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一部分 《喀木西南志略》整理

整理說明

一、《喀木西南志略》,作者程鳳翔[1],清宣統三年(1911 年)四月成書,稿成后一直以抄本傳世。目前,僅在中央民族大學圖書館發現《喀木西南志略》手抄本一部,抄制時間為1959 年,抄制單位為當時的中央民族學院民族研究所。

二、此次整理點校注釋工作,基本依照陳垣先生提出的“校勘四法”(對校、本校、他校、理校)進行,以中央民族大學圖書館藏《喀木西南志略》1959年手抄本為依據,同時結合程鳳翔及時人遺留下來的往來文書、私家筆記、日記行紀及相關著作等其他文本進行對勘。

三、本次整理點校注釋工作,對書中的典故、引文,均盡量找出原始文獻,指出其資料來源。志中所記人物、地名、事件及地理方位、橋梁道路、名勝古跡等,盡量參照《大清一統志》《四川通志》及其他西藏地方志、地名錄等相關記載,在其頁下作注釋,以方便讀者比較。

四、本次整理點校注釋工作,采用簡體橫排的形式。若逢用簡體易致歧義時,則用繁體字。底本中個別難以辨識的字、詞,均不擅改,用方框“□”標出。

五、底本中存在的諸如脫文、衍文、訛字等,若其他文獻可資參校的則盡量予以校正,并在校語中加以說明。

(1)脫:在()內補入脫漏的文字。

(2)衍:將衍字寫在 〈〉 內。

(3)訛:在訛字后用 〔〕 標出,寫入改正的文字。

六、本次整理點校注釋力求簡明扼要。屬于語義、音讀方面的內容,一般不作注。

七、注釋征引資料均詳明出處。首次引用時按時(朝)代、撰編者、書名、卷次(或篇章名)、版本、頁碼為序標明;爾后引用只注撰編者、書名、卷次(或篇章名)、頁碼。先秦要籍、著名史志則省略撰編者名。

八、注釋中出現的數字,除括號里表示公元紀年者和其他個別特殊情況下可用阿拉伯數字外,均用漢字,卷次、頁碼的寫法按古書慣例,如卷二五不作卷二十五,一一九頁不作一百一十九頁。

九、需要專門說明的是,《喀木西南志略》手稿中對當地民族和部落的一些稱呼、表述,我們并不贊同。但是,為保存史料,保留資料的全貌,我們在反復斟酌后,還是全文錄入,相信廣大讀者具有鑒別能力,也不會受原書中少數文字中不當稱呼和表述的影響。

主站蜘蛛池模板: 平乡县| 南平市| 南充市| 南丰县| 芜湖县| 海兴县| 安仁县| 龙门县| 陆河县| 辽中县| 精河县| 罗田县| 榆树市| 湖北省| 苏尼特右旗| 和田市| 新安县| 怀集县| 许昌市| 佛教| 广灵县| 图片| 郁南县| 广丰县| 玉龙| 翁牛特旗| 阿拉善左旗| 南京市| 衡阳市| 阿鲁科尔沁旗| 吉木乃县| 苗栗市| 同德县| 万源市| 孟村| 新乡县| 河东区| 丰原市| 金溪县| 田林县| 五常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