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4章 莫問他人,唐朝科舉

  • 長生不是道
  • 山立
  • 2090字
  • 2025-04-11 14:27:49

雞鳴三聲,萬千華光透過塔的天窗,照入塔內,晃動著明久的眼眸。

“明施主……踏出此塔,你就再也享受不到獨屬于凡人的“安寧”,真要如此嗎?”

這是玄奘最后的詢問。

明久心意已決,轉身離去,他來此刻不是為了吃唐僧肉,而是為了見佛,見長生。

不過……

佛都不能長生,那唐僧肉是假的嗎?

玄奘合掌:“阿彌陀佛……”

……

明久拿著《大乘藥師經》隨著辯機離開大雁塔,塔外黎明初升,斜陽普照,可以預見未來幾日的好天氣。

突而,明久眉心一熱,一點朱紅印下,又緊忙隱匿。

耳畔傳來一道熟悉的聲音。

日光菩薩:“何為眾生,亂世盛世如何為人?”

“既在佛前言悟空,你此生的命運,已經與他交織,但切記……勿成魔……亦勿成佛。”

“嗡!”

手中的《大乘藥師經》無風自動,翻開了第一頁,那密密麻麻的經文在明久的眼中,排列成一道佛門秘術——心佛!

……

《大乘藥王經》·藥師佛修行菩薩道時,立下十二大愿。

第一大愿:愿我來世得菩提時,自身光明熾然,照耀無量無數無邊世界,以三十二大丈夫相、八十隨形,莊嚴其身;令一切有情,如我無異。

心佛。

就是第一大愿下蘊藏的佛門之術。

心中觀想一佛,借佛相,就可攝取躲藏在人軀中的邪氣,鎮壓在佛相內,每日頌佛號,觀想佛相,以此消磨邪氣,可得功德。

此一階段,為佛門居士,等功德化作凝實的金輪,皆可到下一階段。

而病由邪氣生。

邪氣無,病自然會好轉,這就是《大乘藥王經》的治病法。

不過吸收病邪之氣,自身也會受到影響,即使能轉化為功德,卻也需量力而為。

……

“方才多有得罪,還望辯機大師勿怪。”

明久無佛緣,出了大雁塔后,對送他離開的辯機拱手一禮,也不再刻意去照搬佛禮。

辯機則是規規矩矩打了一個佛號,這才緩聲道:“明施主,太學之事還望多思,既已入學,就當勤勉,我大唐雖然無仙佛長生,但卻也有浩然文氣。”

“唐王以圣人自稱,既是自尊,也是向天下人表明態度,文道,或許才是大唐未來的風光。”

說至此,辯機笑道:“昨夜圣人來,也是為了讓我師出仕于他,以佛入文道,助我大唐盛世,可我師即將云游大唐,講經頌德,并未答應,遂圣人氣離。”

“原本約定的十八場講經取消,只剩下了春闈后這大慈恩寺的一場。”

“明施主既無佛心,到時切勿前來。”

切勿前來?

明久錯愕,他還以為辯機言說這么多,就是為了讓他勿忘佛門的恩情,前來聽玄奘講經,但此時看,卻不是那么回事。

“為何?”

“我明久不是忘恩負義之徒,雖無佛心,但也不惡佛,又因這賜經之恩,我自然會銘記,日后玄奘大師若有尋求,只要我能做到,自然會回報。”

明久手中的《大乘藥師經》是用玄奘的恩情從日光菩薩那得來的。

他自然記得。

聞言,辯機卻搖頭。

“若是十八場經,任何人皆可聽得,但這一場,唯有佛心者,才能聽得。”

“明施主切記。”

明久蹙眉,本還欲再問,但辯機卻抬手,制止了明久。

“明施主。”

“未入局,莫問他人。”

“您的路,在竹林的那一頭。”

說罷,辯機合掌一禮,徐徐轉身走入大雁塔,關上了大門。

這座塵封了好幾年的大雁塔,再次陷入寂靜。

“局…”

“玄奘大師被困在了局中?”

明久收斂心思,暫且將這猜疑放在心中,目光遠眺,掃視這一層層的塔樓。

卻聽身后——

“哎呦,郎君您終于出來了,快隨我趕回太學,昨天來時我偷偷賄賂了都水使者家的小子,讓他給您糊弄早課,可中午有小考,那小子也要去考明經科,沒辦法再代您小考。”

“不過您放心,我們在太學的考官里有人,一會您只要去四號考場那,自會有人給郎君‘好位置’的……”

阿福緊忙來到明久的身側,絮絮叨叨說著如何作弊小考的事情。

“郎君,我知曉您不恥主君的安排,但您自幼不看四書,五經中也只看《周易》,此時要考進士科,不讀四書五經如何能考得上,老爺也是為你的前途……”

“夠了。”

明久瞥了一眼這低眉順目,卻滿口都是勸學的阿福。

“我年幼時他不管我看什么學什么,現在需要我來當官,給他在朝堂增添力量,為他從刺使成為朝官來踏腳……呵,就管起來了。”

“我自幼的吃喝用度,買賣收藏,可一分都沒花他的,我欠他什么?”

“不欠!”

阿福慌忙,急切道:“您…您……”

“走,隨我去考試。”明久看他這慌張的樣子,笑了笑,道:“你怕什么,我又沒說不考。”

明久大步向寺外走去,他此時心思浮動,想著此時大唐的文道。

大唐有文武倆道。

武道以氣血、將魂、軍勢為主,劃分為了俠、將、帥三類,俠不必多說,是民間勢力,而將與帥大多都是開國武將的后裔,或者是從軍中提拔出的武官。

文道以文氣、文心、文界為主,與武道不同,文道的路是一樣的,都是積攢文氣,凝聚文心,創造心中的理想世界,但文道千姿百態,有諸子百家為根基,即使是同為一家之言,修行出來的文道也各不相同。

而文道以科舉為重,科舉雖然不是文道唯一的晉升方式,但大多數的文道修士,都依賴出入朝堂,施展心中抱負,將心中的世界降臨現實。

此時大唐的科舉有常科與制科之分。

常科:每年一次,定時考核。

制科:不定時,完全依照唐王李世民的需求,制定考核的時間與科目。

參與科舉的考生也有分別,有生徒、鄉貢之分。

生徒:官辦學院的畢業學子,可以跳過縣試、直接以待舉的身份,在各州舉考鄉試,通過后成為舉子,進行會試考核。

鄉貢:非官辦學院的學子,通過舉薦進行縣試考核,之后通過考核后,也獲得舉子身份,在長安城會試。

……

……

主站蜘蛛池模板: 伊金霍洛旗| 双峰县| 启东市| 长泰县| 阿城市| 吴忠市| 金塔县| 罗甸县| 会泽县| 宁陕县| 九龙坡区| 林口县| 北碚区| 黄龙县| 车致| 中西区| 祁门县| 洮南市| 博乐市| 县级市| 霍邱县| 叶城县| 麻江县| 兰西县| 北辰区| 西吉县| 诏安县| 兴城市| 宁明县| 枣庄市| 紫阳县| 铜山县| 密山市| 耒阳市| 海南省| 察雅县| 彩票| 饶河县| 铜梁县| 旺苍县| 青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