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初戰(zhàn)告捷
- 重回1987從放牛娃開始
- 秦楚川
- 2238字
- 2025-04-19 12:06:00
爺爺是高手,不聲不吭地走在另一條田埂上。
楚林楓手藝欠缺,手忙腳亂,好幾次還滑倒在地,又軟又滑的好幾條大黃鱔都沒夾住,又掉落水田中,跑了。
好玩,有趣,驚險,刺激。特別是手電筒照耀下,發(fā)現(xiàn)一條黑黢黢長長的一條,在水稻根部,或者田埂旁邊的水里,那是一種心跳的感覺……
收工回到院子里的時候,母親已經(jīng)在等候了,提前準(zhǔn)備好了木桶,裝好了水。
一家人都很興奮,爺爺?shù)闹窈t里是滿滿的。爸爸的竹簍里也不少,楚林楓欠缺點(diǎn),但也算是不錯了,有一些收獲。
爺爺和父親在院子邊上洗臉洗腳的時候,楚林楓和母親用桿秤稱了一下今天的收獲。
“爺爺?shù)模慕锲邇伞!?
“爸爸的,三斤四兩。”
“哈哈,我的,二斤六兩。整整比爺爺少了兩斤。”
楚林楓用鉛筆,在一個作業(yè)本上記錄了下來。一邊記,一邊感嘆:“可以啊,這才兩個小時不到,就抓了十斤多啊。不錯不錯,收獲滿滿。”
老爸一邊擦手,一邊湊過來看:“三八兩塊四,四八三十二,這么說我掙了兩塊七?能買一條煙了?”
“八字還沒一撇呢,都開始算賬了。滾一邊去。”老媽嗔怪他。
老爸嬉皮笑臉地:“親父子也得明算賬啊。這賬算著,睡覺都睡得香。”
“時間不早了,早點(diǎn)歇息吧。”爺爺發(fā)話了,他正坐在門墩上抽煙。
初戰(zhàn)告捷,讓楚林楓一家人都很興奮。沒想到那里的野生資源這么豐富,一晚上收獲超過了十斤。
楚林楓盤算過,也打聽過,一斤黃鱔要賣到三斤豬肉的價格。三天就是三十斤。這個夏季如果沒什么意外,就相當(dāng)于賣了幾頭豬啊。
楚林楓沒敢跟家里人說。他知道一個道理:悶聲發(fā)財,偷偷的賺錢。
連續(xù)三天,楚家人都老早準(zhǔn)備著,等天黑了去抓黃鱔。金家壩的水田幾乎被他們掃蕩了一遍。
第二天,十一斤八兩。
第二天,十四斤四兩。
這三天下來,總共抓了三十六斤黃鱔。兩個大水桶已經(jīng)裝不下了。只好借來金家燙豬用的大木桶。
“爺爺,爸爸,我明天進(jìn)城去賣黃鱔。”
爺爺一邊撥拉著黃鱔,一邊說:“該賣了,這是活物,死了就折了。況且,每天養(yǎng)著會掉秤的。”
“掉秤好辦,給喂食啊,撐得飽飽的,還軋稱呢。”老爸嬉皮笑臉地說,“我們賣豬都是這樣,給煮一鍋紅苕,愛吃得很,一下子漲十幾斤秤呢。”
爺爺陰著臉沒說話,楚林楓接過去說:“這種事情咱們不能干,咱們不能欺騙消費(fèi)者,要講究誠信。”
“消費(fèi)者?消費(fèi)者是誰啊?”老爸問。
楚林楓明白過來,他們沒聽過這個詞,于是說:“就是買你東西的人。咱們要實(shí)實(shí)在在的,是多少就是多少,好的就是好的,壞的就是壞的,不能騙人。”
爺爺贊許地說:“還是我孫子懂事,讀過書的人就是不一樣。正正經(jīng)經(jīng)做事,別搞那邪門歪道的。”
老爸急了:“我咋就不正經(jīng)了?咋就邪門歪道了?咋就騙人了?這是行規(guī),人人都知道的事情。況且,每個賣豬的都知道,能吃的才是好豬。”
老爸有些生氣,將洗臉毛巾重重地搭在屋檐下的晾衣竿上,氣鼓鼓地說:“我睡覺去了。”
楚林楓趕緊說:“爸,你明天還是要騎車送我去坐班車啊!”
老爸沒回答,假裝沒聽見。
母親湊過來,擠著眼睛說:“生氣了。傷到老臉了。”
楚林楓很尷尬,不知道自己哪里說錯話了。
母親說:“放心,我一會叮囑他一下。你今晚上把該準(zhǔn)備的準(zhǔn)備好,別到明天日急忙慌的。對了,還得帶一桿秤吧?”
“不用了,我想好了。咱們剛好三斤串成一串,按串賣。”
楚林楓和爺爺在院子里,借助門口微弱的燈光,用提前準(zhǔn)備好的棕樹葉子,撕成細(xì)條,將黃鱔一條條串起來。十二串,用秤稱了一下,每一串都超過了三斤。
楚林楓想好了。明天需要挑著桶去,這樣能保證黃鱔在路上不會干死掉。
楚林楓還多了個心,準(zhǔn)備了刨黃鱔的工具。這叫附加服務(wù),可以現(xiàn)場幫客戶把黃鱔給刨了。畢竟,黃鱔好吃,但如果不會殺黃鱔的話,會望而卻步的。
這次進(jìn)城,也許是太興奮了。好像一切都很快,也沒覺得自行車在山路上的顛簸,也沒覺得班車上臭氣熏天和撲面而來的灰塵。還沒到中午,楚林楓已經(jīng)挑著兩個木桶,出現(xiàn)在縣城里。
楚林楓沒有直接給黃老師的小舅子送去,盡管招待所的餐廳肯定需要。但他想先在街上零賣,一是試探一下市場,了解一下價格和需求。
天氣依然炎熱,艷陽高照。
楚林楓戴著一個發(fā)黃的爛了邊沿的破草帽,穿著一件同樣破爛的發(fā)黃的白色背心,膝蓋上有破洞的褲子,還有露出兩個大拇指的黃膠鞋……
哈哈,全然一個鄉(xiāng)下農(nóng)民的裝扮。出門前母親要求他穿整齊一點(diǎn),被他拒絕了。他很清楚,既然是賣農(nóng)產(chǎn)品,那就得是個農(nóng)民樣,不能像個小商小販。
楚林楓挑著水桶來到縣城中心,這地方叫十字,是南來北方的必經(jīng)之路,兩邊全是鄉(xiāng)下進(jìn)城賣東西的。
楚林楓找了陰涼的屋檐下,將蓋在水桶上的荷葉拿開,亮出里面的黃鱔。自己將扁擔(dān)放在地上,坐上去。拿下頭上的草帽,使勁地扇風(fēng),太熱了,大半個背心已經(jīng)汗?jié)裢噶恕?
“賣黃鱔了,野生的新鮮黃鱔。走過路過不要錯過。”
“野生黃鱔,水中人參,滋補(bǔ)佳品,無病強(qiáng)身,有病滋補(bǔ)。”
“小孩子吃了聰明伶俐學(xué)習(xí)好,老人家吃了身體健康到處跑。”
“女人吃了漂亮,男人吃了強(qiáng)壯。”
……
正值中午下班時刻,楚林楓的一通叫賣,比起那些默默等客戶的老農(nóng)民。特別吸引人,不一會他前面就圍滿了人。
“你看,這這么粗的黃鱔,一條都二兩多,肉厚。黃橙橙的。”
“一串三斤,八塊錢一串。”
“都是我和爺爺自己抓的。對,晚上在田里抓的。”
有個干部模樣的女的,提著一串黃鱔問:“小伙子,能不能便宜點(diǎn)?”
楚林楓笑著說:“阿姨,我們就是掙個辛苦錢,半夜在田里抓,又怕長蟲又怕螞蟥的,這天不亮又挑著幾十斤走二十多里的山路,到鎮(zhèn)上才能坐車……”
女人看著楚林楓:“多大了?看你還像個學(xué)生。”
“十八歲,今年高中剛畢業(yè)。”楚林楓笑著回答。
“是縣一中嗎?”
“是的。”
“哦,好吧。我拿一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