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4章 《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改革創新的原則》:牢記初心使命 久久為功 辦好新時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

武貴龍[1]

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關于深化新時代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改革創新的若干意見》(以下簡稱《意見》),以全局視野、縱深視角、改革視域、創新視點,就貫徹落實習近平關于教育的重要論述,特別是在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作出系統安排,為高校堅持不懈地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鑄魂育人提供了政策遵循和行動指南。

當前,高校正在按照黨中央統一部署,集中開展第二批“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深刻理解和把握新時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改革創新的方法論、著力點、路線圖,對于落實“守初心、擔使命、找差距、抓落實”的總要求,強化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立場和導向,更加有力地扛起培養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的時代重任具有標志性意義。

一 堅持原原本本深學細悟,切實增強辦好新時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的責任感、使命感、緊迫感

黨的十八大特別是黨的十九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從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戰略高度,作出教育是國之大計、黨之大計的重要論斷,強調高校要把培養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作為根本任務。在習近平的親自領導下,黨中央就加強高校黨的建設和思想政治工作出臺了一系列重要文件,作出了一系列重要部署,為干部教師指方向、明任務、教方法、樹信心。特別是在2019年3月18日,習近平主持召開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座談會,這是中國共產黨近百年歷史上第一次以黨中央名義就辦好一門課程而召開的會議,足見思想政治理論課的分量之重、作用之大、意義之深。我們要嚴格按照此次“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的要求,認真研讀習近平系列重要講話精神,聚焦初心使命,提高政治站位,自覺對標對表,強化實踐自覺。

(一)學好立場觀點

習近平指出,辦好思想政治理論課,最根本的是要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解決好培養什么人、怎樣培養人、為誰培養人這個根本問題。我們黨立志于中華民族千秋偉業,必須培養一代又一代擁護中國共產黨領導和我國社會主義制度、立志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奮斗終身的有用人才。在這個根本問題上,必須旗幟鮮明、毫不含糊。[2]這些重要論述開創了黨中央領導思想政治理論課建設的新格局,為高校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扎根中國大地辦大學提供了明確指引。立足新時代,高校要理直氣壯地辦好思想政治理論課,引導青年學生增強“四個自信”,厚植愛國主義情懷,把愛國情、強國志、報國行自覺融入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奮斗之中。[3]

(二)學會原則方法

習近平強調,辦好思想政治理論課關鍵在教師,關鍵在發揮教師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思政課教師,要給學生心靈埋下真善美的種子,引導學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做到政治要強、情懷要深、思維要新、視野要廣、自律要嚴、人格要正。推動思想政治理論課改革創新,要不斷增強思政課的思想性、理論性和親和力、針對性。要堅持政治性和學理性、價值性和知識性、建設性和批判性、理論性和實踐性、統一性和多樣性、主導性和主體性、灌輸性和啟發性、顯性教育和隱性教育8個方面的統一。[4]這些重要論述開啟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隊伍成長發展的新征程,要求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必須堅定信念、擦亮雙眼,在大是大非面前保持政治清醒,在黨和人民的偉大實踐中關注時代、關注社會,汲取養分、豐富思想,始終堅持課上課下一致、網上網下一致,以寬廣的知識視野、國際視野、歷史視野把一些道理講明白、講清楚,不斷引導青年學生形成“四個正確認識”,自覺做為學為人的表率、成為讓學生喜愛的人。

(三)學出覺悟擔當

習近平對學校黨委抓思想政治理論課建設作出了明確而具體的部署,強調要堅持把從嚴管理和科學治理結合起來,要求學校黨委書記、校長帶頭走進課堂,帶頭推動思政課建設,帶頭聯系思政課教師。[5]這些重要論述提升了高校黨委加強和改進思想政治工作的新高度,要求高校在事關辦學方向的問題上站穩立場,堅持不懈地傳播馬克思主義科學理論,以思想政治理論課建設為立足點、突破口,不斷創新學科體系、教學體系、話語體系、育人方式。特別是要清醒地認識到,當今世界正面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各種敵對勢力加緊在我國高校進行滲透;我國發展正處于改革攻堅期、矛盾凸顯期,各種熱點問題和事件容易在高校傳播和發酵;辦好世界一流大學、建設高等教育強國還有不少短板和差距。面對這些新形勢、新問題、新挑戰,高校黨委要敢于斗爭、善于斗爭,著眼黨的事業要后繼有人這一重大戰略命題,不折不扣履行好思想政治理論課建設主體責任,為培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提供堅強的政治保證。

二 堅持一流標準特色發展,不斷推動黨中央決策部署落地生根

北京科技大學自1952年建校以來,始終堅持把黨的建設和思想政治工作擺在學校改革發展的突出位置,把加強和改進思想政治理論課建設作為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關鍵舉措。1984年,學校成為全國首批招收思想政治教育本科專業、第二學士學位學生的單位,1990年又首批獲得該專業碩士學位授予權,2009年9月正式成立馬克思主義學院。近10年來,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育教學質量不斷提升,逐步走出了一條行業特色型高校辦好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有效途徑。

(一)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建設取得歷史性突破

馬克思主義學院自建院以來,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發表各類學術論文800多篇,其中核心期刊論文300余篇;出版學術專著60余部;承擔省部級以上科研項目120余項,其中國家社科基金20余項,在研科研經費總量連續4年突破300萬元,保持穩定增長態勢?!端枷虢逃芯俊穼W術期刊入選CSSCI來源期刊,依托這一優質平臺,學校承辦中國歷史唯物主義學會年會、全國高校青年德育工作者論壇等學術活動10余次,年均參會人數1000余人,極大地提高了學科聲譽及國內影響力。2018年,學校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獲批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既實現了學科建設新突破,也使得學科發展的平臺更加寬廣。

(二)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體系改革取得全方位提升

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團隊不斷探索新的教學方法及模式,連續獲批2個全國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科研團隊擇優支持計劃重點課題項目,逐步形成以思想政治理論課“三位一體”的實踐教學模式、形勢與政策立體化教學模式、研究性教學模式、教輔結合育人模式為特色的教學體系,多次被中央電視臺《新聞聯播》、人民網、《中國教育報》等主流媒體報道?!靶蝿菖c政策”課形成“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校級指導與院級組織相結合、網上學習與線下教育相結合”的立體化教育教學模式,相關慕課獲批“國家精品在線開放課程”,學校獲批北京市首批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改革示范點,獲得北京高校教育教學成果一等獎。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在全國高校中影響較大,《求是》雜志曾刊發《講臺出真知,實踐育英才》文章,專題介紹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的“北科大模式”。

(三)理論宣傳和研究闡釋取得立體式發展

結合重大理論問題開展研究工作,夯實陣地理論建設基礎,服務社會重大需求,牽頭承擔了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和建設工程重大項目“社會思潮研究”等具體研究任務,研究成果獲得上級部門肯定。學校積極適應信息化趨勢,強化馬克思主義理論宣傳,引導信息化平臺建設。投入400余萬元建設全國首家“數字馬院”,集馬克思列寧文獻資料庫、社會思潮輿情監測系統、慕課錄制系統于一體,實現了網絡集體備課、實踐教學改革、經典研讀等項目的信息化支撐。與人民網、求是網主流媒體合作開發《十九大頂呱呱》《看齊歌》等一批青年喜愛、網絡流行的視頻作品,累計點擊量逾數十萬次。依托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隊伍培訓研修中心、北京高校輔導員培訓研修基地、北京高校形勢與政策教育研究會秘書處等優質平臺資源,承辦北京高校形勢與政策備課會、思想理論輿情研判會等活動,開展“青年與社會思潮”“馬克思主義宗教觀教育”等專題培訓,覆蓋輔導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等一線思想政治工作者8000余人次。

(四)師資隊伍與人才培養質量取得多層次進步

大力加強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隊伍建設,近5年來馬克思主義學院先后引進22名中青年教師,教職工人數接近60人。出臺了一系列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教學科研獎勵政策,激勵教師潛心教書育人。教師中有2人先后入選教育部高等學校教學指導委員會,1人獲得北京市師德榜樣稱號,1人被評為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2017年度影響力標兵人物,2人獲全國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能手稱號,3人被評為北京市思想政治理論課特級教授等。實施青年馬克思主義理論人才培養工程,在2015年恢復思想政治教育專業雙學位招生,設立全國首個理論社團獎學金,支持青年學生深入開展理論學習、實踐研習等活動。馬克思主義理論專業畢業生就業率連續達到100%,為黨政機關、高校、國有重點企業培養了一批優秀人才。

三 堅持凝心聚力協同攻堅,著力提升北京科技大學思想政治理論課建設質量

北京科技大學將以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為重大契機,緊緊圍繞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突出黨的政治建設,緊扣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聚焦貫徹落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習近平關于教育工作的重要講話和指示精神,健全全員全過程全方位育人的體制機制,加強思想政治工作和思想政治理論課建設,開展學習教育和調查研究,切實解決一批制約思想政治理論課建設質量的重點問題,將《意見》提出的20項任務舉措有效轉化為打造新時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金課”的本領和能力。

(一)強化理論講授與實踐教學一體推進

以教學質量為基礎,深入研究分析“00后”青年學生思想特點、價值取向、學習方式,堅持守正創新,力求行穩致遠。穩定全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秩序,盡快實現中班教學全覆蓋。近年內將開設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系列課程,不斷提升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實效性。圍繞教育部黨組部署的“青春告白祖國”等主題活動,積極推進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模式以及“形勢與政策”課立體化教學模式的改革,建設精品思想政治理論課大課,力爭在全國高校起到示范性作用。

(二)強化學科建設與課程建設同向同行

嚴格落實教育部以及北京市馬克思主義學院建設標準,按照教學、科研及社會服務三位一體的辦學思路,不斷深化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加強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改革,創新馬克思主義理論人才培養方式,建設特色鮮明的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教育宣傳的堅強陣地。把黨建研究作為學院科研新的研究方向,培育新的學術增長點。特別是在執政黨建設、網絡意識形態安全、黨內法規建設等方面形成獨具特色的研究方向。進一步整合校內外資源,舉辦具有引領性、創新性的學術交流活動,有效提升學校思想政治教育學科綜合實力和學術聲譽。

(三)強化信息技術與傳統優勢相輔相成

以“數字馬院”建設為平臺,進一步完善馬克思主義理論信息數據庫建設,打造思想政治理論課“課研會”、馬克思主義理論專業學生“讀書會”、思想政治理論課“VR實踐教學”等品牌,探索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新模式,不斷提升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規范化、信息化水平。繼續推進“形勢與政策”課立體化教學模式改革,積極承擔重大理論研究課題,圍繞熱點難點問題錄制理論闡釋微視頻,逐步擴大慕課課程在全國高校的覆蓋范圍。同時,繼續發揮好學校長期以來形成的思想政治工作培訓優勢,高質量完成好教育部、北京市安排的專題培訓任務,定期向中宣部、教育部、北京市委宣傳部和市委教育工委等上級部門提供教育決策咨詢與信息服務。繼續依托高校學生事務研究中心及《思想教育研究》編輯部舉辦高水平研討會,依托廉政研究中心召開理論研討會,進一步做好學術交流與社會服務工作。

(四)強化思政課程與課程思政有機融合

作為全國首批“三全育人”綜合改革試點高校,學校將充分用好改革攻堅指揮棒,緊緊抓住思想政治工作這條生命線,針對目前工作中仍存在的“認識不到位”“融入不到位”“協同不到位”“評價不到位”等問題,突出實施四個攻堅行動。一是實施“認識”攻堅行動,通過加強教育培訓,完善考核評價機制,讓每位教職工“守好一段渠、種好責任田”;二是實施“融入”攻堅行動,扎實推進課程思政改革,健全科教協同機制,創新管理服務方式,讓思想政治工作像鹽一樣融入制度建設、教育教學、管理工作;三是實施“協同”攻堅行動,努力打造“教輔結合”一二課堂協同育人模式、“全程化”實踐育人模式、本科生全程導師制等,努力形成全校育人合力;四是實施“評價”攻堅行動,重構學生綜合素質評價體系,建立以育人為導向的教師激勵工作機制,克服唯分數、唯論文、唯帽子等頑瘴痼疾,形成優勢資源向育人環節集聚、政策措施向育人環節集成、教師精力向育人環節集中的良好育人生態。[6]

(五)強化黨委領導與教師奮進形成合力

學校領導班子牢固樹立“一線規則”,把主要時間和精力花到學生身上,注重發揮我們黨在思想政治工作方面的獨特優勢,堅持因事而化、因時而進、因勢而新,結合自身學科背景和工作經歷,帶頭走進課堂聽課講課,帶頭推動思想政治理論課建設,帶頭聯系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著力在培養學生堅定理想信念、厚植愛國主義情懷、加強品德修養、增長知識見識、培養奮斗精神、增強綜合素質上下功夫,教育引導青年學生爭做“愛國、勵志、求真、力行”的時代新人,真正為黨的事業長青而育人、為國家興旺發達而育人。習近平多次強調,傳道者首先應明道信道,教育者要先受教育,要讓有信仰的人講信仰。學校要在選優配強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隊伍過程中堅決貫徹“師德師風是評價教師隊伍素質的第一標準”的重要論斷,堅定不移地把師德師風建設貫穿學校改革發展的全部進程,努力從組織架構、制度設計、教育防范等多個維度守好師德師風建設“責任田”,切實以制度規范廣大教師職業道德行為,引導教師以德立身、以德立學、以德施教、以德育德,爭做“四有”好老師,當好“四個引路人”。

作為教育部直屬高校,北京科技大學將切實履行主體責任,不斷推動改革創新,辦好新時代思想政治理論課,為加快推進教育現代化、建設高等教育強國、培養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持續貢獻力量。

(本文原載于《思想教育研究》2019年第9期)

主站蜘蛛池模板: 清徐县| 汝州市| 邯郸市| 抚顺县| 丽水市| 鞍山市| 苍梧县| 灌南县| 仙桃市| 建德市| 桑植县| 保德县| 弋阳县| 宁陵县| 鹤壁市| 柘荣县| 古交市| 土默特左旗| 武安市| 张家口市| 闽清县| 九寨沟县| 宿州市| 吉木乃县| 出国| 井研县| 周口市| 高雄市| 金阳县| 井研县| 揭东县| 微博| 榆中县| 威海市| 哈尔滨市| 西乌珠穆沁旗| 沭阳县| 信丰县| 定襄县| 高邑县| 玉环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