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章 就定yu7了
- 重生07,從造新能源汽車開始
- 寶安堂
- 2028字
- 2025-06-30 00:10:00
華夏汽車,林松辦公室。
陽光透過百葉窗,在深棕色辦公桌面上切割出整齊的光影。林松盯著27寸電腦屏幕,指尖意摩挲著鼠標側邊的滾輪。
屏幕上的車型圖以每秒一張的速度滾動,從燃油轎車到SUV,再到概念車,直到光標在一張標注著“小米YU7”的設計圖上停頓超過十秒——他忽然挺直后背,手肘重重撐在桌面上,茶杯里的茶水晃出了幾滴。
“就定YU7。”
他對著空無一人的辦公室喃喃自語。
其實他重生的時候,小米yu7并沒有上市。并不清楚小米yu7上市后,銷量怎么樣。
數據庫卻陳列著YU7從底盤到車機的全尺寸設計圖。更令他沒有想到的,竟然還有一份增程設計圖。
估計是設計團隊設計了兩個方案,所以才這份增程的設計。
鼠標雙擊打開文件夾,兩個子目錄赫然在目:“純電版”與“增程版”。當增程版的動力系統圖在屏幕上展開時,他的瞳孔驟然收縮——1.5L增程器與28kWh電池的組合圖旁,還附著一份生產線共通性分析報告。
“同一平臺造兩款車……”這是他跟葉晚、江晴晴、孫琳琳商量后的結果。
可難的是,純電和增程方向不同,車體很難在一個平臺生產。
“小米yu7”兩個版本的出現,問題迎刃而解。
他抓起桌邊的紅色馬克筆,在草稿紙上唰唰畫出兩條并行的生產線。
左邊標著“純電續航360km”,右邊寫著“增程綜合續航600km”,中間用粗線框出共享的底盤架構與電機組件。筆尖重重敲擊著“增程處理器”的字樣:
“2011年的電池技術撐不起600公里純電,但360公里足夠城市用。”
他忽然起身,走到落地窗前,看著樓下穿梭的燃油車,嘴角揚起笑意,“增程車加個45L油箱和1.5T增程器,續航焦慮的問題不就解決了?”
草稿紙上的線條逐漸復雜:
主生產線居中,左右分支出純電模塊與增程模塊的組裝工位。他計算著零部件共用率,忽然想起前世YU7上市前被吐槽“配置過剩”,做必要的減法,適合當下生產能力,360公里純電+600公里增程的組合,足以在上市后掀起市場風暴。
指尖劃過屏幕上YU7的渲染圖,車身線條在陽光下泛著金屬光澤。“就這么定了,”他對著屏幕低語,指腹輕輕擦過“小米YU7”的字樣,“這次要讓你提前十年跑上馬路。”
……
華夏汽車,林松辦公室。
陽光透過百葉窗,在辦公桌的玻璃上投下斑駁的光影。林松正對著電腦屏幕核對著生產線預算表,聽見門把轉動的輕響,抬頭看見江晴晴抱著文件夾走進來,腳步輕快得像踩著彈簧,嘴角的笑意一看就知道有了開心事。
“林松,C輪融資評估報告出來了!”她把藍色文件夾往桌上一放,指尖在封面上敲出輕快的節奏,“246億!”
“真的?!”林松猛地起身,伸手接過報告。
他盯著扉頁上“246億”的黑體字,突然覺得喉嚨發緊,下意識揮了揮拳頭,指節擦過桌面發出輕微的聲響。“比預估的200億高出20%……這下造車的啟動資金徹底穩了!”
江晴晴拉開椅子坐下,從文件夾里抽出股權結構圖,指甲在紙上劃出清晰的痕跡:
“天威事務所這次確實給力,沒白辜負我們的信任。過兩天他們專項組來江北惠川現場輔導上市,按咱們這估值,惠川那邊估100億也沒問題。”
林松笑了笑,“到時候得好好招待,畢竟是你老同事,還為華夏汽車上市起了這么大作用。”
“那肯定——”江晴晴把圖往前推了推,忽然壓低聲音,“春節前江葉投資收的2%職工股派上用場了,這次融資能釋放20%以上。”她頓了頓,數著圖上的百分比:“華夏科技50.27%,林叔5.38%,江葉投資15.6%……你看,咱們三家合計71.25%,拿出20%融資不影響控股權。”
林松順著她的指尖看過去,“職工那邊沒意見吧?”
“意見?都樂瘋了!”江晴晴笑出酒窩,“春節前按100億的估值收的股份,每人分了兩三萬,好多人都拿這錢買了汽車。”她把筆帽旋開又合上,“再說職工股只能分紅,除了華夏科技和江葉投資還不能轉讓給別人,現在能變現誰不愿意?”
江晴晴手上的計算器,數字鍵在光線下閃著銀光。林松看著江晴晴逐條分析資金鏈:50億融資、20億賬面現金、10億貸款……80億的數字在紙上跳動,忽然覺得喉嚨有些發暖。
“本來覺得50億夠了,現在有80億,底氣更足了!”
“可不是嘛,”江晴晴把文件收攏,忽然嘆了口氣,“最近投行電話都打爆了,全盯著咱們的原始股。估計這50億,一天就能被搶光。”
林松忽然伸手,輕輕握住她放在桌上的手。她的指尖還帶著鋼筆的涼意,掌心卻很暖。“晴晴,兩年前咱們剛和好的時候,哪想到會有今天。”
“其實,我也沒想到……”江晴晴低頭看著交握的手,“連最難的車機芯片都被琳琳搞定了,看來老天都想成全我們華夏汽車。”
“汽車是國之大器,代表一個國家的制造業水平。國運興,我們作為這個國家的一份子,也會跟著沾光。”說到這里,林松的聲音忽然低了些,“晴晴,昨晚我和葉晚……沒做保護措施。”
“啊?”江晴晴猛地抬頭,差點碰倒旁邊的水杯,“晚姐不是說要三十歲再要孩子嗎?”
“她說最近課題都攻關得差不多了,沒必要拖。”林松摩挲著她的手背,“她虛歲二十八,明年生正好。等咱們結婚時你二十八,三十歲前要孩子不耽誤。”
江晴晴盯著窗外的香樟樹,葉子在風里沙沙響。想起去年上市慶功宴上,葉晚說想等技術瓶頸突破再要孩子,如今又提前了。
“晚姐對我真好!”她忽然笑了,“明年公司上市,我手頭事忙完就備孕。到時候晚姐恢復了,你們正好復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