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4章 大智若愚——智慧的最高境界(3)

難得糊涂,可以使人看到缺點,放心感增強。裝糊涂,讓自己處于“不知道”的角色只不過是為了今后處理事情時更加方便,但這并不是意味著自己真的不知道,或者不應該知道,不去了解情況,掌握信息。這才是真正的大智若愚。

而在社會上更多的人,卻常有一種不拿白不拿、不吃白不吃的貪婪!殊不知,你的貪婪不僅損害了他人的利益,還會使他人對你的貪欲反感。或許他人可以容忍你的行為,不在乎你的貪婪,但如果你懂得適可而止,他會對你有更好的印象與評價,因此愿意延續和你的關系。

一個聰明的人會裝糊涂,在明白的情況下依然會做得很好。因為他們深知,在聰明人面前裝糊涂,會避免尷尬。在愚蠢人面前裝糊涂會得到認可。在上級面前裝糊涂會避免打壓,在同事面前裝糊涂可以避免受到排擠,在下級面前裝糊涂可以得到信任和了解下級的想法,唯一一點必須記住:在需要你發揮聰明的時候要像火箭一樣點火升空。如果一個人真的是很聰明,但也不能把自己的聰明全部都寫在臉上,需要糊涂的時候做到裝糊涂才是真正的聰明。會裝糊涂,也肯裝糊涂的人,是聰明的人,也是最厲害的人。所以,做人有時還是糊涂點好,要學會給自己留下余地。正所謂“大智則若愚”,這是一種境界。

智慧真悟

只要留得青山在,就不愁沒柴燒。在這個競爭激烈的社會,要學會明哲保身。“難得糊涂”之術是很有必要的。

6小不忍難成大器

忍讓不是軟弱無能的表現,而是一種美德。經常會聽到別人說:“小不忍,則亂大謀。”它說的就是要學會忍,這句話可以從兩方面來理解:一個意思是人要忍耐,凡事要忍耐、包容一點,如果一點小事不能容忍,脾氣一來,壞了大事。許多大事失敗,常常都由于小地方搞壞的。另一個意思是,做事要有“忍”勁,狠得下來,有決斷,有時候碰到一件事情,一下子就要決斷,堅持忍下來,才能成事,否則不當機立斷,以后就會非常地麻煩,姑息養奸,也是小不忍。這個“忍”可以做這兩方面的解釋。從古至今,忍讓使很多人興,不忍使很多人從此衰敗而亡。

三國時期,孫權設計奪去了荊州,關羽敗走麥城。孫權又殺掉了關羽,但是,他還別有居心,他把關羽的頭顱獻給了曹操,企圖嫁禍給曹操。曹操識破孫權詭計,以重禮安葬關羽。蜀中人知道后,都對孫權恨之入骨,特別是劉備對孫權非常憎恨,極力要為關羽報仇,可都被諸葛亮勸住。可是有一次,諸葛亮不在他便親自帶兵行動了。

劉備為給關羽報仇,不聽諸葛亮和上將趙云的苦苦勸說,率水陸兩軍四萬多人馬,遠征吳國。劉備深入吳境數百里,在夷道縣包圍了東吳先鋒孫桓。東吳諸將紛紛要求主將陸遜派兵增援孫桓,陸遜認為孫桓能夠守住夷道,一概拒絕;諸將又要求去迎擊劉備,陸遜認為劉備連克吳軍,士氣正旺,吳軍不宜出戰,因此,也拒絕了諸將的建議。

就這樣,蜀軍與吳軍從公元222年的2月一直對峙到6月,吳軍沒有退后半步,蜀軍也未能前進半步。

當時正值盛夏,烈日當空,蜀軍水兵在船上難耐酷熱,只得離船上岸,在夷陵一帶依溝傍溪扎下營寨,躲避酷暑。陸遜見劉備的軍營綿延百里,且都在樹林茂密的地方,于是制定了火攻破蜀的計劃。他命令水路士兵用船艦裝載裹有硫磺、硝石等引火物的茅草運到指定地點;又命令陸路士兵數千人拿著茅草到指定地點去放火。這一天傍晚,蜀軍相連的數十座軍營自東向西北連續起火,蜀軍毫無防備,亂作一團,幾十座軍營全被燒毀,陸遜乘機掩殺,蜀兵死傷無數。

劉備在眾將的拼死保護下好不容易逃到夷陵馬鞍山,陸遜隨后追至,將馬鞍山團團圍住,又在山下四周放起火來。劉備束手無策,只好連夜逃離馬鞍山,殺開一條血路,向西逃命。吳軍緊追不舍,蜀將傅彤身負重傷仍拼死搏殺,劉備這才幸免一死。

劉備因怒出兵,大敗而歸,蜀國元氣大傷。劉備逃到白帝城后,又氣又悔,不久就一病而死。

劉備此舉完全是意氣用事,只是為了給關羽報仇,而不顧全大局,不聽諸葛亮等人的勸言,執意要遠征東吳。當時劉備報仇心切,帶著滿心怒火上戰場,對手是陸遜等人,劉備即使有再多的勇虎猛將也會大敗而歸,最終他在白帝城又氣又悔地死掉了。

這一切都是因為是劉備沒有忍耐性,如果他忍一時的話,就不可能發生這樣的事,歷史上也就不會有“火燒七百連營”之說了。劉備是一個聰明的人,可到頭來卻不懂得忍耐,真的是“智者千慮,必有一失”!

忍讓是一種深厚的涵養,忍讓是一種善待生活、善待別人的境界,它能夠陶冶人的情操,帶給你心靈的恬淡和寧靜。忍讓不僅可以改善我們自己和社會的關系,并且還能讓人們的心靈得到慰藉和升華。忍讓可以讓自己留有發展的余地,所以說,忍讓是一門生活的學問。忍讓不等于軟弱,忍讓是理性的以柔克剛,以退為進。而那些能忍者,一定是有堅強的意志、堅忍的性格,一定有良好的心理素質和道德品質,最終也一定會贏得大家的擁護和尊敬。

以屈為伸方為真英雄!我們一定要讓自己智慧起來,懂得隱藏自己的拳頭,在關鍵時刻才能猛力出手!要知道,我們這一生要做許多事,不可能每件都勞心費神、張揚冒進,我們應該輕舟漂水、進退自如。

在現實中,我們經常看到這樣一種景象——很多人四處折騰、喊來喊去,生怕別人不知道他很聰明,他很忙,他在做事情……結果到頭來,沒見他做成一件大事,還是慷慨激昂卻一無所有的老樣子。歲月一天天地流逝,別人都變得越來越富有,他依舊朋友很少、收入很低,一大堆的理想等著實現。即使這樣,他還在到處宣揚著自己的某個計劃,恨不得讓全世界都聽見。

在這個世界上,拼命窮忙而不得要領的人比比皆是。很多人之所以一輩子都碌碌無為,那是因為他活了一輩子都沒有弄清楚該怎樣去做人做事。一個人不管有多聰慧、多能干,背景條件有多好,如果不理解如何去做人做事,那么他最終的結局也是失敗的。所以,邁向成功的第一步,不是釋放自己的能量,而是以屈為伸,適當地隱藏自己的才華。我們當然需要表現自己的聰明才華,但在表現之前最好把它包裝一下,做到進退自如,給自己留有余地!

有很多人都將“小不忍則亂大謀”這句話當做告誡自己的座右銘。有志向、有理想的人,不應斤斤計較個人得失,更不應在小事上糾纏不清,而應有開闊的胸襟和遠大的抱負。只有如此,才能成就大事,從而實現自己的夢想。有時,當我們面對一些事情應該做到能夠泰然處之,心胸開闊,學會忍耐,把目光放遠一些,才能成就大事。

智慧真悟

忍讓也有多種現象,對于弱者來說,過于忍讓是懦弱的表現。而對于智者來說,忍讓卻是為了厚積薄發,一鳴驚人。他們常常能藏巧于拙,以曲為伸。所以適當的忍讓是值得的。

7識破別點破,面子上好過

在生活中,每個人都會犯一些錯,有很多人發現別人的錯誤,便會大聲指出,就算是一點兒不值得提的小事也會當成大事對別人說。這樣的人往往會惹別人煩,因為他的指出傷了別人的面子。我們如果不想招人煩的話,就要學會給別人留一點兒面子,給自己留一條后路。

中國有句俗話:“樹要皮,人要臉。”這說明“臉”在人們的生活中的地位極為尊貴。但這里的“臉”主要不是指人們可以看得見的那張臉,而是指看不見、摸不著的臉面,即面子。

面子代表著作為一個人的人格和尊嚴。給了面子,就是尊重了人格;掃了面子,就是侵犯了尊嚴。因此,人們向來很重視面子問題。所以,當你發現別人的不對與錯誤時,就要學會不點破。

當然,當你待人處世時固然要“得理”,但絕對不可以“不讓人”。留一點余地給得罪你的人,不但不會吃虧,反而還會有意想不到的驚喜和感動。

一個人在憤怒的時候,總是說些盡可能傷害別人的話,這樣才顯得話的分量。但當我們冷靜下來的時候,也許會后悔曾經的沖動。但是,說出去的話是潑出去的水,俗話說“說者無心,聽者有意”,一句話就很有可能傷到別人。有時說話不能太絕,這樣會讓別人記恨你,他也會找機會報復你。為人處世應該學會給人留面子,要給自己留條后路。

現實生活中,識破千萬不要點破,做到得理也饒人,留一點余地給得罪你的人,給對方一個臺階下。要不然的話,你不但消滅不了眼前的這個“敵人”,還會讓身邊更多的朋友疏遠你。俗話說,得饒人處且饒人。放對方一條生路,給對方一個臺階下,為對方留點面子和立足之地,這樣做并不是很難。如果能做到的話,還能給自己帶來很多好處。如果你得理不饒人,讓對方走投無路,就有可能激起對方“求生”的意志。既然是“求生”,就有可能不擇手段,不顧后果,很有可能會斷了你的路,這將對你自己造成傷害。放他一馬,他便不會對你造成致命的傷害。即使在別人理虧時,你在理已明了的情況下放他一馬,他也會心存感激,就算不如此,也不太可能與你為敵。

而且,這個世界本來就很小,變化卻很大,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如果哪一天兩人再度狹路相逢,屆時若他勢強而你勢弱,你想他會怎么對待你呢?識破點破的人不是真正的聰明人,這樣的人不給別人面子,別人當然也會不給他面子,說不定還會變本加厲來返還。

常言道:與人方便,自己方便。在我們生活中,你給別人活路,別人也會適當地給你留一條后路,人多少都會有一點仁義感恩之心;而當你都要把別人逼上死路的時候,橫豎都是死,別人還會給你后路可走嗎?大不了同歸于盡,一命抵一命,實際是把你自己也逼上了絕路。工作如此,生活亦是如此。凡事退一步海闊天空,該出手時就要出手相助。

智慧真悟

俗話說:蚊蟲遭扇打,只為嘴傷人。其實,人與人之間原本沒有那么多的矛盾糾葛,往往只是有些人逞一時之快,說話不加考慮,只言片語傷害了別人的自尊,讓人下不來臺,別人心中怎能不燃起一股怒火?有了機會,反咬一口,也是情理之中的事。

主站蜘蛛池模板: 甘孜县| 迁安市| 乌海市| 岫岩| 浮山县| 金寨县| 德州市| 仁寿县| 易门县| 东兰县| 丹棱县| 肥城市| 莆田市| 西峡县| 康马县| 赤水市| 吉木乃县| 邯郸县| 青海省| 铜陵市| 城市| 海南省| 绍兴市| 枣强县| 沙坪坝区| 鹿邑县| 漳平市| 同德县| 邳州市| 嘉义市| 乌什县| 梧州市| 兴安盟| 理塘县| 托克逊县| 乳山市| 文昌市| 丹凤县| 新巴尔虎左旗| 固安县| 吴江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