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現當代非洲歷史與文化
- 程舒寧
- 1164字
- 2025-04-29 19:23:47
總序
習近平總書記說過:當今世界正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和平與發展仍然是時代主題,同時不穩定性和不確定性更加突出,人類面臨許多共同挑戰;我們要具備戰略眼光,樹立全球視野;我們要從各種亂象中看清實質,從歷史的維度中把握規律。[1]時至今日,人類如何借鑒過去、思考當下、把握未來,更加迫切地擺在了我們的面前。歷史學承載著過去、現在和未來,承載著人類的記憶和民族的希望。在社會進步和發展順利的時候,需要總結歷史;在遭遇挑戰、充滿變數的時刻,更需要了解歷史,我們不僅需要了解我們民族和國家的歷史,也需要了解世界其他國家和地區的歷史。
云南大學世界史學科開始于20世紀40年代末,在20世紀50-90年代,在云南大學歷史系和西南亞研究所中聚集的一批從國外學成歸國的老先生,如納忠、楊兆鈞、張家麟、武希轅、李德家、施子愉等,和眾多國內培養的著名專家和學者,如方德昭、鄒啟宇、趙瑞芳、吳繼德、左文華、唐敏、黎家斌、徐康明等,共同奠定了云南大學世界史學科的基礎。1981年,云南大學世界史獲得了地區國別史的碩士授予權,2000年,云南大學世界史學科獲得博士授予權,肖憲教授、賀圣達教授、劉鴻武教授、楊曼蘇教授、徐康明教授、呂昭義教授、許潔明教授、何平教授、趙伯樂教授、李杰教授、李晨陽教授等人先后成為云南大學世界史的博士生導師。在長期的發展過程中,云南大學世界史薪火相傳,在東南亞史、南亞史、西亞中東和非洲史、阿拉伯史等研究領域形成了特色和優勢。近年來,云南大學世界史也注重加強歐美史的研究,并取得了初步的成效。2017年,云南大學成為了首批“雙一流”建設高校之一,為云南大學世界史在人才引進、人才培養和學科建設方面提供了極大的支持。
回顧過去,我們倍感自豪,但展望未來,我們倍感責任重大。當前,國內高校的世界史學科建設飛速發展,一日千里,云南大學世界史更應當尊重學科發展規律,加快學科建設和學位點建設。出版“云南大學世界史研究序列叢書”,就是要集中推進云南大學世界史研究成果,增進和學術界的交流合作,進一步昌明學術、造就學者、發展學科、培養人才。
歷史學的研究需要求真、求新、求變,云南大學世界史學科的發展則需要冷靜、堅守和執著。“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圣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這是中國傳統知識分子的使命與擔當。希望我們每一位世界史研究者都能夠不忘使命與擔當,遵循學術發展規律和問題導向,緊跟時代步伐,回應社會關切,繼承和發揚老一輩的科學探索精神和優良傳統,潛心學術,立身、立業、立言,多出精品力作,共同推動云南大學世界史學科發展,共同為發展和繁榮我國歷史學科做出新的貢獻。
錢金飛
2022年7月
[1]綜合引用習近平總書記在“2019年3月26日在中法全球治理論壇閉幕式上的講話”;“2018年8月27日在推進“一帶一路”建設工作5周年座談會上的講話”;“2019年4月26日在會見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時的講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