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英語世界的莎士比亞研究:新材料與新視域
- 楊清
- 1884字
- 2025-04-27 16:52:22
三 21世紀:傳記書寫與西方莎士比亞生平研究評論并重
進入21世紀,學界開展莎士比亞生平研究,或直接書寫傳記以探討莎士比亞生平問題,或研究國內莎士比亞傳記,尤為令人矚目的是評論英美學界有關莎士比亞生平研究的著作。
(一)對英美學界莎士比亞傳記的評論
國內學界在評論英美學界莎士比亞傳記的選擇方面,主要選擇斯蒂芬·格林布拉特(Stephen Greenblatt)那本著名的《俗世威爾:莎士比亞新傳》(Will in the World: How Shakespeare Became Shakespeare,2004)為評論對象。目前,國內學界有關此傳記的評論性文章已有四篇,更有一篇碩士學位論文對該傳記進行了相關評述與研究。[14]
首先對格林布拉特這本傳記做出評論的是王麗莉的《新歷史主義的又一實踐——評格林布拉特的新作〈塵世間的莎士比亞〉》一文。王麗莉一反傳統學者對該傳記中針對原始證據的“無根據的斷言、歪曲或曲解”的指責,以及接受創新的一派認為該傳記是“對其理論的背叛”和“回歸傳統”,反而從整體上來看,認為“格林布拉特在該書中將其批評模式引入傳記寫作,再次實踐了其新歷史主義研究方法”[15]。袁祺在《傳記的創新還是解構——評〈俗世威爾——莎士比亞新傳〉》一文中認為,格林布拉特的這本洋溢著新歷史主義思想的傳記大多基于臆測,顛覆了傳統傳記所遵循的紀實性準則,看似是一種“莎士比亞寫傳的新思路”,是一種創新,實則“瓦解了傳記真實性的寫作基石”,是“對傳記的解構”[16]。楊正潤在《莎士比亞傳記:傳統話語的顛覆》一文中,評論斯蒂芬·格林布拉特的《俗世威爾:莎士比亞何以成為莎士比亞》一書,認為該傳記一方面“推動了莎學的普及,深化了對莎士比亞戲劇的認知”,但另一方面“顛覆傳記 ‘非虛構’的特征,傳記 ‘紀實傳真’的原則面臨著嚴峻的挑戰”[17]。
此外,彼得·阿克羅伊德的《莎士比亞傳》也在國內學界引起了關注。許勤超在《阿克羅伊德的〈莎士比亞傳〉中莎士比亞成就的空間解讀》一文中,主要解讀了彼得·阿克羅伊德的《莎士比亞傳》一書,認為阿克羅伊德就莎士比亞何以取得如此成就方面做出了積極探索,認為阿克羅伊德那種“將莎士比亞置于不同的自然、城市、歷史文化以及個體空間中,對莎士比亞的人生軌跡進行了富有想象力的描述,解釋了莎士比亞成就的根源……創造性地對其掌握的龐雜史料巧妙加工、發揮和解讀,事實和想象交融在一起,給讀者呈現了一個豐滿的莎士比亞的世界”[18]。
2015年,馮偉評論了美國教授詹姆斯·夏皮羅(James Shapiro)的《遺囑分歧:誰創作了莎士比亞?》一書,認為該書為解答格林布拉特所提之莎士比亞何以成為莎士比亞這一問題提供了諸多“可資借鑒的啟示”[19]。2017年,張瓊發表《傳記舞臺與批評視野——評布里森的〈莎士比亞:世界即舞臺〉》一文,評論了美國學者比爾·布里森(Bill Bryson)所撰寫的莎士比亞傳記——《莎士比亞:世界即舞臺》(Shakespeare: The World As Stage,2007)。2017年,黨偉與馮偉以詹姆斯·夏皮羅的《1599:莎士比亞一生中的一年》(A Year in the Life of William Shakespeare: 1599,2006)一書為例,分析了莎士比亞傳記敘事。
(二)莎士比亞傳記撰寫
2010年,桂揚清撰寫的《偉大的劇作家和詩人:莎士比亞》由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出版,這應該是21世紀以來的第一本莎士比亞生平研究著作。該書共有11章,將莎士比亞的一生分為以下幾個階段:童年和青少年時代、闖蕩倫敦、輝煌的歲月、榮歸故里、永別人間。該書還涵蓋了有關莎士比亞的種種秘聞,如倉促的婚姻、保護人和情婦。此外,該書還囊括了有關莎士比亞生平研究的主題,包括著作權問題、劇本寫成的年代,更探討了莎劇在中國的接受情況、莎士比亞的詩歌等。可以說,該書并不只是傳記,還是集人物生平、作品創作與流傳于一體的莎學于一體的研究著作。
2014年,周姚萍編寫了《世界偉人傳記:莎士比亞》一書,純粹地研究莎士比亞的生平,記述了莎士比亞從童年時期的生活到結婚生子、前往倫敦謀生、進入劇團、創作劇作以及期間發生在莎士比亞身上的種種事情,甚至包括早年間發現的伊麗莎白對莎士比亞的逮捕令。
而在20世紀國內多次報道、議論的莎士比亞之謎在21世紀卻遇冷,僅5篇學術論文探討這一問題。比如汪樂繼1999年在《青藝》上發表了《莎士比亞之謎》一文后,于2000年在《東方藝術》上發表同名文章;王虹發表《莎士比亞,作者之謎與作者之死》(《廣東外語外貿大學學報》2009年第3期)一文,以巴斯有關作者之死的論點來審視莎士比亞的生平與作品研究。其他文章還包括秦莉發表的《莎士比亞身世與作品之謎芻議》[《河南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4年第3期]與《莎士比亞身世之謎摭談——一宗文化史疑案試析》(《商丘師范學院學報》2002年第4期)、全鳳霞的《莎士比亞之“名”與莎士比亞之“實”——從莎士比亞劇作的著作權爭議說開去》(《湖南稅務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10年第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