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8年秋,武漢會戰期間,新一團奉命回防太行山。陳默站在山巔,看著山腳下新開辟的兵工廠——利用廢棄的煤礦改建,工人們正在用繳獲的機床生產手榴彈。他改良的“太行式”手榴彈增加了預制破片,殺傷力比老式手榴彈提高了30%。
“陳默同志,”趙剛拿著文件夾走來,“總部來電,表揚咱們團的軍工改良,還說要把你的滲水雷和磁性炸彈推廣到各根據地?!?
“政委,這不是我一個人的功勞,”陳默望著正在調試機床的王承柱,“是弟兄們用腦子和雙手干出來的。”他忽然想起在棗莊繳獲的日軍兵工圖紙,“對了,我打算試試造擲彈筒,鬼子的九一式擲彈筒射程遠,咱們的迫擊炮太笨重,不適合山地戰?!?
趙剛點頭,鏡片后的眸光帶著欣慰:“老李說得對,你就是咱們新一團的‘兵工諸葛’。對了,林醫生在衛生所等著你,她說逆鱗花的消炎實驗有了新進展?!?
走進衛生所,陳默看見林晚秋正在顯微鏡下觀察花瓣細胞,旁邊的培養皿里,逆鱗花汁正在抑制葡萄球菌的生長。她抬頭時,眼中閃爍著興奮的光芒:“陳默,你看,花汁里有一種特殊的酶,能破壞細菌的細胞壁,效果比磺胺粉還好!”
“太好了,”陳默接過實驗報告,“這樣一來,前線的感染率至少能降低40%。”他忽然注意到她眼下的烏青,“你多久沒合眼了?”
“沒事,”林晚秋笑著搖頭,“比起你在前線狙擊鬼子,這算什么?對了,我給你準備了個禮物?!彼f過個鐵皮盒,里面裝著用逆鱗花汁浸泡過的紗布,“帶著這個,萬一受傷了,能防止感染?!?
當月,日軍發動“治安強化運動”,對太行山根據地進行殘酷掃蕩。陳默的狙擊班再次承擔起敵后襲擾任務,他們在日軍運輸線上神出鬼沒,用滲水雷炸毀橋梁,用磁性炸彈癱瘓坦克,甚至偽裝成日軍工兵,將定時炸彈放進鬼子的糧倉。
在一次突圍戰中,陳默為保護傷員被彈片劃傷腹部,昏迷前看見林晚秋撕開他的衣襟,用浸過逆鱗花汁的紗布為他包扎。再次醒來時,傷口已經結痂,而林晚秋趴在床頭睡著了,發梢垂在他的手背上。
“醒了?”李云龍的大嗓門驚醒了林晚秋,“老子就說這小子命硬,閻王爺都不收?!彼觼韨€牛皮紙袋,“總部嘉獎令,狙擊班擴編為獨立狙擊連,你當連長,老子給你挑了百八十號神槍手。”
陳默摸著嘉獎令上的紅章,忽然想起前世在軍校的演講:“所謂英雄,不過是普通人在關鍵時刻,選擇了不普通的擔當?!贝丝?,看著窗外正在訓練的狙擊連戰士,看著遠處兵工廠的炊煙,他忽然明白,自己的重生,不是為了改變某場戰斗的勝負,而是為了讓每一個普通的靈魂,都能在烽煙中挺起脊梁,成為守護家國的逆鱗。
1938年12月,新一團在娘子關打退了日軍的第十次掃蕩。陳默站在鱗次櫛比的墓碑前,看著刻在木牌上的名字,忽然發現每塊木牌旁都種著逆鱗花——這是林晚秋帶著衛生員們種下的,她說,要讓烈士們的血,開出永不凋零的花。
“陳連長,”張有富跑來報告,“前沿哨所發現日軍偵察機,看樣子是要轟炸兵工廠!”
陳默望向天際,忽然想起前世在戰史中看到的日軍“三光政策”。他握緊了手中的狙擊槍,龍形胎記在陽光下泛著紅光,仿佛在呼應遠處的烽煙。
“通知各連,”他的聲音堅定如鐵,“把鬼子的偵察機打下來,讓他們知道,太行山上的每一朵逆鱗花,都有千萬片逆鱗守護,永遠不會凋零?!?/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