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 金代上京路研究
  • 孫文政
  • 1903字
  • 2025-04-28 11:51:13

第三節 研究思路及方法

一 研究思路

本書從整體上對金代上京路政治、經濟、軍事、文化等進行全面分析,克服以往學界以當代行政區劃研究金史的弊端,特別是把今屬俄羅斯、朝鮮等國的金代上京路歷史文化遺存,納入研究范圍。首先進行研究資料的搜集、比勘與編訂,包括歷史文獻和考古資料兩個方面,以此厘清金代上京路歷史面貌,對女真族從軍事民主制發展到猛安謀克制進行新的思考,探討軍事民主制轉型為猛安謀克制的根本原因是社會生產力的發展,以及女真人自覺漢化、入主中原促進了中華民族融合與發展。本書的研究主要建立在史實考證和史料分析基礎上,搜集、整理、分析前人的相關研究成果,把握學術前沿,做突破性、創造性的研究;進一步學習、會通歷史學、民族學、考古學、歷史社會學的理論,借鑒學術界與本項目研究思路類似的研究成果,依靠歷史文獻和考古資料,以歷史學和考古學研究為基礎,提煉出自己的學術觀點。

二 研究方法

本書將綜合利用歷史學、考古學、民族學、歷史社會學的理論和方法,對金代上京路政治、經濟、軍事、文化等方面展開研究。以嚴謹的史學考證為基礎,對相關金代上京路的歷史文獻和考古資料進行梳理,發揮“二重證法”的積極作用。在處理考古資料時,充分借鑒20世紀60年代以來的新考古學理論和方法,深入細致地分析金代上京路的歷史面貌。在認識女真族建國、猛安謀克制度演變,以及上京路經濟社會文化發展方面,充分借鑒文化人類學有關人類社會組織演進的理論和歷史社會學有關社會結構特征的分析方法。此外,還要借鑒與此相關的學科理論和方法。


[1] 張縉彥:《域外集》,黑龍江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3頁。

[2] 高士奇:《扈從東巡日錄》,吉林文史出版社1986年版,第114頁。

[3] 吳江、吳桭臣、南榮:《寧古塔紀略》,見楊立新等整理《吉林紀略》,吉林文史出版社1993年版,第87頁。

[4] 阿桂:《盛京通志》,遼海出版社1997年版,第804頁。

[5] 岳西本編:《寧古塔地方鄉土志》,見遼寧省圖書館編《東北鄉土志叢編》(全一冊),第782頁。

[6] 薩英額:《吉林外記》,吉林文史出版社1986年版,第134頁。

[7] 葉秉誠:《金會寧考》,《國立四川大學季刊》1935年第1期。

[8] 阿桂撰:《滿洲源流考》,孫文良、陸玉華點校,遼寧教育出版社1988年版,第78頁。

[9] 阿桂撰:《滿洲源流考》,孫文良、陸玉華點校,遼寧教育出版社1988年版,第182頁。

[10] 楊賓:《柳邊紀略》卷1,吉林文史出版社1993年版,第18頁。

[11] 金毓黻:《遼海叢書》(一),1985年版,第242頁。

[12] 從佩遠、趙鳴岐:《曹廷杰集》,中華書局1985年版,第163頁。

[13] 金毓黻:《宋遼金史》,樂天出版社1972年版,第59頁。

[14] 朱希祖:《金曷蘇館路考》,《地理雜志》1932年第1期。

[15] 朱國忱:《金源故都》,北方文物雜志社1991年版。

[16] 景愛:《金上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1991年版。

[17] 白玉奇:《大金國第一都》,黑龍江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18] 王禹浪:《金代黑龍江述略》,哈爾濱出版社1993年版。

[19] 許子榮:《金上京會寧府遺址》,《黑龍江文物叢刊》1982年第1期,第63頁。

[20] 閻景全:《金上京城親查記》,見《遼金史論集》第九輯,中州古籍出版社1996年版,第29頁。

[21] 董萬軍:《曷蘇館路治所考》,《北方文物》1992年第1期,第47頁。

[22] 李錦萍、王金令:《金代曷蘇館路治所的考辨》,《北方文物》2009年第1期,第95頁。

[23] 李英魁:《金代胡里改路》,《北方文物》1994年第3期,第117頁。

[24] 華泉:《完顏忠墓神道碑與金代的恤品路》,《文物》1976年第4期,第32頁。

[25] 景愛:《關于金代蒲與路的考察》,《文史》(10輯)。

[26] 李士良:《金代北疆重鎮——蒲與路治所》,《求實學刊》1980年第1期封三。

[27] 金源:《肇州考》,《社會科學戰線》1980年第1期,第265頁。

[28] 張柏忠:《金代泰州、肇州考》,《社會科學戰線》1987年第4期,第209頁。

[29] 張英:《金肇州故城考》,《博物館研究》1984年第2期。

[30] 那海洲:《塔虎城為金肇州舊址考》,《北方文物》1998年第2期,第38頁。

[31] 王禹浪:《金曲江縣考》,《東北地方史研究》1985年第1期,第25頁。

[32] 呂遵祿、干志耿、呂東、干振瑋:《黑龍江省的金朝古城》,見《遼金史論集》第八輯,吉林文史出版社1994年版,第359頁。

[33] 尹開屏、呂遵祿:《哈爾濱地區的遼金古城》,《遼金契丹女真史研究動態》1984年第3、4期,第35頁。

[34] [俄]H.N.卡法羅夫:《南烏蘇里邊區民族考》,莫潤先、田大畏譯,商務印書館1971年版。

[35] [蘇]A.N.奧克拉德尼科夫:《濱海遙遠的過去》,莫潤先、田大畏譯,商務印書館1982年版,第269—380頁。

[36] [蘇]B.E.麥德維杰夫:《烏蘇里島的中世紀遺存》,林樹山譯,姚鳳校,內部出版物,第36—68頁。

[37] 宋玉彬、H.Г.阿爾杰米耶娃主編:《俄羅斯濱海邊疆區女真文物集粹》,文物出版社2013年版。

[38] [日]三上次男:《金代女真研究》,金啟孮譯,黑龍江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

主站蜘蛛池模板: 张家川| 浦北县| 聂拉木县| 仪征市| 宝兴县| 大埔区| 合江县| 永嘉县| 镇原县| 贡嘎县| 鹤峰县| 永靖县| 昭平县| 平江县| 明光市| 鹿泉市| 定结县| 沁源县| 双江| 田林县| 汉沽区| 施秉县| 佳木斯市| 普兰县| 精河县| 灵丘县| 开封县| 伊川县| 蓬安县| 揭西县| 望谟县| 灵武市| 东乡县| 巧家县| 奇台县| 基隆市| 根河市| 乌兰察布市| 鹿邑县| 柳河县| 高尔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