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序 人生中的那么一小段時間
你會怎么定義結婚前一年的時間?臨刑前的最后狂歡?球賽的垃圾時間?對幸福的熱切向往?無止境籌備婚禮的繁文縟節?
《婚前一年》講的是一個在臺北的男性律師從求婚到完婚之間一年的故事,我寫他的日常生活,寫他在婚約、女性、工作、家庭之間的周游與掙扎。我盡可能在寫實與娛樂間保持平衡,讓故事樂而不淫、和而不同,并且平衡兩性觀點,避免這本小說被歸類為“后宮文學”——只能盡量。
有些認識我的讀者可能會問這是不是一本推理小說,此誠大哉問,因為我也沒有答案。依我對推理小說的定義,答案是否定的,因為這故事并不需要解謎與推理;但我相信有些人讀完本書后會得到不同的結論,畢竟我是寫推理小說的,字里行間不自覺地便會帶上相關的基因。
“婚前一年”這個故事構思在二〇一三年便有了,此有微軟的文件存盤日期為證,當時我寫了一個小小的故事開頭。現在回頭去看,二〇一三年未婚的我,對于“婚前一年”的看法,與現時歷經婚姻與小孩磨難/淬煉的我相比,誠有天壤之別。我現在已經無法想象二〇一三年故事版本的結局,就像二維的圓形無法想象三維的球體一樣。
《婚前一年》一書真正開始寫作的時間是二〇二〇年年初,也是我們全家從瑞士搬回來定居的時候。本來以為故事取材自生活經驗,應該可以寫得很快(我每次動筆前都這樣以為),但寫作期間遇上換工作、疫情、小孩上學等事,寫寫停停,一度斷稿,最終撐著一口氣寫完,發現竟是將近十五萬字的大長篇,誠然是“滿紙荒唐言,一把辛酸淚”。
本書付梓首先感謝尖端出版社的呂尚燁總編輯與相關同仁。我交定稿的時間比我最初向呂總編輯承諾的期限晚了二十四個月,已經達到應謝罪的程度,我只能一直請吃飯以表歉意。另外我要感謝許多朋友在《婚前一年》成書過程中提供的協助,包括(隨機排序):林家禾先生、謝易哲律師、周依潔律師、呂聿雙律師、熊全迪律師、黃若羚律師、蘇瀚民律師、李颋翰檢察官、李宣漢醫生、江佩珊小姐等。他們或是提供專業信息,或是對故事內容做出指點,在此特別致謝。
當然最要感謝的是我的老婆,她是我的繆斯女神兼私人編輯,從故事構思、故事逐章寫作與調整到完稿審定,我的老婆都是最大幫手,也讓漫長的寫作過程沒那么孤單。我必須說,這故事中所有女性角色好的部分都是取自我老婆,壞的部分都是我虛構的。
最后我要說,《婚前一年》雖取材自日常生活,但絕對不是什么作者的類自傳或懺情錄。本故事純屬虛構,當然如果讀者想對號入座,筆者也不反對。
最后祝盼疫情平息,世界和平。Love and Peace。
二〇二二年四月十三日
李柏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