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動物神話
在鄂溫克人的宗教信仰里,信奉萬物有靈的觀念,有圖騰崇拜信仰,比如認為“熊”是他們的“祖先”,因此在打到熊以后,將熊骨、熊頭等進行風葬,并且禁食熊身上的某些部分,這在烏熱爾圖的《叢林幽幽》中有詳細的描寫。這些被神靈化的動物是鄂溫克人精神世界的支柱。建立在萬物有靈觀念之上的鄂溫克族動物神話,其形象多是神格化或人格化的動物,或者說是按照動物的外形或某種直觀想象中的怪物形象塑造的。[21]圖騰崇拜的出發(fā)點,“在于對人的一定群體同某一動物物種或植物物種存在血緣關系的篤信;毫無疑問,其先決條件也在于自然與文化的混同漸次向兩者的區(qū)分過渡,以及將有關業(yè)已形成的氏族——部落社會體制的表象移于自然界。……萬物有靈信仰尚須以有關靈魂和精靈的表象(即物質(zhì)的與理念的兩者之區(qū)分的肇始)為先決條件”[22]。在鄂溫克族動物神話中,我們可以看到鄂溫克人對蛇、熊、鹿等的圖騰崇拜信仰,比如前述講到的鄂溫克族的起源神話《拉瑪湖》提到拉瑪湖既是人類的發(fā)源地,又是薩滿教主神Sewenki的發(fā)源地,就反映了蛇圖騰崇拜在鄂溫克族眾多圖騰崇拜中的重要地位。
鹿在鄂溫克人的生活中占有極其重要的地位,因此,鹿也被神靈化,在敖魯古雅鄂溫克族流傳的《神鹿通天》[23]神話講述了鹿由六條腿變成四條腿的故事。
《母鹿之歌》[24]的主要情節(jié)講述獵人呼爾勒迪捕獵鹿的細節(jié)和經(jīng)過,其中最重要的部分是被打中的母鹿在臨死之前對小鹿的一番囑咐,這和烏熱爾圖在中篇《雪》中提到的母鹿之歌,應該是同一內(nèi)容的不同版本。
如果說關于蛇圖騰崇拜的神話主要是精神信仰層面的需求,那么關于鹿的神話,不僅是出于精神世界,而且還更多地具有現(xiàn)實層面的意義,因為我們知道馴鹿在鄂溫克人生活中是不可缺少的,所以《母鹿之歌》如此詳細地介紹了鹿的習性,那正是因為這些與鄂溫克人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