僅是我們系的,其他系男生也一樣。”
說這話的時候,他特意看了看陳凱歌跟田壯壯。
兩人被他說得不好意思,連忙收回目光。
楊翊笑呵呵地問周里京,“其他男生都喜歡往她們身邊湊,那你呢?”
“我?”周里京聳了聳肩,“我是名草有主,我跟我對象都處了六七年了。”
“六七年?”楊翊詫異地看著周里京,“你多大?”
“二十六,我十九歲的時候就跟對象在一起了。”
說起自己處對象這事,周里京滿臉的笑意,看得出來,他對他對象感情很深。
電影學院的這些學生,很多年紀都很大,二十五六歲是很正常的。
而他們這個年紀,很多都已經處好了對象,甚至已經結了婚。
朱琳跟方舒確實挺好看的,也難怪男生們會湊過去。
特別是方舒,頭發應該是燙過,還戴了一個紅色的發箍,看起來特別時尚,在一眾灰白黑的色調中尤為顯眼,圍在她身邊的男生也更多。
當然,之所以圍在她身邊的男生多,還有另外兩個原因。
第一,跟朱琳都快要結婚不同,方舒尚名花無主。
只要名花無主,那就說明大家都有機會。當然了,圍在朱琳身邊的,也不乏想要幫忙松土的勇士。
第二,方舒如今已經算是個明星了,她跟張鐵林演了特殊時期后的第一部電視劇《有一個青年》,另外還參演了喜劇電影《瞧著一家子》。
相對于其他同學,方舒的前途已經十分光明。
楊翊離得挺遠,卻也能感受到兩個女生對圍在身邊的男生們看不太上。
可能那些男生也知道女神看不上自己,但就是忍不住要離女神近一點,舔狗不管在哪個時代都是不缺的。
楊翊這會兒沒心思看美女,他迫不及待地想知道一會兒放什么電影。
……
九點半的時候,工作人員準時開始放映電影。
作為年前的最后一波福利,這次資料館給學生們觀摩的是今年剛上映的新電影《歸心似箭》。
《歸心似箭》是八一廠制作的一部抗戰片,主演斯琴高娃跟趙爾康。
主要講的是負傷被俘的某部連長魏得勝逃出敵人魔掌后,跟救他的農村婦女玉貞產生了真摯的愛情。
但是最終家國大義戰勝了個人感情,魏得勝又重新前往抗戰前線。
故事非常之俗套,不過楊翊看得有滋有味。
這種以前他都看不帶看一眼的電影,如今也終于能夠沉下心來仔細感受。
雖然故事是俗套的,主題是簡單的,但電影依舊藏了不少導演的心思,而且在俗套的劇情中依舊展現了人性味跟人情味。
當然了,在楊翊看來俗套的戲碼,或許已經是一種大膽的嘗試,畢竟這種抗聯戰士的愛情戲,拍出來是十分有風險的。
這部電影是今年上映的,那應該已經構思很長時間,說不定是特殊時期前的項目,只是被壓了十幾年才重見光明。
而且讓楊翊感到欣喜的是,玉貞這個角色并不單薄跟臉譜化,她雖然支持男主,卻也會使性子。
在79年能夠看到這樣的人物設計,其實也是不容易的。
至于電影的色彩基調選擇,光影構建,都是專業的東西,楊翊雖然有所感受,卻看不到太深。
而且他也不想看太深,電影對他來說,就是娛樂用品,看得高興就行。
至于電影有什么藝術表達,屬于什么流派,他并不關心。
電影放完之后,楊翊正要鼓掌,負責放映電影的老師開口道,“接下來,大家為本片的編劇李克異先生默哀一分鐘。李先生在電影完工前就突發疾病去世,沒能看到影片面世。”
楊翊連忙把手收起來,跟大家一起低頭默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