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青銅醒夢
- 赤醴長歌:圣墟之外五千年
- 蓮花妙手
- 2904字
- 2025-04-22 08:22:37
《赤醴長歌:圣墟之外五千年》第一卷·仙謫赤水·緣起第14章·青銅醒夢
1
赤水河底的暗流裹挾著血砂翻涌,李白足尖點在覆滿銅綠的殘垣上,每一步都像是踏在活物的脊背上。暗紅色砂粒如同沸騰的鐵砂,順著褲腳倒灌而入,灼燒著他的皮膚。青蓮劍鞘滲出的暗金色酒液在幽藍的河水中暈染,宛如上古神獸流淌的血液,與周圍渾濁的血砂形成詭異的交融。劍穗上七枚星玉已有三枚染成墨色,那漆黑如墨的色澤仿佛在不斷吞噬著周圍的光線,透著一股讓人不寒而栗的氣息,仿佛預示著即將到來的災難。
水下古城的崩塌余波仍在肆虐,煙塵如厚重的帷幕遮蔽了視線。斷裂的青銅鎖鏈如同垂死掙扎的巨蟒,扭曲纏繞在殘垣斷壁之間。鎖鏈表面斑駁的銹跡與深淺不一的凹痕,無聲訴說著歲月的滄桑,以及曾經禁錮著的恐怖力量。偶爾,鎖鏈會因水流的沖擊而抽搐,發出刺耳的金屬摩擦聲,在寂靜的河底回蕩,令人毛骨悚然。
“文王甕......“蘇軾單膝跪地,左手死死捂住不斷滲血的左臂。傷口處,半片甲骨正以肉眼可見的速度融化,甲骨上古老的字跡化作細小的血蟲,順著皮膚紋理緩緩爬向他的瞳孔。他的聲音因痛苦和驚恐而顫抖,“那七口陶甕根本不是用來鎮蛟......“
話音未落,李清照已經如鬼魅般閃到蘇軾身旁。她手腕翻轉,青銅酒樽如一道流光扣在蘇軾額前。樽底那滴千年血珠仿佛被喚醒的精靈,劇烈震顫起來,迸發出耀眼的光芒。光芒中,一幅塵封千年的畫面徐徐展開——周文王身披玄色祭袍,手持燃燒的火把立于岐山祭壇之上。搖曳的火光將他的面容映照得陰晴不定,而他面前的七口陶甕中,翻滾著的并非尋常酒水,而是摻著金粉的墨汁!墨汁在火焰的炙烤下咕嘟作響,升騰起的黑霧中隱隱浮現出猙獰的面孔,整個畫面彌漫著詭異而邪惡的氣息。
2
陶淵明手中的《桃花源記》殘卷無風自動,嘩啦作響間翻到最后一頁。“既出,得其船“五個字驟然燃燒,幽藍色的火焰仿佛來自幽冥地獄,將字跡吞噬殆盡。紙灰飄落之處,河床上竟浮現出鮮紅的血篆:【酒魄為墨】。這四個字散發著妖異的光芒,在河水中若隱若現,仿佛蘊含著足以顛覆天地的力量。
劉伶原本醉意朦朧的雙眼猛地瞪大,眼中閃過一絲清明。他像是被某種神秘力量牽引,猛然扯下腰間的巫鈴,狠狠砸向河床。巫鈴落地的瞬間,鈴舌中的蛇頭骨突然張開腐朽的下顎,發出低沉沙啞的聲音:“武王伐紂前夜,八百諸侯飲的根本不是酒......“
他的話音剛落,平靜的河水突然劇烈翻涌,形成巨大的漩渦。強大的吸力如同巨獸的巨口,將周圍的一切都卷入其中。無數青銅鎖鏈的碎片從漩渦深處豎起,宛如破土而出的鋼鐵荊棘。鏈環內側密密麻麻刻著《尚書》篇章,每一個字都深深刻入金屬,歷經千年歲月仍清晰可見。
杜康胸口的赤水圖騰突然發出刺目的紅光,與鎖鏈上的文字產生共鳴。一股強大的力量以他為中心擴散開來,震耳欲聾的誦經聲在河底回蕩。起初,眾人還以為是《酒誥》的莊嚴誦讀,可仔細分辨后,卻驚恐地發現,那竟是被篡改千年的《醒魂咒》!這一發現讓眾人如墜冰窖,仿佛揭開了歷史最黑暗的一角。
3
李清照手中的金簪毫無征兆地發出清脆的斷裂聲,斷成兩截的簪頭如流星般墜落。就在這一刻,眾人腳下的河床轟然裂開,一道巨大的深淵張著漆黑的大口,仿佛要將整個世界都吞噬。深淵中涌出陣陣刺骨的寒氣,帶著一股腐朽而邪惡的氣息,讓人不寒而栗。
七道璀璨的星光從深淵中迸射而出,每道星光中都懸浮著一口裂開的陶甕。陶甕中殘留的墨汁在星光的照耀下開始蠕動,逐漸凝聚成黑影。隨著黑影不斷成型,眾人驚恐地發現,那赫然是縮小版的蛟龍!蛟龍鱗片閃爍著幽冷的寒光,口中噴出的黑色霧氣所到之處,河水瞬間變得漆黑如墨,充滿了致命的毒性。
“原來如此......“杜康神色凝重,他一把撕開胸前衣襟,露出的赤水河傷疤已變成墨藍色,仿佛被黑暗力量徹底侵蝕。“文王用諸侯的血肉為引,把酒魄煉成了......““——封印蛟龍的墨!“李清照接過話頭,聲音中帶著難以掩飾的顫抖。
陶淵明毫不猶豫地將殘卷擲向深淵。燃燒的紙頁如一群浴火的鳳凰,朝著深淵飛去。在火光的映照下,陶甕底部的秘密終于顯現——每片陶片內側都刻著相同的星圖,而北斗天樞的位置,正釘著一枚閃爍著詭異光芒的青銅卦釘。那卦釘仿佛是整個封印的核心,散發著神秘而強大的力量。
就在這時,一聲長嘯劃破了緊張的氣氛。李白眼神中燃燒著熊熊斗志,青蓮劍第一次完全出鞘。劍刃在星光的映照下,散發著凜冽的寒光,仿佛能斬斷世間一切邪惡。一場關乎生死存亡的大戰,在這赤水河底一觸即發。
李白足尖輕點,如同一道青色閃電般沖向蛟龍。青蓮劍在他手中化作流光,每一劍都帶著雷霆萬鈞之勢,直刺蛟龍要害。蛟龍咆哮著,張開血盆大口,噴出的黑色霧氣瞬間彌漫開來。霧氣中散發著刺鼻的腐臭,如同來自地獄的毒氣,所到之處,河水劇烈翻騰,泛起陣陣黑色泡沫。
蘇軾強忍著傷口的劇痛,額頭上豆大的汗珠不斷滾落。他緊盯著青銅鎖鏈上的《尚書》篇章,大腦飛速運轉,試圖從中找到破解之法。突然,他眼中閃過一絲光芒,大聲呼喊:“眾人聽令!蛟龍與墨汁相連,我們需斬斷其聯系!“他的聲音在河底回蕩,堅定而有力。
李清照手持青銅酒樽,口中念念有詞。酒樽中涌出金色的光芒,在空中凝聚成一道道符咒。符咒閃爍著神秘的光芒,與蛟龍的黑暗力量激烈碰撞。每一道符咒都像是一把利劍,刺向蛟龍,試圖擾亂它的行動。盡管金簪已斷,但她的法術依然強大,金色光芒與黑色霧氣在河水中交織,形成了一幅絢麗而危險的畫面。
劉伶搖晃著酒葫蘆,醉意朦朧的臉上卻透著一絲狡黠。他將酒葫蘆高高舉起,口中大喊:“看我用這人間至醇,迷了這孽畜的心智!“酒液如瀑布般傾瀉而出,在水中擴散成一片濃郁的酒霧。濃烈的酒香彌漫在河底,那醇厚的氣息仿佛能穿透靈魂。蛟龍似乎受到了影響,動作變得遲緩起來,眼中閃過一絲迷茫。
陶淵明站在眾人后方,手中殘卷無風自動。他口中吟誦著古老的咒語,殘卷上燃燒的火焰越來越旺。一道道火焰從殘卷中飛出,在空中交織成一道火墻,阻擋著周圍青銅鎖鏈的攻擊。火焰在水中燃燒,卻不被河水澆滅,反而越燃越旺,映照著陶淵明堅毅的臉龐。
戰斗愈發激烈,蛟龍憤怒地擺動著身軀,掀起的巨大水波如同一堵堵水墻,將眾人沖得東倒西歪。它的尾巴橫掃而過,青銅鎖鏈碎片如子彈般射向眾人。李清照急忙揮舞酒樽,金色光芒形成一道護盾,將碎片擋下。李白則趁機飛身而上,青蓮劍直刺蛟龍的眼睛。蛟龍吃痛,劇烈掙扎,河水被攪得更加渾濁。
蘇軾突然發現,蛟龍每次攻擊時,陶甕中的墨汁都會劇烈波動。他心中一動,大喊:“攻擊陶甕!切斷蛟龍與墨汁的聯系!“眾人聽聞,立刻改變策略。李清照將酒樽中的力量凝聚成一道金色光束,射向陶甕;劉伶則將剩余的酒液化作酒箭,朝著陶甕射去;陶淵明的火焰也改變方向,包裹住陶甕。
在眾人的合力攻擊下,陶甕開始出現裂痕。蛟龍感受到了危機,變得更加瘋狂。它不顧一切地沖向眾人,口中噴出的黑色霧氣更加濃烈。李白大喝一聲,青蓮劍爆發出耀眼的光芒,一劍斬向蛟龍的脖頸。與此同時,陶甕終于承受不住攻擊,轟然炸裂。墨汁四濺,蛟龍發出一聲凄厲的慘叫,身體開始變得透明,逐漸消散在河水中。
隨著蛟龍的消失,河底恢復了平靜。眾人松了一口氣,疲憊地癱倒在地。但他們知道,這只是開始,前方還有更多的秘密和挑戰等待著他們。而那被揭開的歷史真相,也將永遠改變他們對這個世界的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