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和慶早春
初冬小陽春天氣,錦江小禮堂滿堂溫暖,幾代門生以及親戚好友,同祝我師、宗長直生(陳植)老人九秩華誕。我入門泥首下拜,感謝對我五十多年來栽植之恩,老人回禮,白頭師生,同下熱情之淚。這太不尋常了。吾愛吾師,吾更愛中華,老人是中華人瑞,是師表,當代建筑界大師元老。
老師隔日有電話給我,娓娓長談,內容往往長達半世紀以上,因為我們鄉誼、世誼、師誼,關系與了解的瑣事太多了,從他祖父藍洲(陳豪)先德,一直到他兒子艾先上學。藍洲老人是清官,晚歲回杭州,一心經營煙霞洞風景,杭人感其恩,為刻像于洞側,這件事今人忘卻了。幾年前我游煙霞洞,在雜草叢中發現刻像,我設法移置在杭州碑廊。老師對我做了這件事太興奮了。他8歲祖父去世,兒時往事,常常同我說。他說祖父養的金魚被他搞死了,祖父問哪人做的,他就當面認錯,祖父說孩子誠實,沒有責備他。這是處世為人以誠,老師用此教人。這次老人家壽辰,名人送了許多書畫,他妥為收藏起來,房間內還是掛的他祖父的遺墨,他對我說:“這是祖孫之愛,我永遠不會取下來。”他愛菖蒲,因為他家世代以此為文房清供。我亦愛菖蒲,小園中養好了送去,他說在這小小草中,見到了上輩清貧處世的象征。他的情操就是如此,見人于微,他以人們見不到之處,用以感染人,太可貴了。
北京錢學森兄來信說他的舊居已作為文物保護單位,感到很慚愧,我將此事告訴老師,他說均夫先生房子很簡陋。我說我去過的,一點不錯,均夫先生是學森父親,是老師尊人仲恕(漢第)太夫子的門生,學森兄與我同為蔣家婿,他的岳父蔣百里先生,亦是仲恕太老師門生,老師念舊,往事歷歷記憶猶新。最近他寫了懷念楊仁輝(廷寶)、童伯潛(寯)的文章,幾十年的事,件件清楚,充滿了感情。老師為人嚴肅,但又是深情者,古道可風啊!
有一次老師、艾先父子倆與我同坐在一車中,老師說:“我是陳老,你是老陳,艾先是小陳。”因為艾先是我學生,所以他這樣尋開心,太風趣了。在老幼之間沒有隔閡,有人情味,所以長壽。
母校之江大學同學會,這次祝老師壽,叫我畫了一張松樹蘭花,后來他對我說,你的蘭花有九朵,太好了。我真佩服,九十老人觀察事物竟那么細致。
老師世代書香,祖父藍洲先德的詩畫,父親仲恕太夫子承家學,老師余事作畫,寫字蒼勁如其人,他與梅蘭芳先生同為湯定之(滌)老畫師門人,如今畫名為建筑所掩,從他的筆墨中與行事中,都是表現出精力充沛。驚人的成就,年開期頤,百歲同慶,是我們期待著的喜事啊!祝老師健康長壽。
要寫的太多了,拙筆何能表大德于萬一,初陽煦照,記了這些官樣頌詞外的東西,也許師生之誼,就是蘊藏在極平凡的事物中。
1991年12月12日
于同濟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