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初三,青溪村籠罩在氤氳晨霧中。胡小凡站在村口那株百年老槐樹下,手指不自覺地摩挲著懷中的玄鐵令牌。娘親連夜準備的藍布包袱里,整整齊齊碼著十二張芝麻糖餅,每一張都用油紙仔細包裹,還夾著碎核桃仁。
“聽說昆侖仙人都能點石成金!“鐵蛋興沖沖地跑來,黝黑的臉上沁著汗珠。他塞來一把新打的柴刀,刀背上特意讓鐵匠鏨了朵祥云,“等你學成歸來,定要教俺這招!“
小蓮踮著腳尖,將新編的柳葉冠戴在胡小凡頭上。少女指尖帶著淡淡的草藥香,發間木簪上的蝴蝶在晨光中振翅欲飛。“仙界的蟠桃,記得給我捎一個嘗嘗。“她眨著眼睛笑道,睫毛上還沾著晨露。
向來沉默的蠻牛突然從懷里掏出個竹筒,里面裝著他攢了半年的山核桃:“山上冷...餓了吃。“黑亮的眼睛里映著朝陽,像是盛滿了整個春天的希望。
“等我學會騰云駕霧,一定會回來看你們!“胡小凡拍著胸脯保證。四個少年在老槐樹下擊掌為誓,笑聲驚飛了枝頭的麻雀。遠處,老瞎子拄著烏木杖的身影若隱若現,杖頭銅鈴在晨風中發出似嘆似笑的清響。
七日后正午,胡小凡終于站在昆侖山腳的“迎仙臺“前。這座漢白玉砌成的平臺在陽光下泛著溫潤的光澤,四周云霧繚繞。懷中的玄鐵令牌突然變得滾燙,燙得他胸口發疼。
“持令者上前。“
清冷的聲音自云端傳來。胡小凡抬頭望去,只見一位白袍道人踏云而立,腰間懸著的青玉牌上“執法“二字熠熠生輝。道人須發皆白,卻面如冠玉,一雙眼睛亮得驚人。
“冷師侄半月前傳訊,說今日有持她令牌者前來。“道人目光如電,在胡小凡粗布衣衫上掃過,“既非開山收徒之日,便只為你一人設試。“
胡小凡咽了口唾沫,手心沁出汗來。他完全沒想到,自己竟要獨自面對這場試煉。
第一試設在“問道崖“前。九十九級青玉臺階筆直向上,每一級都泛著溫潤的光澤。臺階盡頭隱沒在云霧中,看不清究竟通向何處。
白須老者盤坐在崖前青石上,面前香爐升起裊裊青煙。“此乃'千鈞階',共九百九十九級。“老者聲音渾厚,“三百級可入外門,五百級可拜長老門下,七百級...“他頓了頓,“百年來僅一人達到。“
胡小凡深吸一口氣,踏上了第一級臺階。剎那間,仿佛有座無形大山壓在肩頭。他咬緊牙關,一步一步向上攀登。走到第一百級時,汗水已經浸透衣衫,在青玉臺階上留下深色的痕跡。
“三百級,可止步矣。“老者的聲音在耳畔響起。
胡小凡搖搖頭,想起娘親咳血的場景,又向上邁出一步。第四百級時,他的雙腿開始不受控制地顫抖,每抬一次腳都像在搬動千斤巨石。
“五百級!“當胡小凡踉蹌著踩上第五百二十三級時,白須老者突然現身扶住他:“三十年來第二人。“袖袍一揮,胡小凡頓覺渾身一輕。
通過云橋時,接引弟子駕馭飛劍,帶他游覽昆侖盛景。
“我昆侖宗立派三千載,分內外兩門。“弟子指著遠處云海中若隱若現的群峰,“內門七峰為:天樞峰主劍修,峰主凌霄真人;天璇峰主術法,峰主清微真人;天璣峰主符陣,峰主玄機真人;天權峰司刑罰,峰主鐵面真人;玉衡峰研丹道,峰主藥塵子;開陽峰豢靈獸,峰主百獸老人;搖光峰掌典籍,峰主文淵先生。“
胡小凡順著指引望去,只見七座主峰各具特色。最高處那座形如利劍的山峰上,隱約可見一道紫色劍光劃破長空。
“冷師姐便在天樞峰修行,是凌霄真人座下首徒。“弟子語氣恭敬,“你去的丹霞峰隸屬外門,專司煉丹制藥,雖不及內門七峰,卻也出過不少大能。“
第二試設在“觀星臺“。這是一座八角形石臺,地面上刻滿繁復的陣紋,中央懸浮著七塊形狀各異的青銅殘片。
白袍道人袖袍一揮,七塊殘片頓時亮起幽藍光芒:“此乃上古'七星鎖靈陣'殘片,需在三個時辰內找出其中唯一真品。“
胡小凡蹲下身,仔細端詳這些青銅殘片。第一塊紋路清晰卻過于規整;第二塊邊緣磨損自然,但紋路走向不對...突然,他注意到第五塊殘片上的紋路在陽光下會微微流動,就像...
“就像《養氣訣》里的那些線條!“他心頭一震。雖然不懂陣法,但靈果賦予的敏銳感知讓他捕捉到了其中微妙的韻律。
“弟子選這塊。“胡小凡指向第五塊殘片。白袍道人眼中閃過一絲訝異:“一個時辰便辨出真品,倒是少見。“
云鏡之后,天璣峰主玄機真人捋須微笑:“此子雖不識陣道,卻天生通曉物性本源,難得。“
最后一試是座青銅丹爐,爐身刻滿上古銘文,在陽光下泛著青黑色的光澤。
“入爐一炷香,心志不堅者...“道人話未說完,胡小凡已主動踏入爐中。
爐門關閉的剎那,幻象驟起。他看見娘親病危在床,面色青紫;看見鐵蛋等人渾身是血地哭喊;看見自己回到那個風雪夜,卻怎么也找不到那枚靈果...冷汗瞬間浸透衣衫,呼吸變得急促起來。
就在心神即將失守時,懷中《養氣訣》突然發燙。那些爛熟于心的文字一個個亮起金光,在黑暗中連成一片,護住他最后一絲清明。
“鐺——“
清越的鐘鳴聲中,爐門開啟。胡小凡踉蹌而出,成為今日唯一通過三關者。他臉色蒼白如紙,眼中卻閃爍著堅定的光芒。
暮色降臨時,胡小凡在執事堂前恭敬地接過那枚青玉牌。玉牌入手溫潤,正面“丹霞“二字筆力雄渾,背面刻著他的名字,邊緣處一道金紋在夕陽下若隱若現。
“新入門外門弟子胡小凡聽令。“灰袍執事聲音肅穆,“每月需完成藥圃打理、丹材采集等宗門任務,方可領取月俸靈石兩塊。“說著遞來一卷竹簡,“此乃《宗門規儀》,需三日內熟記。違者輕則面壁,重則逐出師門。“
接引弟子引著他穿過蜿蜒山徑,來到半山腰一座青瓦小院。院前老梅虬枝盤曲,屋后三分藥圃散發著淡淡清香。推開雕花木門,屋內陳設簡樸:一床一榻,書案上擺著青瓷茶具,墻角還放著個黃銅暖爐。
“明日辰時,記得去藏經閣挑選功法。“接引弟子臨走時叮囑,“新弟子有一年之期,若不能踏入煉氣期...“話未說完,但意思已明。
待院門關上,胡小凡迫不及待地點亮油燈,細細研讀《宗門規儀》。竹簡上密密麻麻寫著:
“第一條:尊師重道...“
“第二條:嚴禁私斗...“
“第三條:每月初...“
讀到“藏經閣每月逢五開放“時,初入門弟子,可憑身份玉牌到藏經閣第一層選擇一本入門功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