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明互鑒視域下的預防腐敗體制機制研究
- 彭成義
- 1213字
- 2025-04-29 20:29:51
總序
張宇燕[1]
為了繁榮和發展中國哲學社會科學,2016年中國社會科學院推出了“登峰計劃”,力求重點打造一系列優勢學科。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承擔了兩項優勢學科建設任務,國際政治經濟學便是其中之一。將國際政治經濟學作為研究所優勢學科之一加以建設,主要出于三點考慮:其一,在經濟與政治相互作用與融合越發深化的世界中,以經濟學視角看待政治、以政治學視角看待經濟,或是以政治經濟學視角看待世界,實乃大勢所趨,而且也是發揮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優勢的有效途徑;其二,當今世界的許多大事,比如全球治理、打造新型國際關系、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等,都需要有跨學科的特別是政治與經濟相結合的理論探討與政策手段;其三,研究所有一批熟稔世界經濟和國際政治的專家學者,他們在各自的研究領域內都取得了不小的學術成就。
國際政治經濟學并不是一個新學科。長期以來,它作為國際政治學或國際關系學的一個重要分支存在了數十年,其基本研究路徑是以政治學和歷史學為基礎對國際或全球經濟問題加以研究。近年來,越來越多的學者以經濟學特別是經濟學中的政治經濟學理論來分析國際政治或國際關系,并嘗試在此基礎上發展出一門新的學科分支——國際經濟政治學。今天的世界和今天的中國一方面從昨天走來,另一方面又與昨天有顯著的不同。一度勢不可當的全球化如今進入崎嶇的歷史路段便是一例。面對新形勢,形成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有中國特色的國際政治經濟學,對身處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新時代的中國專家學者而言既是機遇,更是責任。
在眾多國際政治經濟學可以施展的研究領域中,對“一帶一路”建設的研究應該是最能發揮其獨特優勢的領域了?!耙粠б宦贰苯ㄔO既是研究我國改革發展穩定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為主攻方向之一,也是發展中國理論和傳播中國思想的重要依托。這一點可以從“一帶一路”建設的五大內容,即與政治經濟均高度相關的“五通”中得到充分反映。自2013年“一帶一路”倡議提出以來,中國一直大力推進并且取得了一系列積極成果,其國際聲勢也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當前,中國經濟發展進入新時代,外部經濟環境不確定性明顯增多。為了今后更好地推動“一帶一路”建設,實現全球共享發展,對“一帶一路”的戰略意義、目標設定、實施手段、風險規避等都需要進一步思考。為此,我們將重點關注“一帶一路”等重大問題,深入探討新時代中國與世界的互動關系,并將陸續出版優勢學科建設的成果,不斷推動國際政治經濟學的理論進步與學術繁榮。
一些上面提到的綜合性、全球性議題的不斷出現,也自然而然地把世界經濟和國際政治學者聚攏到了一起。參與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國際政治經濟學優勢學科建設的研究人員,主要來自國際戰略研究室、國際政治經濟學研究室和國家安全研究室的研究人員。作為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國際政治經濟學優勢學科的負責人,同時作為本叢書的主編,在此我特別感謝讀者的關注,也希望讀者提出批評與建議。
2019年2月
[1] 作者系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所長、研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