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樂溪水潺潺,下午的陽光將溪面染成一片碎金。
蘇軾捧著那張墨跡淋漓的素箋認真看著,仿佛要將那一個個文字鐫刻進心里。
主要是因為在這個時代,美食類書籍是非常少的,只有南北朝虞悰的《食珍錄》、隋代謝諷的《食經》、唐代韋巨源《燒尾宴食單》。
所以對于吃貨而言,想要獲得一份完整且權威的菜譜,非常困難。
而陸北顧寫的這本《蜀饌錄》,不僅是記錄烹飪步驟,而是以詩賦的筆法,描繪出菜肴成形...
上QQ閱讀APP看后續精彩內容
登錄訂閱本章 >
安樂溪水潺潺,下午的陽光將溪面染成一片碎金。
蘇軾捧著那張墨跡淋漓的素箋認真看著,仿佛要將那一個個文字鐫刻進心里。
主要是因為在這個時代,美食類書籍是非常少的,只有南北朝虞悰的《食珍錄》、隋代謝諷的《食經》、唐代韋巨源《燒尾宴食單》。
所以對于吃貨而言,想要獲得一份完整且權威的菜譜,非常困難。
而陸北顧寫的這本《蜀饌錄》,不僅是記錄烹飪步驟,而是以詩賦的筆法,描繪出菜肴成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