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20章 村中風起,內訌初燃

南山村,一場春雨將整個村莊洗刷得清新泥濘。

寫作班卻比以往更熱鬧。

老林頭在門口搭了個雨棚,幾個家長自發輪流幫忙燒水、掃地、煮紅薯,“浩子這孩子,做的是積德的事,俺們得撐著他?!?

然而,暗流早已悄然涌動。

就在那天下午,一輛印著“江東縣文化局”字樣的小車停在了村口。

車上下來三人,一位五十出頭的黑西裝男子,名叫魏啟林,是文教科副主任。

他瞇著眼掃了一圈圍觀的村民,皮笑肉不笑:“今天我們是來‘實地走訪’,了解下基層教育情況的?!?

寫作班教室里,魏啟林走馬觀花般聽了不到十分鐘課,便淡淡道:“不錯,是不錯。就是——聽說你們這個寫作班,有收錢現象?”

林浩神色一凜:“我們從不收學費,講義我自掏腰包,甚至還給學生買本子、筆。”

魏啟林“哦”了一聲,卻并未繼續追問,而是掏出一本“舉報信”。

“匿名舉報,稱你借寫作班之名斂財,影響村風村貌,還造成部分學生荒廢學業。”

林浩眼神一沉:“可否請您出示證據?”

魏啟林合上筆記本,笑了笑:“我們是‘調查’,不是‘審判’。只是例行公事,你配合就好?!?

說完,他徑直走向外間,與一位村民低聲耳語幾句。

林浩認出那人,是村里原來的電工劉金旺。

他曾和王長根有舊,一直對林浩頗有怨言,說他“裝好人”“搶風頭”。

果不其然,半小時后,劉金旺站在村委小廣場,主動喊來村民,開始“說話”:

“我不是挑事啊,可這寫作班也不是多清白。俺聽說,有的家長私下塞錢要讓自家孩子‘優先錄’。”

“還有,村里這電費誰出?水錢誰攤?浩子是好孩子,可也不能什么事都藏著掖著吧?”

人群嘩然,有的表示質疑,有的開始猶豫。

輿論,開始動搖。

林母在廚房聽見議論,手里的菜刀險些掉地。

“這都什么混賬話!”她咬牙。

林浩卻一言未發,只是拿出幾張紙,站到廣場上:

“這是我每一期寫作班的支出記錄,從粉筆、作文本、煤油,到孩子們的午飯,全都有村長簽字。”

“我們從來沒收過誰一分錢,也從不優待任何一個孩子?!?

他頓了頓,眼神掃過圍觀的村民。

“但我要問一句:如果今天有人能憑一封‘匿名信’,就否定我們的努力,那我們還辦得下去嗎?”

人群一時安靜。

幾個家長主動站出來:

“我家閨女是他教出來的,她作文都拿獎了,俺知道浩子不是那種人!”

“要不是寫作班,俺兒子現在連‘感恩’倆字都不會寫。”

輿論開始回攏,氣氛卻更微妙。

魏啟林卻笑了:“鄉親們有感情,我們理解。但制度歸制度,舉報歸舉報。”

他看向林浩,聲音冷淡:

“我們將繼續觀察,也不排除建議‘暫時關停,待查清后復辦’?!?

這話一出,等同于下了“半停課”令。

林浩看著那輛文化局的車揚長而去,心里清楚——這就是試圖“溫水煮青蛙”:不直接扼殺你,但不斷制造外部壓力,逼你自己撐不住。

入夜,林母悄悄在屋里抹淚。

“浩子,要不咱別干了。你是讀書人,去鎮上謀個出息行不?”

林浩站在門前,望著遠處燈火。

“娘,我若退一步,就真成了他們說的‘靠名氣作秀’。這步退不得?!?

他說得平靜,眼神卻比天邊的星還亮。

半月后,媒體再爆猛料。

許婧第二篇文章《一個寫作班的“被舉報史”》上線,完整公開調查過程,并附上部分“村民錄音”。

“……王支書早就說過,林浩早晚得塌臺……”

“……他們讓俺說點負面事,答應給俺修院墻……”

風暴再起。

這一次,不再只是文教系統在審視林浩,而是整個江東縣都開始反思——

為什么一個免費的鄉村寫作班,會在短短幾個月內經歷兩次封殺威脅?

而林浩,沒有退。

他甚至將寫作班擴至“夜課”,引入了兩位愿意支教的退休老師,講文學史與現代詩歌。

“你們寫的,不是作文,是世界?!?

他說這句話的時候,手里拿著的是那篇引發爭議的作文《我爹的麥田》。

主站蜘蛛池模板: 昌吉市| 巴彦县| 金阳县| 阳高县| 宜黄县| 巴东县| 乐陵市| 南漳县| 亳州市| 莲花县| 南召县| 鹿邑县| 安庆市| 股票| 通辽市| 宣武区| 重庆市| 大埔县| 安泽县| 西乡县| 永春县| 吐鲁番市| 平果县| 福建省| 通州市| 沈阳市| 泗阳县| 台州市| 玛多县| 夹江县| 合肥市| 年辖:市辖区| 琼中| 土默特左旗| 土默特左旗| 华容县| 肇源县| 东乡| 尉氏县| 犍为县| 富顺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