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前言

商鞅(約公元前390—前338年)是戰國中期法家的著名代表人物,杰出的政治家、軍事家和思想家。他于公元前361年從魏國西行入秦,很快得到秦孝公的信任,先后實行兩次變法,在政治、經濟以及家庭和社會組織等方面進行了廣泛、深入的改革,力主“耕戰”,“富國強兵”,使秦國迅速崛起,在實力上超過了其他各國,為以后秦始皇統一中國奠定了基礎。漢代的王充說:“商鞅相孝公,為秦開帝業。”(《論衡·書解》)這是對商鞅變法歷史功績的客觀評價。

從周平王東遷洛邑到秦始皇統一中國,其間經歷了長達550年的大動蕩、大變革,此即春秋和戰國時期。商鞅生當戰國的中期,當時齊、楚、燕、韓、趙、魏、秦“戰國七雄”的局面已經形成,“周室卑微,五霸即歿,令不行于天下,是以諸侯力政,強侵弱,眾暴寡,兵革不休,士民罷敝”(《史記·秦始皇本紀》)。殘酷的兼并戰爭迫使各諸侯國先后變法圖強,繼續和加速了春秋時期未竟的社會變革進程。商鞅在魏國的生活經歷,使他充分吸取了李悝、吳起的變法經驗。在秦孝公的支持下,他力排眾議,確立了“當時而立法,因事而制禮”,“治世不一道,便國不必法古”(《商君書·更法》)的變法原則,其改革的深度和廣度超過了其他各國。秦孝公去世后,商鞅遭誣陷和報復被車裂而死,但其改革的成果仍被秦孝公以后的幾世君主所繼承,乃至秦始皇終于完成了兼并六國、統一海內的“帝業”。

商鞅兩次變法的主要內容有:建立以“什伍”為編戶單位的基層社會組織,實行“連坐”法和“告奸”法;廢除世卿世祿制,獎勵耕戰,實行按軍功授爵,凡勤耕勤織而糧食布匹獲得豐產者可免除徭役;規定一戶有兩個男丁以上者必須分家,建立一夫一妻式的小家庭生產單位,以取代宗法式大家庭;“開阡陌封疆”,廢除井田制,實行土地私有,允許土地自由買賣,國家按田畝、人口征收賦稅;加強君主集權,普遍推行縣制,取代分封制。這些改革適應了當時歷史發展的潮流,特別是適應了當時生產力發展的水平和人民希望以統一的王權結束長期戰亂的要求,從而取得了改革的成功,以至商鞅死后仍不可逆轉。

現傳的《商君書》是商鞅及其后學撰寫的著作,可視為商鞅學派的思想總集。其中大部分觀點(包括商鞅后學所撰各篇的一些觀點)反映了商鞅本人的思想,是商鞅變法的理論基礎;另有一些觀點是商鞅后學對商鞅本人思想的發揮和發展,反映了商鞅死后在新的歷史情況下商鞅學派的思想演變。商鞅后學所作各篇有的是向秦王的奏疏,說明商鞅學派在商鞅死后對秦國政治有持續的影響。韓非子說:“今境內之民皆言治,藏商、管之法者家有之”(《韓非子·五蠹》),可證商鞅學派的著作在戰國末期已廣為流傳。

商鞅本人善于用兵,曾幾次率軍親征,克敵制勝。現傳《商君書》中有三篇專講軍事的論文,《漢書·藝文志》在“兵權謀”中還著錄“《公孫鞅》二十七篇”,已亡佚。

商鞅變法在秦國確立的君主集權制、郡縣制、官僚爵位制、“什伍”編戶、刑律、土地私有和一夫一妻式小農經濟形式,在秦滅亡以后仍被中國歷代的封建王朝所繼承和發展。從這個意義上說,商鞅變法不僅“為秦開帝業”,而且為中國兩千年封建社會的政治制度和經濟制度奠定了基礎。

從秦孝公到秦始皇,秦國六世君主所創建的“帝業”只傳了二世就迅速滅亡了。漢初儒生在總結這一歷史教訓時認為,這是由于秦統治者沒有像湯、武那樣“逆取而以順守之”(《史記·陸賈列傳》),“仁義不施而攻守之勢異也”(賈誼:《新書·過秦上》)。其實,這一觀點源于《商君書·開塞》篇:“武王逆取而貴順,爭天下而上讓,其取之以力,持之以義。”如果說“持之以義”是“長治久安”之道,那么商鞅學派在自己的著作中也為秦統一天下以后的“長治久安”埋下了種子。但是,這顆種子被深埋在商鞅學派關于“力”與“德”、“法”與“義”尖銳對立的大量論述中,秦王朝還沒有發現它就土崩瓦解了。

實際上,秦王朝的滅亡是君主集權制和土地私有制在其運行過程中必然產生的結果,秦以后的歷代王朝也終究不能逃脫這一命運,秦王朝只不過是迅速走完了治亂興衰的一個輪回。漢代統治者吸取秦二世而亡的教訓,在文化政策上從崇法轉向尊儒,中國封建社會的政治制度和經濟制度有了仁義道德等意識形態的輔翼、制導和調節,才延長了治亂興衰的周期。秦祚短促的直接責任固然不在商鞅學派,但他們專制、狹隘的功利主義文化政策,對精神文明特別是倫理道德的忽視,也是秦迅速滅亡的一個導因。

商鞅是“為秦開帝業”的改革家,他的改革事業在中國歷史上發生了重要的、深遠的影響。他順應歷史發展潮流,大膽改革,勇于開拓,不惜以身殉法的精神仍值得今人繼承和發揚,而其缺陷和教訓也值得今人借鑒和記取。

主站蜘蛛池模板: 鲜城| 衡东县| 和静县| 晴隆县| 汝南县| 兴化市| 临江市| 大竹县| 阿鲁科尔沁旗| 清镇市| 静乐县| 浦城县| 来宾市| 神木县| 大洼县| 海伦市| 顺昌县| 苏尼特左旗| 玛沁县| 历史| 锦屏县| 扶绥县| 周至县| 二连浩特市| 辽阳县| 凤台县| 金寨县| 浙江省| 尼勒克县| 乌鲁木齐市| 晋宁县| 东乌珠穆沁旗| 宜良县| 泰顺县| 赤水市| 西华县| 青田县| 乌兰浩特市| 南岸区| 乡宁县| 汝南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