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魏晉南北朝十二家《論語》注研究
- 王云飛
- 967字
- 2025-04-28 12:52:52
緒論
一 研究意義
從《論語》學思想史來看,魏晉南北朝《論語》注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中國歷史上《論語》著作有五部最為著名:何晏《論語集解》、皇侃《論語義疏》、邢昺《論語注疏》、朱熹《論語集注》、劉寶楠《論語正義》。何晏《論語集解》保留了珍貴的漢魏古注,皇侃《論語義疏》在何晏《論語集解》基礎上進一步總結了前代《論語》注,邢昺《論語注疏》進一步總結和保留了北宋以前古注。沒有何晏和皇侃的《論語》注,就不會有今天的整個《論語》思想史。
從魏晉南北朝思想的實際情況來看,玄學雖然風靡,但傳統儒家的思想并沒有消失,反玄學家、非玄學家、亦玄亦儒者都存在。玄學家們的思想也是在和傳統儒者的斗爭中逐漸發展起來的。可以說,沒有非玄學派的傳統儒學禮法派,就沒有玄學的出現和發展。反之,沒有玄學,傳統儒學就不會得到充實和發展,這兩方面不可分離、相互促進。人們常常把這兩者割裂開來,對玄學的研究趨之若鶩、碩果累累,而玄學之外的思想則不了了之。
在傳統儒家典籍中,和玄學聯系最緊密的就是《論語》。魏晉南北朝時期玄談討論最多的是四部著作——《老子》《莊子》《周易》《論語》。盡管玄風大暢,老、莊、易“三玄”風靡天下,但幾位重要的玄學家都寫過和《論語》相關的著作:何晏有《論語集解》、王弼有《論語釋疑》、郭象有《論語體略》。除了這三位重要的玄學家,魏晉南北朝還有近乎三四十人(僅指保存到現在的《論語》注,亡佚的不計在內)著有《論語》注。即便在魏晉南北朝玄學風靡的情況下,孔子的圣人地位依舊巍然屹立,所以,在整個魏晉南北朝,《論語》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論語》是非常重要的中國古代典籍。中國歷史上研究《論語》的人甚多,20世紀以來,學界開始重視對《論語》注本的研究,取得的成果蔚為大觀,但總的來說,還有待進一步深入、廣泛研究。魏晉南北朝《論語》思想屬于整個《論語》思想史的一部分,對其研究同樣有待深入。魏晉南北朝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次儒釋道大融合時期,這個時期的《論語》注也是儒釋道大融合的產物,涉及儒家、道家、道教、佛教、玄學眾多思想。魏晉南北朝《論語》學和玄學的關系是魏晉南北朝《論語》學研究的一個重要議題。本書正是從魏晉南北朝《論語》學和玄學關系的角度著眼,選取了較少被學界所關注的十二家《論語》注殘篇作為研究對象,深入挖掘其玄學內容,并具體分析這些殘篇對一些學術問題的重要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