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上篇 基本技術

本篇討論的基本技術,是指中藥制藥過程中將中藥原料藥制備成適合于中藥制劑成型的提取物或半成品的通用技術方法。

中醫藥是中華民族的瑰寶,是我國獨特的衛生資源、潛力巨大的經濟資源、具有原創優勢的科技資源、優秀的文化資源和重要的生態資源,是我國特色衛生健康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中藥來源于自然界的植物、動物和礦物,包括中藥材、中藥飲片、中藥提取物和中成藥等形式,其應用歷史悠久,品種數量繁多,功效作用顯著,為世人所矚目。中成藥是以中藥飲片為原料,在中醫藥理論指導下,為了預防及治療疾病的需要,按規定的處方和制劑工藝將其加工制成一定劑型的中藥制品。中成藥是中醫臨床防治疾病的主要用藥形式之一,只有通過適宜的中藥制藥技術,研制、生產安全有效的中成藥,才能進一步提高中醫藥療效和防病治病能力,促進中醫藥事業和產業融合高質量發展。

在中醫藥理論指導下積極推廣應用現代科學技術成果,采用新方法、新工藝、新技術、新輔料、新設備,全面提高中藥制藥的技術水平,研發、制備、生產中藥新劑型的同時,確保現有中藥產品的安全、有效、穩定,實現中藥現代化,已成為人們共同的迫切愿望,既是社會進步的必然趨勢,也是中醫藥事業現代化的重要標志。

中藥制藥的基本技術,源于中藥制藥生產的實際,涉及的內容豐富,并伴隨著中藥制藥領域的發展而不斷地完善與提高,是中藥制藥行業技術進步的基礎,同中藥現代化密切相關。中藥制藥的基本技術,充分體現了傳統中藥加工制備工藝與現代科學技術的結合,是中藥藥劑學與其他眾多基礎學科、專業基礎學科相互交叉、相互滲透、融會綜合的產物。中藥制藥的基本技術實踐性強,應用范圍廣,富有明顯的行業特征、學科特色和專業特點,是中藥制藥領域重要的研究課題,是國內外醫藥學界廣泛關注的熱點。

眾所周知,中藥原材料、中藥所含成分、中藥臨床用藥方法和中藥劑型的多樣性,決定了中藥制藥過程的復雜性。為了滿足臨床醫療用藥“安全、有效、穩定”的基本要求,實現“劑量小、毒性小、副作用小”和“高效、速效、長效”的目標,應當根據不同藥物處方所含不同中藥原材料的特性,對中藥成型制劑進行“個體化”工藝設計,并采用不同技術方法進行制備。而中藥制藥的基本技術,是在大量中藥制藥實踐活動中普遍采用的通用技術,具有廣泛的適用性。因而認真研究中藥制藥基本技術,不斷改進工藝方法,優化工藝條件,對各類中藥制劑的制備和中藥制藥領域的技術進步都將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和實踐價值。

本篇討論中藥制藥的基本技術,主要涉及中藥前處理工藝技術和中藥制劑工藝技術兩方面的內容。同時還討論了中藥制藥過程中通用的潔凈與滅菌、制水、包裝技術及清潔生產,并對中藥生產過程控制技術、原料的驗收、中藥成品檢驗和質量評價以及常用統計方法進行簡要介紹。

中藥前處理工藝技術指中藥粉碎、浸提、分離、濃縮、干燥等工藝過程中采用的相關技術,這是中藥制藥的基礎和關鍵。目前,除了沿用傳統工藝技術以外,新技術的研究與推廣應用正受到日益廣泛的重視,如通過超微粉碎、低溫粉碎、超臨界流體萃取、微波提取、超聲波提取、逆流提取、大孔樹脂吸附、高速離心分離、膜分離、噴霧干燥、冷凍干燥等技術的應用,使中藥原料中的有效成分和有效部位的提取分離更加完全,能夠有效地去除雜質和無效成分,達到去粗存精的目的。

中藥制劑工藝技術指根據藥物和各類劑型制備的要求,將中藥提取物制成適合成型工藝需要的半成品或中間體的各項技術。目前,經常采用的流化噴霧干燥制粒技術、快捷攪拌制粒技術、薄膜包衣技術、固體分散技術、包合技術、乳化技術等,對于提高中藥制劑的質量與療效、保證產品的穩定,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使中藥劑型的現代化成為可能。

隨著中藥制藥生產工藝不斷向數字化、自動化、智能化邁進,越來越多的中藥制藥企業開始將制藥技術與裝備完美結合,并加強生產過程的質量控制,構建以“數字化、智能化、集成式”為特征的中藥智能制造技術體系。中成藥的研制與生產,要堅持中藥質量安全、有效的根本要求,突出質量優先,不斷提高中藥質量。

基于此,本篇力求結合中藥制藥的實際,闡述相關技術的原理與基本理論,探討優化選擇制備工藝條件的基本模式和一般思路,提供中藥制藥過程中存在問題的常用解決辦法,以期為改進中藥制藥工藝、提高中藥制藥水平提供有價值的參考。

主站蜘蛛池模板: 阿克苏市| 南乐县| 社旗县| 涿鹿县| 洛川县| 方山县| 德惠市| 谢通门县| 潼关县| 府谷县| 泗水县| 昌平区| 磴口县| 华容县| 宁津县| 兴文县| 固始县| 平南县| 石城县| 攀枝花市| 潼关县| 健康| 桦川县| 玛曲县| 夏邑县| 公安县| 福贡县| 齐河县| 林西县| 郁南县| 南康市| 陵川县| 弥勒县| 盐城市| 赤城县| 高州市| 治多县| 永康市| 吕梁市| 孟津县| 辽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