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真一蕩疫
- 赤醴長歌:圣墟之外五千年
- 蓮花妙手
- 2662字
- 2025-06-10 12:44:25
赤醴長歌:圣墟之外五千年
第四卷·宋元烽煙·酒魄涅槃
第135章·真一蕩疫
一、桃花染血
深秋的黃州城外,本該凋零的桃林卻詭異地盛開著。只是那桃花不再是嬌艷的粉色,而是如墨般漆黑,花瓣邊緣泛著詭異的灰紫色,仿佛被惡魔浸染。蘇軾蹲在潺潺流淌的溪畔,溪水本該清澈見底,此刻卻蒙上了一層淡淡的血色。他小心翼翼地捻起一片黑色花瓣,那花瓣上的紋路如同細密的蛛網,在指腹下微微顫動,花蕊深處滲出暗紅黏液,滴入溪水時發出“嗤嗤”的灼響,激起陣陣白色煙霧,刺鼻的氣味在空氣中彌漫開來。
“腐瘟入脈。”蘇軾擰緊眉頭,目光凝重地望向身后的酒坊。曾經飄香四溢的酒坊,此刻被一層陰森的氣息籠罩。“連桃花都成了蠱毒的容器。”他喃喃自語,聲音中滿是憂慮。
李清照的青銅酒樽突然脫離腰間,懸浮在半空,樽內殘酒如同沸騰的開水般劇烈翻涌。她神色嚴肅,取出發簪,凌空寫下《醉花陰》的詞句,金色的文字熠熠生輝,緩緩沒入土中。然而,下一秒,金字瞬間焦黑,化作一縷青煙消散。李清照的袖角也被無形的力量燎出破洞,她不禁驚呼:“詞牌鎮不住地氣,這瘟毒能蝕仙力!”
就在這時,一陣急促的馬蹄聲撕破了死寂的空氣。劉伶駕著青銅鹿車橫沖直撞地撞斷桃枝,呼嘯而來。鹿車的車轅上釘著三支羽箭,箭鏃纏著已經腐爛的腸衣,散發著令人作嘔的惡臭。劉伶甩了甩手中的長鞭,指向城門方向,神色慌張地大喊:“流民瘋了!說酒坊的水毒死了耕牛——正扛著鋤頭殺過來!”
蘇軾和李清照對視一眼,眼中皆是警惕。他們深知,一場危機即將降臨,而這場危機,或許與這詭異的瘟疫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
二、酒曲噬瘟
酒坊地窖內,昏暗的燭光搖曳不定,將眾人的影子拉得老長。陶淵明的《桃花源記》殘頁鋪滿石臺,紙張已經泛黃,邊緣微微卷起,仿佛在訴說著歲月的滄桑。蘇軾抓起一把從赤水河畔帶來的朱砂泥,混入黃州本地酒曲。令人震驚的一幕發生了,泥團竟開始劇烈扭動起來,縫隙間鉆出無數白絲,如同活物一般,貪婪地吞噬著殘頁上的血漬。
“赤水河的厭氧菌,”杜康玄袍在氣流中獵獵鼓蕩,掌心壓住翻騰的泥團,神情專注,“能吞瘟疫菌絲。”然而,話音未落,泥團突然裂開,一只半透明的蜈蚣猛地竄出,張開獠牙,直撲蘇軾面門!
千鈞一發之際,李白的青蓮劍出鞘,寒光閃爍。《將進酒》的詩句從他口中吟出,化作冰晶鎖鏈:“君不見——”劍鋒斬落,蜈蚣瞬間炸成綠霧。綠霧中,敦煌壁畫的幻象浮現:粟特商人傾倒的葡萄酒化作骷髏軍團,他們嘶吼著“西域魔酒未絕!”,聲音陰森恐怖,回蕩在地窖中。
“原來如此!”蘇軾猛地掀開窖藏陶缸。缸內的“真一酒”竟已分層:上層清液灰敗如尸水,散發著陣陣腐臭;底層沉淀著金沙般的酒魄結晶,閃爍著神秘的光芒。蘇軾蘸取金砂抹過劍脊,眼神銳利:“瘟毒是幌子,有人要奪酒魄養魔軍!”
眾人心中一凜,意識到這場瘟疫背后,隱藏著一個巨大的陰謀。他們必須阻止敵人,守護住珍貴的酒魄。
三、鹽箭破瘴
“轟!”酒坊木門轟然崩塌!暴民們眼瞳赤紅如染血,神情癲狂,揮舞著鋤頭,如潮水般涌向酒缸。在這危急時刻,李清照毫不猶豫地用金簪劃腕,鮮血滴入青銅樽中,口中吟道:“薄霧濃云愁永晝——”詞句化作金色大網,兜住了亂眾。然而,瘴氣如同毒蛇一般,迅速腐蝕著金網,破洞不斷擴大。
“讓路!”劉伶怒吼一聲,駕著鹿車撞入人群。車尾的鹽袋在撞擊中炸裂,雪白的鹽粒如瀑布般傾瀉而出,與李清照的詞牌殘光交融,瞬間凝成漫天鹽箭。蘇軾劍鋒挑起“真一酒”金砂,金沙裹著鹽箭,如星河瀉地般射向暴民。鹽箭穿透暴民軀體時,帶出縷縷黑氣,那黑氣中仿佛蘊含著無盡的邪惡。
黑氣在空中匯聚,化作一個巨大的魔酒骷髏,它張開血盆大口,朝著李清照撲來。李白踏酒缸躍起,劍鋒攪動缸中酒魄金沙,高聲吟道:“五花馬,千金裘——”金沙隨詩韻凝成戰馬金鞍,鐵蹄揚起,狠狠踏碎骷髏頭骨。骷髏發出一聲凄厲的慘叫,化作飛灰消散。
戰斗激烈異常,眾人在生死邊緣奮力拼搏,每一次攻擊都關乎著這場戰斗的勝負,關乎著酒魄的存亡。
四、赤水溯源
地窖深處,杜康咬破手指,以血畫符。符紋滲入地底,片刻后,赤水河的虛影浮現在黃州上空。眾人定睛一看,河水中竟漂著腐黑的桃花瓣,隨著水流緩緩移動,所到之處,河水變得愈發污濁。“瘟毒源頭在上游!”陶淵明的殘頁突然燃燒起來,灰燼中顯出烏蒙山地圖,一處標注“鹽井”的洞穴滲出膿血,畫面令人作嘔。
“是川鹽古道廢棄的礦洞,”蘇軾劍尖挑滅魔酒殘焰,目光堅定,“有人用鹽工尸身培植瘟菌!”他反手將真一酒潑向地圖,酒液如靈蛇般沿赤水河道逆行上涌,金沙所過之處,黑潮節節敗退。
然而,就在眾人以為即將找到根源時,一道陰森的骨笛聲刺破夜空。那些被控制的流民七竅鉆出蜈蚣,軀體迅速膨脹,變成腐肉巨人。巨人胸腔裂口內赫然可見半截粟特銀壺,散發著詭異的光芒。一個魔音震蕩如雷般響起:“晚了!酒魄歸吾主矣——”
局勢急轉直下,眾人再次陷入困境,面對強大的敵人,他們能否找到破敵之法,守護住酒魄,成為了一個巨大的懸念。
五、殘頁燃魂
李清照當機立斷,扯下半幅《桃花源記》殘頁,蘸取真一酒金砂,在殘頁上畫下《聲聲慢》末句:“梧桐更兼細雨——”殘頁瞬間化作一只火鳳,周身燃燒著熊熊烈火,撲向腐肉巨人。火鳳尖銳的啼鳴聲響徹天地,它猛地啄開巨人胸腔,粟特銀壺炸裂,壺內魔酒如瀝青般潑濺而出,散發著刺鼻的氣味。
劉伶解下夜郎巫鈴擲出,口中念道:“醉鄉路穩宜頻到——”巫鈴發出清脆而悠長的鈴聲,鈴聲蕩開層層酒浪。蘇軾趁機將整缸真一酒倒入地縫,金沙順地脈奔涌,赤水河虛影驟亮如熔金。河中浮起紅軍四渡赤水的殘碑幻象,碑文“赤水”二字迸射紅光,光芒耀眼奪目。
紅光如同一把利劍,灼穿魔酒黑潮,地底傳來一陣凄厲的慘叫。腐肉巨人支撐不住,坍縮成一堆枯骨,骨縫間飄出陶淵明冰冷的話語:“憑爾借尸還魂,終是圣墟敗犬……”
至此,這場危機終于得以化解,眾人長舒一口氣,但他們知道,這只是圣墟陰謀的冰山一角,未來還有更多的挑戰等待著他們。
尾聲·金砂烙史
晨光破曉,金色的陽光刺破瘟瘴,灑在滿目瘡痍的酒坊。滿地的鹽粒已經融成濁漿,散發著淡淡的咸味。蘇軾以劍為筆,蘸取金沙,在焦黑的桃樹干上刻下文字。李清照輕撫刻痕,輕聲念出聲:“豈知真一酒,能化腐桃春……”
話音剛落,樹干突然綻出新芽,芽苞里蜷著一粒酒魄金砂,閃爍著希望的光芒。遠處赤水河畔,紅軍渡口石碑悄然多了一行朱砂小楷:元豐五年春,酒魄滌瘟于此。
這一行小字,不僅是對這場戰斗的銘記,更是酒魄力量的見證,它將永遠鐫刻在歷史的長河中,等待著后人去發現,去探尋其中的奧秘。而蘇軾、李清照等人,也將帶著這份使命,繼續踏上與圣墟勢力抗爭的征程,守護世間的安寧與和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