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5章 ·霓裳血銹
- 赤醴長歌:圣墟之外五千年
- 蓮花妙手
- 1648字
- 2025-07-01 07:12:01
《赤醴長歌:圣墟之外五千年》
第二卷·溯古尋源·酒魂初誕
第215章·霓裳血銹
1
華清宮的溫泉水汽凝成白龍,盤繞在飛檐斗拱間。楊玉環的銀酒壺擱在漢白玉池沿,壺嘴逸出的新豐酒香與硫磺霧氣交融,氤氳出盛唐最后的醉意。李白卻猛地攥緊青蓮劍——池底金磚縫隙間,正滲出蛛網般的猩紅銹跡,像干涸的血脈在玉石里復活。
“酒泉枯了。”李清照指尖拂過水面,漣漪蕩開時浮起細碎冰晶。她腰間青銅酒樽嗡嗡震顫,樽身湘妃竹淚斑竟沁出黑血,“有人用《霓裳羽衣曲》的宮商為引,抽干了驪山地脈的酒魄。”
池畔梨園弟子仍在擊筑吹笙,可《羽衣曲》的調子越拔越高,筑弦崩裂處濺起火星,笙孔鉆出赤紅蜈蚣。一個琵琶伎忽地仰頭尖嘯,發髻散落,露出后頸嵌著的青銅骨鈴——鈴舌是半截人指骨!
“安祿山的骨妖兵!”杜康玄袍翻卷,掌心酒符炸開金光。符光所及處,琵琶伎皮囊“嗤啦”撕裂,鉆出三具骸骨拼接的妖物:突厥人的肋骨串著吐蕃頭骨,脊柱纏繞契丹人的筋絡,空洞的眼窩里燃著綠火。
骸骨妖爪直撲銀酒壺。
2
劉伶醉步踉蹌,看似要栽進溫泉,卻倏地翻身倒掛池畔垂柳。腰間的夜郎巫鈴叮當亂響,鈴音竟壓住妖物眼窩里的綠火:“酒瘋子獻丑了!”他甩出酒葫蘆,葫蘆嘴噴出窖藏百年的劍南春,酒液潑在骸骨上“滋”地騰起青煙。
骸骨尖嚎著融化,可更多梨園弟子撕開裂皮囊。笙管鉆出骨蛇,羯鼓皮面凸起人面瘤,整個華清宮成了血肉樂坊。
陶淵明展開《桃花源記》,桃瓣如飛刃斬斷骨蛇,卻見池底血銹驟然匯聚,凝成一行猙獰的契丹文:“酒魄鎮石,范陽啟封”。
“安祿山要挖驪山地宮!”蘇軾抓起溫泉畔的貢酒壇,壇底沾著濕潤的泥印,形如狼頭,“他假借獻舞,派妖兵混入梨園——地宮入口就在這酒池下!”
池水突然沸騰如煮,漢白玉磚裂開巨縫。裂縫深處傳來鐵鏈拖曳聲,隱約可見九根青銅柱鎖著一塊瑩白石碑,碑文是禹王親刻的《酒誥》。碑身正被鑿出裂痕,鑿擊聲竟與《羽衣曲》的節奏重合!
---
3
李清照拔下金簪劃破掌心,血珠滴入青銅酒樽。樽中殘酒化作墨汁,她以血為墨,在池畔屏風上疾書——
“云鬢花顏金步搖,血銹蝕骨霓裳銷”!
《長恨歌》的殘句觸到屏風瞬間,整面紫檀屏風“咔嚓”裂開。裂縫中射出萬道金光,華清宮地磚浮起縱橫交錯的溝壑——那是長安城一百零八坊的微縮地脈!而驪山位置赫然嵌著禹王碑,碑文金光正被范陽方向的黑暗侵蝕。
“補它!”杜康咬破食指,血符壓向地脈圖的范陽節點。血符卻被黑氣反彈,炸得他虎口崩裂。
李白長嘯躍起,青蓮劍劈向地脈圖。劍鋒卻在半空僵住——楊玉環的銀酒壺懸在禹王碑上方,壺嘴垂下血線,正灌入碑文裂縫!
“控碑者是她?”劉伶醉眼圓睜。
4
銀壺突然炸裂。
碎銀如星雨迸濺,壺中殘酒竟凝成楊玉環的虛影。她赤足踏在禹王碑上,臂環金釧叮咚作響,唱的卻是變調的《涼州詞》:“葡萄美酒夜光杯……飲盡唐宮付劫灰!”
每唱一字,碑文裂縫便擴一分。
蘇軾抓起貢酒潑向虛影,酒液卻穿透她身體,澆在地脈圖上嗤嗤冒煙。煙霧中浮出安祿山的獰笑:“李隆基用酒魄鎮龍脈,我便抽干這鎮魂酒——待碑碎之時,范陽鐵騎直取長安!”
李清照忽然將青銅酒樽按進溫泉。樽身湘妃竹淚斑根根浮起,化作青黑竹刺扎入掌心。她蘸著涌出的鮮血,在池水寫下《酒德頌》殘篇:“兀然而醉,豁爾而醒——”
血字觸水即燃,烈焰沿地脈溝壑燒向禹王碑!
5
火焰灼燒碑文的剎那,整座驪山劇烈震顫。
鎖住禹王碑的九根青銅柱轟然崩斷,碑底噴出滔天酒泉。酒浪沖散楊玉環虛影,安祿山的怒吼在酒霧中扭曲:“你們豈知……這酒泉本是穿腸毒……”
酒泉涌過之處,骨妖兵眼窩綠火驟滅,骸骨如雪消融。梨園弟子們癱倒在地,后頸骨鈴化作青煙。
李白卻瞳孔驟縮——酒泉滲入地脈后,長安一百零八坊的溝壑竟滲出紫黑毒液!
“酒魄早被換成了鴆毒!”杜康一掌拍向池底,溫泉瞬間凍結,“安祿山用《霓裳曲》為引,將毒液灌入九州龍脈……”
陶淵明指尖桃瓣盡碎。
《桃花源記》嘩啦翻至末頁,浮現一行血字:“酒毒穿腸日,漁郎問津時”。
華清宮外忽傳來馬蹄聲碎。
一騎紅翎信使撞破宮門,嘶聲裂帛:“范陽……反了!”
池畔銀酒壺碎片中,最后那滴新豐酒滾落,滲進地縫不見。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