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一章 “三曹”對比興詩學的創造性發展

在中國古代詩學中,比興作為最核心的詩學理論與范疇之一,典型地彰顯中國古代詩學精神。作為中國古代的一種原創性詩學,比興在漫長的歷史發展過程中,形成了比較復雜的意義結構,已經成為一種相對完善的詩學形態。[1]就其對中國古代詩歌創作和批評的影響來說,很少有其他詩學觀念可以比擬。一部中國詩學史,比興貫穿先秦與清代,而且始終處于核心地位??梢哉f,比興已經融入中國古代每一位文學家、詩人的藝術血液之中,切實化作了中國古代詩學的精神。比興范疇產生于先秦,而作為一種詩學則形成于漢代[2],漢魏時期是比興詩學的意義奠定期。這一時期,比興詩學的發展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從理論上界定比興的意涵。以《毛詩序》、鄭眾、鄭玄、王逸等為代表,力求厘清比興的理論內涵,發表了許多關于比或興的理解與認識,差異很大。二是在創作實踐中賦予比興以新的內涵。很多詩人自覺地運用比興的方法進行創作,在實踐中印證、明確比興詩學,深化比興詩學,使之趨于完善。“三曹”“七子”等人就是比興詩學的實踐者和印證者。在他們身上,我們能夠比較清晰地看到比興的詩學傳承,以及在傳承過程中所表現出來的獨特性和創造性,無形中豐富了比興的詩學內涵?!叭堋钡脑娰x,一方面從《詩經》、楚辭中汲取營養,另一方面又改造了漢樂府的抒情形式,對比興的創造性運用非常顯著。曹操的《苦寒行》《卻東門行》,曹丕的《雜詩》《寡婦》《燕歌行》,曹植的《白馬篇》《美女篇》《野田黃雀行》,等等,都是情感性和藝術性兼具的優秀詩篇,它們創造性地運用比興,具體的情狀卻差異很大。這說明,不同詩人對比興的詩學理解不太一樣,而這不同的理解和運用并不妨礙他們的作品成為詩學實踐的典范。我們研究“三曹”詩學,不能不關注比興這一由《詩經》引發并被后世不斷發展深化逐漸延續下來的藝術思維方式和創作方法?!叭堋钡脑娰x創作,在很大程度上就是依靠比興傳播文學趣味,弘揚建安風骨,從而,創造出美妙的意象和意境。可以說,比興是“三曹”詩學極為重要的精神支柱。

主站蜘蛛池模板: 苗栗县| 兴安县| 新和县| 焉耆| 伊金霍洛旗| 洛隆县| 香港| 治多县| 靖州| 平昌县| 永寿县| 哈尔滨市| 金寨县| 屯昌县| 泸西县| 宁武县| 隆回县| 元江| 陈巴尔虎旗| 内黄县| 电白县| 庄河市| 澎湖县| 张家港市| 新竹县| 资溪县| 滦平县| 扶绥县| 武义县| 海口市| 克拉玛依市| 丹凤县| 大宁县| 巴林右旗| 普陀区| 福安市| 定南县| 扬中市| 望奎县| 琼海市| 建昌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