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鍾翰史學研究
- 李春保
- 1010字
- 2025-04-28 19:47:07
三 研究的思路與基本框架
(一)本書研究的基本思路:
以全面占有資料為基礎,充分借鑒現有的相關研究成果,對王鍾翰的學術淵源、學術路徑、史學成就與特點等進行深入探討。本著詳人所略、略人所詳的原則,本書將王鍾翰的學術放到中國近現代史學發展的歷程中進行考察與分析。
(二)全書分為六個部分:
緒論部分主要介紹本書選題的緣起與研究旨趣,回顧學術界的研究狀況,簡述研究思路、論文基本框架以及研究的難點與創新之處。
第一章為王鍾翰的生平、品行與學術路徑轉變。主要介紹王鍾翰的生平、品行與學術歷程,將學術生涯分為家世與成長、燕園求學與任教、中央民族大學執教與治學。
第二章為王鍾翰的明清政治史研究。首先,該章闡述了王鍾翰對皇太極、袁崇煥、康熙、雍正、施瑯、洪承疇、陳夢雷、李光地等人物以及“明末三案”“太后下嫁”與康熙處理黨爭問題、雍正繼位等明清重大政治事件的考察。其次,該章探討了王鍾翰對清代軍機處、總理衙門、內務府等各種政治機關以及清廷的北方蒙古、西北新疆、西南等的民族宗教政策內容的論述。通過上述兩方面的研究來探討其研究在同時代研究中的特色、地位、影響等。
第三章為王鍾翰的滿族社會經濟史研究。此為王鍾翰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重要的研究內容。首先,該部分考察了他對滿族在努爾哈赤與皇太極時期社會經濟形態的研究。其次,該部分深入探討了王鍾翰對康熙重視農業、關心民生的論述。最后,該部分對王鍾翰關于清代旗地狀況以及《紅樓夢》所反映的社會經濟形態的論述進行了深入的分析。
第四章為王鍾翰對民族史的研究。論述他對滿族的形成、發展及蒙古、達呼爾等民族的研究,并考察他主編的《滿族簡史》《中國民族史》等著述。通過對江應樑等編寫的《中國民族史》在體例、內容、觀點等的比較,探討其學術價值與社會意義。
第五章為歷史文獻的整理與研究。考察王鍾翰在燕京大學求學時曾幫助鄧之誠整理清代則例,執教與治學后參與點校《清史稿》,獨自校訂《清史列傳》《清鑒易知錄》《道咸以來朝野雜記》,整理朝鮮《李朝實錄》中的女真史料等,這為他的史學研究奠定了堅實的文獻基礎。
第六章為王鍾翰的史學思想與方法。總結王鍾翰由“素嗜考據”到堅持以唯物史觀為指導的精深考證治史風格,充分利用中外資料以及全面綜合比較研究的史學方法與特色。同時,該部分也深入分析了王鍾翰的學術報國思想的形成與發展等。
最后,評析王鍾翰的史學地位與影響。通過他在清史、滿族史領域的治學與育人,闡明其在同時代史壇上的地位與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