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 芯片困局
- 重生07,從造新能源汽車開始
- 寶安堂
- 2095字
- 2025-06-24 00:17:00
高揚滿臉笑意:“琳琳自己在家我還不放心,來公司那當然好了……”
得到高揚的認可,林松又看向孫琳琳:“琳琳,那就這么定,寒假來公司。完成工作后,你可以到芯片開發部,跟著團隊一起研發芯片。”
聽到這話,孫琳琳眼睛一下子亮了起來,興奮地說:“好啊,明天我就和我媽來公司!”
……
與往年春節總在陽歷一二月交接之際不同,今年的春節姍姍來遲,二月中旬才到。
從元旦到春節,華夏汽車和華夏科技依舊沉浸在緊張忙碌的節奏中。
華夏汽車新廠區順利投產,標志著全球規模最大的新能源汽車電池生產線正式啟動,華夏汽車在新能源領域邁出了堅實的一大步。
華夏科技同樣繁忙,七月份,芯片研發部正式成立。從最初組建時僅有20人,半年時間已擴充至200人。
之所以在資金緊張現狀下,依舊投入巨資芯片研發。是與林松造車計劃緊密相關。
離林松計劃的2012年開始造車,滿打滿算不到三年。
現在電池、電機已經投產,車身和底盤空間有現成的,只有電控沒有著落。
特別是新能源車的“大腦”車規芯片,由于空間數據庫芯片相關技術只有硬件路徑沒有軟件算力算法,無法走捷徑落地,嚴重影響到他的造車計劃。
經過深思熟慮,林松每年注資5000萬用于組建研發團隊,真金白銀下場,投入芯片研發。
芯片成立第一天,根據數據庫中與當下生產力相適配的硬件條件,林松就提出了具體的研發要求:
采用中芯國際65nm BCD工藝,滿足±40V車規級耐高壓以及-40℃~150℃寬溫域的需求。三年時間,完成首款車規級65nmMCU的設計工作,并能通過AEC-Q100認證。
這樣的研發節奏,契合他規劃的造車進程,首款芯片剛好能適配公司的第一款車。
這個標準的芯片,和前世華為的麒麟芯片、小米的玄戒芯片相比有很大差距,但在2012年這個時間節點,這樣的設計除了智能駕駛所需的算力遠遠不足,其他方面基本能夠達到新能源車使用要求,在同行業中處于遙遙領先的位置。
林松心里十分清楚,芯片研發是一場漫長的馬拉松,尤其是在江北這樣的三四線城市,招募優秀人才更是難上加難。
幸運的是,當地有一所雖不是雙一流卻實力強勁的江北大學,從這里走出來的學生,往往更加刻苦努力,能夠心無旁騖地投入到研發工作中。
然而現實也很殘酷,研發軟件編程真的很重要,有些難題不是光靠努力就能解決的。
當下面臨的最大問題,是車規芯片的算力瓶頸,傳統MCU算力僅有10DMIPS,遠遠無法滿足新能源汽車電機控制所需的實時至少要達到50DMIPS計算能力。算力不達標,一切努力都可能白費。
200多人的研發團隊每天都加班到很晚,大家絞盡腦汁,卻始終沒有找到突破算力的辦法,整個團隊都被焦慮的情緒籠罩著。
這天,一個穿著白色羽絨服搭配黑白相間絨衣的小姑娘出現在了芯片開發部。
她梳著兩個俏皮的小辮,腦袋比同齡人稍大一些,大大的眼睛炯炯有神,高高的鼻梁、雪白的皮膚、紅紅的嘴唇,活脫脫像是從漫畫里走出來的人物。
孫琳琳來的第一天,華夏科技的高層林松、葉晚、江晴晴、高揚都來了。他們將小姑娘交給技術信息開發部部長何南,并特意叮囑,孫琳琳習慣獨自研發,不要讓外人隨意打擾她。
和其他員工在開放式辦公室辦公不同,公司專門為她安排了一間玻璃房,里面配備了兩臺最高配置的電腦,還有一臺是她自己帶來的筆記本。每天早上,孫琳琳走進玻璃房后,就坐在電腦前一動不動地敲打著鍵盤,全神貫注地投入工作,直到中午高揚來叫她,才會起身走出房間。
很快,關于小姑娘的背景信息就在公司里傳開了。孫琳琳,11周歲,父親孫凱是江北大學材料學院的博士生導師,母親高揚是京城政法大學碩士,現任華夏汽車法務部總監。
她8歲時就獲得全國小學生編程大賽一等獎,10歲考入省城中學少年班,就在一個月前,斬獲了全國中學生編程大賽金獎。這樣的履歷,完全稱得上是天才少女。
當然,也有人對此持懷疑態度。有人私下議論,一個十歲出頭的小姑娘,就算再聰明,又能做出什么成績?
但這些質疑的人看到全國中學生編程大賽的試題后,立刻就閉上了嘴。
考試題目難度極高,時間要求很緊,200多人團隊能做出來的鳳毛麟角,更別說八個小時內就要全部完成。
孫琳琳能從中脫穎而出,足以證明她的實力。天才就是天才,即便只是個小姑娘,她所能達到的高度,也是常人難以企及的。
一個月后,臨近2010年春節,忙碌中的孫琳琳盯著跳動的電腦屏幕,突然興奮地跳了起來!她迫不及待地撥通內線電話,電話一接通,激動地對著那頭喊道:
“姐夫,你快過來,我找到提高算力的辦法了!”
林松聽到這話,激動地一下子從座位上站了起來:“琳琳,我馬上過去,你等我!”
他快步走到門口,正巧碰上江晴晴過來,便輕輕拍了拍她的手臂,語氣中滿是興奮:
“晴晴,琳琳來電話,說有了重大突破,我們一起過去看看!”
“這么快……她才來不到一個月,就有成果了?”江晴晴跟在林松身后,語氣中既有驚訝又帶著一絲懷疑。
“研究芯片我不太懂,但我知道,天才就是不一樣,她肯定是找到了別人沒發現的辦法。”林松一邊說著,一邊加快了腳步。
江晴晴笑著點點頭:“也是,天才從來都不是被定義出來的。這次我們就一起去見識見識,真正的天才少女到底有多厲害。”
……
玻璃房內,白熾燈將光線毫無保留地傾瀉在工作臺上。林松盯著江晴晴電腦屏幕上密密麻麻的代碼,那些字符如同天書般排列,他努力分辨卻始終看不出門道,只得向身旁的芯片事業部總監何南求助:
“何總,你看明白了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