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確定人設和專輯方向
- 華娛之千禧歌神
- 叁杯
- 2302字
- 2025-05-23 12:13:11
來到華納唱片后。
王哥并沒有按原計劃讓周諾直接去找李思松。
而是先帶他去了一趟周劍輝的辦公室。
周劍輝在聽王哥將剛才的事說完后,面色古井無波。
只見他隨意喝了口濃茶,平靜道:
“對方是普通人,不是圈內人吧?”
“呃……”
“好像是模特,或許將來會成為著名主持人,演員也未可知……”
“噗嗤!”
茶水噴了一桌子。
周劍輝又咳了幾聲,才拿起紙巾擦嘴,嚴肅分析著:
“這倒是有些麻煩了……”
“從你寫的那三首歌來看,你貌似更擅長寫關于情愛的歌,還是那種偏懵懂、堅定、細膩的風格……”
“因此我為你預想的人設打造上,是偏純情的音樂才子。”
人設這東西的重要性無需過多贅言。
就比如蔡衣林從早期的路邊人設,換成了大女主、音樂女皇的人設后,才開始一發不可收拾,迎來巔峰。
而打造人設說簡單也簡單,說復雜也復雜。
不僅要符合本人的氣質,最好還要專輯歌曲的曲風保持調性一致。
這樣會有個好處,那就是人設和曲風會形成一種奇妙的化學反應。
能讓歌迷在聽到歌后,更容易代入周諾的人設來共情,也會讓歌迷更容易關注到好聽歌曲背后的歌手。
免得出現歌紅人不紅的現象。
此時的歌迷對周諾本人開始感興趣,于是開始淺淺的通過網絡、紙媒、新聞來挖周諾的過往故事。
然后發現自己費心挖掘出來的故事,與周諾歌中的詞有相像之處。從而周諾這個人,還有他的歌就會生出一種高級的吸引力。
如果用后世的詞語來精煉,可以將這看作是飯圈化的過程。
這也是周劍輝為他精心思量人設的緣故。
本來初步制定的是純情才子。
可是現在他得知,周諾剛來臺北城第一天,就和圈內人發生關系。
這還怎么玩?這不是給這一人設提前埋了顆爆雷?
以后等周諾出道,又收獲一大批粉絲后,卻被媒體報道,或者被這個發生關系的圈內人自曝。
不就塌房了?
不過周諾本人倒是不以為意,他本身就不喜歡這個人設。
人設太過于完美,只會一有點小事就很麻煩。
比如王力紅就能勉強算作一個案例。
但如果他的人設本身就是一片廢墟,塌無可塌,請問媒體閣下又該如何面對?說不定還會有大儒粉絲為其自行辯經……
“周總,其實這三首歌的曲風算不上是我最擅長的。”
“這只是我針對孫燕滋的聲音特點,臨時寫的……”
開什么玩笑?
對于坐擁后世萬千曲庫,還記得編曲細節,又是絕對音感的周諾來說。
任何曲風都是他擅長的!
所以說天黑黑等歌不是他最擅長也沒毛病。
周劍輝點了點頭,他也是聽孫燕滋說過的,周諾在飯店只用了十分鐘,就寫下e-lover、和平兩首歌。
因而他心中的些許惱火也盡數消失:
“音樂上的東西我沒那么懂,至于什么曲風能最大程度的受市場喜愛,待會兒你可以去和思松商量。”
“我現在要說的是你的人設打造。”
他思索了半晌:“既然相對正向一點的人設不可行的話,港島謝霆風的人設你覺得怎么樣?”
周諾問道:“謝霆風?”
“就是那種我最酷,一臉傲氣,全亞洲舍我其誰的人設?”
“對。”
“你是新人,又是年輕人,出道后難免會和同樣如此的謝霆風競爭。除非你的首專放在市場上,激不起水花。”
“怎么樣,你有信心嗎?”
周劍輝觀察著周諾的神情,見其聽到“謝霆風”三字后,沒有半點被對方名頭震懾到樣子,反而還有點初生牛犢不怕虎。
甚至有些許不屑?
要知此時的港島小天王。
是港圈開始沒落的時代背景下,傾其全港資源打造的巨星。
哪怕還在巔峰尾巴的四大天王,在資源上也要統統對謝霆風讓步。
對外美其名曰號稱:“這是港島最后的巨星”,“這是親手終結四大天王輝煌時代的男人”。
不知這種話是怎么說出口的,好不要臉!
99年,已在港島火了的謝霆風,憑借著《謝謝你的愛1999》成功火爆內地,夸張到大街小巷都是他的歌聲,以及耍酷的海報。
甚至還有火到全亞洲的趨勢。
這樣的情況下,周諾還頗為不屑。
這點不僅沒讓周劍輝覺得不自量力,反而這種自信令他很是滿意。
周劍輝繼續說:“既然你遲早要和謝霆風競爭、打擂,不如用和他差不多人設?”
主動去碰瓷是吧?
在華納的運作下,到時候不怕沒有熱度,沒有新聞。
到時候全看首專質量和周諾的硬實力了。
至于誰是卵誰是石,兩人一碰便知。
周諾心中隱隱有些摩拳擦掌的期待,接下話茬:“我覺得可以。”
周劍輝大手一拍:“那好。”
“你的人設打造公司就一句話,歌要是新時代,人要夠酷、夠痞、夠潮流!”
“至于才華,你已經能展現得淋漓至盡了,公司沒必要在打這個人設。”
“但你專輯用何種曲風的歌,專業的事交給專業的人做,我就不過問了,這幾日你和李思松好好研究一下。”
說完后,他還在小聲自語的琢磨:
“如此的話,昨晚那種事也不怕突然被曝了……”
“甚至于這種事以后多來一點也無不可?”
“與一些大牌些的女星炒炒緋聞也不是不行?”
然而這些話周諾一句也沒有聽到。
原因是他已經被王哥帶下樓找李思松去了。
關于孫燕滋首專,周諾寫的那三首歌,編曲正在按業內最頂尖的制作要求完善著。
這樣做會很花錢和精力。
要不怎么說孫燕滋是華納唱片的親閨女呢?
雖然編曲沒有做完,還沒法錄音,但孫燕滋的歌還得練。
周諾在經過一間練功房時,內里“啊,啊,啊,啊”的聲音不斷傳來。
或許再過幾天,他也要加入枯燥的“啊啊啊”培訓班。
孫燕滋除了要練口音和咬字外,還有專門的聲樂老師來訓練她的氣息。
當然周諾也好不到哪里去,他有點平翹舌不分。
畢竟他兩世都是蓉城人,唱歌時口音或許不明顯,但說話一說快總有些口音。
至于氣息和唱功更不消說了,肯定比從小學音樂的孫燕滋差。
看來他也還得苦練……
轉眼之間,李思松的辦公室到了。
說是辦公室,不如說是一間音樂工作坊。
藝術氣息濃重,貼滿了隔音棉,還有鍵盤、吉他等各種樂器琳瑯滿目。
電吉他有fender,木吉他有吉普森、馬丁。
這些可都是動輒幾萬的重器,不是周諾那把三手燒火棍可比的。
看得周諾目光灼灼,躍躍欲試。
而李思松專注的看著周劍輝發來的手機短信,神情微蹙。
不停念叨著“酷”,“潮流”,“新時代”等詞匯,頭緒有些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