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傳承之光
- 赤水龍吟
- 羅布坨坨
- 1267字
- 2025-06-27 14:00:00
昆侖山巔的雪線又往上退了三尺,蘇妄坐在鸮首雕像的膝頭,看著朝陽將云海染成金色。雕像的右眼窩里長出的綠草已蔓延成小叢,葉片上的露珠折射著光,像極了夜梟司當(dāng)年用的毒針——只是如今針尖不再沾血,而是凝著救人的藥汁。
“祖父,你看這個!”八歲的蘇念之舉著泛黃的紙頁跌跌撞撞跑來,發(fā)間還沾著藏兵洞的蛛網(wǎng)。蘇妄接過紙頁,瞳孔驟縮——那是張貨真價實的黃泉帖,卻在孫子掌心乖乖躺著,帖上的“死”字被朱砂涂改成“生”,筆鋒稚嫩,顯然是孩子的杰作。
“念之,這東西從哪撿的?”蘇妄摸著帖角的蟲蛀痕跡,背面極小的“太武帝已散”字樣清晰可見。孫子指向藏兵洞方向,那里新開的密道透出微光,石壁上的“暗影永恒,黎明亦永恒”被苔蘚溫柔包裹,像幅自然織就的壁畫。
“是個穿白衣服的姐姐給我的!”念之興奮地比劃,“她說這是給勇敢小孩的禮物,還說……”他突然壓低聲音,“還說夜梟司的貓頭鷹會在暴雨天給好人送藥!”
蘇妄笑了,想起十年前青鸞創(chuàng)立的“夜梟醫(yī)館”,如今分館已開到西域。江湖人不再怕那青銅鸮面,反而會在門上掛紙剪的鸮首,盼著雨夜能有背著藥簍的暗影停駐。他曾親眼見過青鸞的弟子們施展暗影步,靴底不再沾血,而是踩著帶藥香的花瓣。
三日後,長安西市。
西域商人阿里木的駝隊被圍得水泄不通,他滿臉敬畏地比劃著:“那雕像會發(fā)光!翅膀展開有十丈寬,眼睛像兩盞燈籠,照得沙漠跟白天一樣亮!”他掏出塊鱗片般的東西,在陽光下泛著青銅光澤,“這是從雕像腳下?lián)斓模厦婵讨銈冋f的那個‘見鸮如見泰’!”
人群中響起驚呼。蘇妄摸向腰間的鸮首匕,匕身突然發(fā)燙,竟與阿里木手中的鱗片共鳴。他看見鱗片邊緣的缺口,正好能與自己的匕尾拼合——那是初代首座的鸮首匕碎片,傳說中能“碎陰影,聚光明”。
“祖父,雕像為什么會發(fā)光呀?”念之拽著他衣角。蘇妄望向昆侖方向,想起青鸞弟子的密報:藏兵洞深處的石壁上,不知何時多了幅壁畫,畫中初代首座與太武帝并肩而立,腳下是捧著藥草的夜梟司眾人。
“因為有人相信光,陰影就會變成翅膀。”蘇妄抱起孫子,看見街角的盲眼琴師正在給乞兒們彈唱新曲,琴弦上系著的青銅鸮首吊墜晃啊晃,映出孩子們臉上的笑。
是夜,暴雨傾盆。
蘇妄站在醫(yī)館屋檐下,看著三道暗影掠過積水的街道。每個暗影的藥簍上都掛著發(fā)光的鸮首燈籠,踏過之處,水花里竟映出淡淡的朝陽——那是青鸞用凈化血珠煉制的“破曉燈”,專為雨夜迷路的人指引方向。
“首座,有個孩子發(fā)燒說胡話,喊著‘鸮面人’。”小弟子遞來斗笠。蘇妄戴上斗笠,暗影步踏碎水花,聽見遠(yuǎn)處傳來母親曾唱過的童謠,調(diào)子沒變,詞卻改成了:“鸮面來,陰火走,藥香起,百病休。”
昆侖的鸮首雕像在雨中靜默,右眼窩里的綠草隨風(fēng)雨擺動,像在揮手。蘇妄知道,無論江湖如何變遷,總有人會在暗影里守護(hù)黎明,就像雕像眼睛里長出的綠草,再深的陰影也擋不住生機(jī)。
二十年后,當(dāng)蘇念之成為新一代鎮(zhèn)魔司首座時,他總會想起祖父講的故事。而他腰間的鸮首匕,匕尾刻著新的字:“暗影為翼,黎明為心”。每當(dāng)暴雨夜,他背著藥簍穿梭于街巷,總能看見百姓窗臺上擺著給鸮面人的點心——那是比任何武功都更強(qiáng)大的力量。
(全書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