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四 研究方法

本書以宋代歲時民俗文獻為研究對象,將宋代歲時民俗文獻放置于宋代社會文化大背景下,放置于中國古代歲時民俗文獻發展的歷史長河之中,探討宋代歲時民俗文獻內容及形式上的獨特之處。本書主要使用以下三種方法:

1.文本細讀、分析法

文本細讀和分析是本項研究開展的前提基礎。通過對不同類型的歲時民俗文獻展開文本細讀和分析,力圖最大范圍地收集并消化相關資料信息,為得出相對客觀的結論奠定基礎。

2.比勘、歸納法

進行文本細讀分析之后,需要對文本做出對比、歸納和總結。將宋代歲時民俗文本與前代歲時民俗文本縱向對比,梳理中國古代節日闡釋體系的發展脈絡。將宋代不同類型的歲時民俗文本橫向對比,通過結合相關民俗學理論,總結宋代歲時民俗文本的書寫特點以及宋代歲時民俗的時代特點。

3.分類統計法

對宋代各類歲時民俗文獻進行分類,對類書中歲時民俗部分引用文獻以及引用文獻的次數進行數量統計,根據統計結果判斷其文獻價值,為中國古代節日闡釋體系提供充分論據。


[1](漢)許慎:《說文解字》,中華書局1963年版,第146、38頁。

[2]黃暉:《論衡校釋》,中華書局1990年版,第1025頁。

[3](漢)許慎《說文解字》,中華書局1963年版,第137頁。

[4]于省吾:《歲、時起源初考》,《歷史研究》1961年第4期。

[5](清)段玉裁:《說文解字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版,第627、367頁。

[6](唐)孔穎達:《禮記正義》,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版,第115、537頁。

[7](漢)班固:《漢書》卷28,中華書局1962年版,第1640頁。

[8]《論語》,中華書局2006年版,第29頁。

[9](元)馬端臨:《文獻通考》,中華書局1986年版,考3。

[10]張舜徽:《中國文獻學》,華中師范大學出版社2004年版,第3頁。

[11](宋)陳振孫:《直齋書錄解題》,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第189—190頁。

[12]高丙中:《文本和生活:民俗研究的兩種學術取向》,《民族文學研究》1993年第2期。

主站蜘蛛池模板: 高清| 耿马| 连云港市| 泽库县| 恩平市| 中方县| 黄大仙区| 枣阳市| 诸暨市| 厦门市| 海城市| 房山区| 德惠市| 策勒县| 资中县| 湖南省| 阳春市| 碌曲县| 台山市| 乌拉特中旗| 久治县| 三穗县| 扶绥县| 来凤县| 辽源市| 开原市| 乡宁县| 吉木萨尔县| 马边| 渭源县| 雅安市| 鹿邑县| 天台县| 新巴尔虎右旗| 徐闻县| 辽中县| 疏勒县| 灵川县| 白沙| 龙岩市| 萝北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