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16章 人設危機,寫作班風云起

南山鎮(zhèn)的春風,吹得人心也暖和不少。

林浩帶回了第一筆稿費,買了一口嶄新的煤氣灶,還托人從城里捎了臺二手電視。林母眼睛都笑成了一條縫,嘴里念叨著:“浩子你長大了,真出息了?!?

可還沒高興幾天,一場風暴就從天而降。

一篇匿名舉報文章,在江東市的《民聲熱線》欄目上登出:

《農村少年林浩,公益背后暗藏代寫鏈條》

“青苗計劃”變味,“善人”自收酬勞

文章指控林浩以公益為幌子,操控作文代寫、暗中收錢,還引述所謂“知情人”的話,說他幕后雇傭他人寫稿,炒作人設,欺騙社會資源。

一時間,坊間輿論嘩然。

“不會吧?我還捐過錢呢!”

“就說呢,哪有那么清高的孩子?!?

“年紀輕輕就知道玩套路,不簡單啊……”

鎮(zhèn)上的人開始私下議論。

村口賣菜的李嬸也忍不住嘀咕:“這林浩是不是有點心機喲?我家孩子還參加了他的作文班呢?!?

林母氣得臉色煞白,手指發(fā)顫:“這……這是造謠??!”

林浩眼神冷如冰霜。他拿起那張剪報,一字一字看完,眼底燃起一簇火。

“是王長根,他動手了。”

果然,鎮(zhèn)教辦有人開始“例行審查”青苗計劃賬目,還有記者突然出現在學校門口,想要采訪林浩和受助學生。

林浩沒有回避,而是主動在鎮(zhèn)校操場召開了一場“公開答疑”。

他把捐款清單、印刷發(fā)票、收支明細,全都攤在一張桌子上:“誰想看,誰就來看。賬目每一分都公開,歡迎監(jiān)督?!?

一名記者拍下他堅定的臉,忍不住低聲說:“這孩子有膽量,比我們很多官還坦率?!?

但風波還沒停下。

那篇惡意文章已被人轉投省內幾家媒體,同時開始在教育圈小范圍擴散。

林浩意識到,自己的名聲,正站在風口浪尖。

他需要一個“新的身份”去突破當前困局——

不能再只是“受害者”,他必須主動出擊,打出更大的旗號。

就在這時,一個陌生人找上門來。

那人西裝革履,開著一輛棕紅色的老款桑塔納,一看就是城里來頭不小的人。

他自我介紹道:“我姓黃,是‘望川文化’的一名合伙人。我們是一家新興文化培訓公司,專注于青少年寫作培養(yǎng)。”

“我們看到你的報道,也看了你的作文,很感興趣?,F在我們想資助你,在南山鎮(zhèn)開辦第一個‘鄉(xiāng)村寫作實驗班’?!?

林浩警惕:“資助條件呢?”

“由你負責教學、課程設計,我們提供場地設備、宣傳和運營支持。你不需要拿一分錢?!?

林浩低聲反問:“你們圖什么?”

黃先生微微一笑:“你有才華,我們要故事。你的經歷,未來可以成為我們宣傳品牌、擴展業(yè)務的窗口。你紅了,我們就紅了。”

林浩沉默良久。

他清楚,這是資本伸出的第一只手,溫和,但冷靜。

他最終點頭:“我同意試試,但所有課程我自己來寫,不能虛假包裝?!?

黃先生一笑:“我們欣賞的,就是你這股子倔勁兒?!?

一個星期后,南山鎮(zhèn)小學邊上,一塊新木牌掛上:

“望川—林浩寫作公益課堂”

幾十個孩子坐在教室里,眼神發(fā)亮,筆尖輕響。林浩站在講臺上,第一次用系統之外的方式,掌握自己的力量。

而那份《民聲熱線》的黑稿,隨著實地采訪視頻的流出,被網友一一擊破,反被嘲笑為“蹭流量的假新聞”。

林浩再次翻身——

這一次,他不是靠哭訴,不是靠同情,而是靠行動,靠“真東西”。

夜晚,他坐在燈下修改課程提綱。

桌上是一堆散亂的草稿紙,寫著“寫實派與感性筆調結合”“構建角色與細節(jié)聯動”等專業(yè)術語。

門口突然響起敲門聲。

他打開門,是村里的老支書。

“浩子,你娘讓我給你送飯,她說你今晚別餓著了。”

林浩接過飯盒,鼻尖一酸:“謝謝陳爺爺?!?

老支書看著他,忽然感慨:“你知道嗎,鎮(zhèn)上那些人,這兩天都在改口了。他們說——‘這小子,是塊真金,不怕火煉?!?

林浩握緊了飯盒。

他知道,自己贏了第一場硬仗。

但真正的斗爭,才剛剛開始。

主站蜘蛛池模板: 林周县| 天台县| 澄江县| 江津市| 贡山| 旅游| 扬州市| 娄底市| 丹棱县| 香港 | 金川县| 庆元县| 林州市| 北票市| 托克逊县| 神木县| 乃东县| 荣昌县| 霞浦县| 承德市| 宜川县| 桐柏县| 翼城县| 临泉县| 专栏| 邻水| 三江| 丰都县| 忻州市| 遵义市| 麦盖提县| 余干县| 观塘区| 安徽省| 南靖县| 佛坪县| 西和县| 汾阳市| 鄂州市| 景洪市| 略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