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2022年10月,王欣博士聯系我,希望我為她即將出版的新書《黃河中游史前農田管理研究——以植物穩定同位素為視角》作序。此書是她博士論文的延續,我作為她碩博士論文的評閱人和答辯委員會委員,對她的研究較為熟悉,因此欣然答應。

王欣本科畢業于四川大學考古系,碩士階段就讀于中國科學院大學,從事植物考古方向研究,博士階段在胡耀武教授的指導下,將植物考古與穩定同位素分析結合,嘗試對史前的農田管理展開研究。我建議這一研究可以聚焦文明起源階段的中原地區,最終成果發表在國際知名考古學期刊Journal of Archaeological Science 中,相關內容見本書的第六章。作為參與者,我見證了這項工作從起步到如今出版成書的過程。

農田管理是提高作物產量的重要舉措,對維持農耕社會穩定意義重大。我國作為農業大國,農耕文明源遠流長,先民在農業生產中積累了豐富的農田管理經驗與知識,相關記載多見于歷史階段的農書中。然而,史前的農田管理不見于古文獻記載,并且缺乏直接的實物證據,長期以來未能得到重視和研究。直到20世紀末,學界通過對考古出土的農作物遺存開展穩定同位素分析與研究,發現這些農作物的穩定同位素信息可以反映當時的環境及農田管理情況,從而為史前農田管理研究提供有力手段。王欣正是國內較早從事植物遺存穩定同位素研究的學者之一。

《黃河中游史前農田管理研究——以植物穩定同位素為視角》一書在植物遺存穩定同位素分析的基礎上,以案例研究的形式對黃河中游史前考古遺址中的農田管理行為進行追蹤,得到了兩個比較重要的認識:(1)距今5500年開始,黃河中游地區就可能存在對粟類作物的施肥行為,為當地人口增長和仰韶文化擴張提供了重要的驅動力。(2)龍山文化晚期,中原地區對不同農作物可能采取了不同的種植方式,包括分配不同的土地進行種植和人為干預(施肥)等,這種農田管理策略可能是該區域為適應社會發展和人口增長而發展出的獨特策略,并為早期文明在該地區的出現積累了物質基礎。

作物秸稈亦可作為家畜飼料,家畜糞便用于作物施肥,以施肥為代表的農田管理行為將作物種植和家畜飼養緊密結合起來,維持了農業系統的穩定性和可持續性。因此,農田管理研究豐富和深化了我們對史前農業的認識。希望本書的出版可以引起學界對相關研究的興趣和重視。

當然,作為史前農田管理研究的初步嘗試和階段性成果,該書尚有不夠成熟的地方,例如,目前的研究無法回答史前農田管理是何時出現并如何發展的;除了有機糞肥外,是否還有其他形式的施肥行為并如何區分;除了施肥外,灌溉、除草等其他農田管理技術的情況如何等等。未來仍有許多工作等待開展與完善。

中國社會科學院

趙志軍 研究員

2023年3月5日

主站蜘蛛池模板: 教育| 中西区| 湖南省| 五河县| 保康县| 奇台县| 鹤庆县| 乐至县| 仁寿县| 始兴县| 大田县| 塘沽区| 金沙县| 塔河县| 军事| 郸城县| 鹿泉市| 石嘴山市| 德惠市| 吴川市| 鄂温| 长泰县| 凤庆县| 乌兰浩特市| 英吉沙县| 沾化县| 修文县| 香港 | 沂源县| 西宁市| 西安市| 利辛县| 仁怀市| 玉田县| 湘潭县| 阿坝县| 金堂县| 华宁县| 九龙县| 沅陵县| 百色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