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八一年春天,程母的身體奇跡般地好轉了。醫生說這是心情的作用——自從姜曉蘭和程衛東決定結婚后,老太太像變了個人似的,天天樂呵呵的。
婚禮定在五一勞動節,準備得很簡單。姜曉蘭的父母雖然還是不贊成,但在女兒的堅持下,勉強同意出席。程衛東用全部積蓄在廠區附近買了間小平房,自己動手粉刷裝修。
四月中旬的一個深夜,姜曉蘭正在宿舍批改作業,突然聽見遠處傳來刺耳的警笛聲。她推開窗戶,看見西北方向天空被映得通紅——那是農機廠的位置。
姜曉蘭的心一下子揪緊了。程衛東今天值夜班!她顧不上換鞋,穿著拖鞋就往外跑。
農機廠門口已經圍滿了人,消防車刺眼的紅燈旋轉著。廠房一側冒著滾滾濃煙,消防員正在全力撲救。
“里面還有人嗎?“姜曉蘭抓住一個逃出來的工人問。
“不清楚...火是從倉庫起來的,程技術員帶人進去搶設備了...“
姜曉蘭雙腿一軟,差點跪倒在地。她掙扎著往前擠,卻被消防員攔住。
“讓我進去!我未婚夫在里面!“她哭喊著。
“同志,冷靜點!消防員正在...“
一聲巨響打斷了對話。廠房一角發生了爆炸,火光沖天而起。人群中發出驚恐的尖叫。
姜曉蘭的世界在那一刻靜止了。她呆呆地望著火海,腦海里閃過無數畫面:程衛東修拖拉機時專注的側臉,他在槐樹下為她念詩時溫柔的聲音,他背著她冒雨奔跑時堅實的臂膀...
“出來了!有人出來了!“
呼喊聲驚醒了她。幾個消防員架著兩個滿身焦黑的人從側門沖出,醫護人員立刻圍了上去。
姜曉蘭發瘋似的沖過去,在第二個擔架上看到了程衛東。他的工裝已經燒得不成樣子,臉上全是黑灰,雙眼緊閉。
“東子!東子!“她撲到擔架邊,想去握他的手卻又不敢碰——那雙手上布滿了可怕的水泡。
“重度燒傷,需要立即處理!“醫生推開她,迅速將擔架抬上救護車。
姜曉蘭跟著跳上車,一路上緊盯著程衛東的臉,生怕一眨眼他就會消失。救護車尖銳的鳴笛聲刺破夜空,像一把刀劃在她心上。
縣醫院的搶救室門口,姜曉蘭見到了廠長和幾個工人。廠長告訴她,程衛東是為了搶救廠里新進口的精密機床才沖進火場的,那臺設備價值十幾萬,是廠里的命根子。
“小程是個好同志啊...“廠長紅著眼睛說,“他本來已經安全出來了,聽說還有臺設備沒搶出來,又折返回去...“
姜曉蘭咬緊嘴唇,直到嘗到血腥味。這就是她的程衛東,永遠把責任放在第一位。
搶救進行了三個小時。醫生出來時,白大褂上沾著血跡:“生命體征暫時穩定,但燒傷面積達到35%,尤其是雙手和背部。已經做了緊急處理,需要轉入市里的燒傷專科醫院。“
“會有生命危險嗎?“姜曉蘭顫抖著問。
“目前看不會,但...“醫生猶豫了一下,“手部燒傷很嚴重,可能會影響以后的功能?!?
姜曉蘭的眼淚終于決堤。程衛東那雙靈巧的手,能修機器能寫詩的手...
轉院手續辦得很快。第二天一早,程衛東就被救護車送往市醫院。姜曉蘭請了假,寸步不離地跟著。程母因為身體原因留在縣城,由鄰居照顧。
市醫院的燒傷科條件好很多。程衛東一直處于昏迷狀態,醫生說這是身體的自我保護機制。姜曉蘭每天守在病房外,透過玻璃窗看著他被紗布包裹的身體,心如刀絞。
第三天晚上,護士破例讓她進去探視十分鐘。
“跟他說說話,也許有幫助?!白o士小聲建議。
姜曉蘭輕輕握住程衛東沒被包扎的指尖,那里也有幾處灼傷。她想起他們第一次見面時,他也是這樣小心翼翼地遞給她水壺。
“東子,我是曉蘭?!八郎惤叄曇糨p柔,“記得我們第一次見面嗎?你笑話我拿鋤頭的姿勢不對...“
監護儀上的心跳線微微波動了一下。
“記得村口那棵老槐樹嗎?你說等我回來要帶我去看槐花,現在正是開花的時候呢...“姜曉蘭的眼淚滴在潔白的床單上,“我們的婚房我都布置好了,窗簾是你喜歡的藍色,我還偷偷繡了對鴛鴦枕套...“
程衛東的手指突然輕微地動了動。
“醫生!醫生!“姜曉蘭激動地喊道。
經過檢查,醫生確認程衛東正在恢復意識。這真是個奇跡,通常這么嚴重的燒傷患者不會這么快蘇醒。
“繼續跟他說話,很有幫助?!搬t生離開前對姜曉蘭說。
那一夜,姜曉蘭趴在病床邊,絮絮叨叨地講著他們之間的點點滴滴。天亮時分,程衛東終于睜開了眼睛。
“曉...蘭...“他的聲音嘶啞得幾乎聽不清。
姜曉蘭喜極而泣,按響了呼叫鈴:“我在這兒,東子,我在這兒!“
程衛東的恢復比醫生預期的要快。兩周后,他已經能坐起來吃流食了。只是雙手還纏著厚厚的紗布,日常生活完全依賴姜曉蘭。
“我是不是...廢了?“一天換藥時,程衛東看著自己猙獰的傷口,聲音低沉。
姜曉蘭正小心地給他喂水,聞言放下杯子:“胡說!醫生說只要堅持復健,基本功能都能恢復?!?
“那精細操作呢?修理機器呢?“程衛東痛苦地問。
姜曉蘭深吸一口氣:“東子,就算你真的不能做技術工作了,還有我呢。我可以教書養活咱們...“
“不行!“程衛東突然激動起來,“我不能拖累你!“
“你忘了我們的約定了嗎?“姜曉蘭捧著他的臉,強迫他看著自己,“無論富貴貧窮,健康疾病,我們都要在一起。這不是拖累,這是相濡以沫?!?
程衛東的眼眶紅了:“曉蘭,我...“
“噓...“姜曉蘭輕輕吻了他的額頭,“快點好起來,我們的婚禮還等著你呢。“
五月中旬,程衛東出院了。雙手的功能恢復了六七成,但留下了明顯的疤痕。醫生說隨著時間推移還會好轉,但可能永遠無法恢復到從前的靈活度。
廠里給程衛東記了二等功,升他為技術科副科長,主要負責指導工作,不用親自動手操作。這對程衛東來說既是安慰也是打擊——他熱愛親手修理機器的感覺。
婚禮如期舉行,雖然簡單卻溫馨感人。姜曉蘭穿著借來的白色連衣裙,程衛東則穿著廠里發的藍色工作服——他的傷疤還不適合穿正式襯衫。程母坐在輪椅上,笑得合不攏嘴。最讓姜曉蘭驚喜的是,她父母也來了,雖然表情勉強,但終究是接受了這個事實。
“好好過日子?!敖冈诰淳茣r低聲對程衛東說,“別辜負我女兒?!?
程衛東鄭重地點頭:“爸,您放心,我會用生命愛護曉蘭。“
婚后的生活平靜而充實。姜曉蘭因為教學成績突出,被調到縣教育局工作。程衛東雖然不能再親手操作精密儀器,但他的理論知識和經驗在廠里無人能及,提出的幾項技術改進方案大大提高了生產效率。
一九八三年秋天,他們的兒子出生了,取名程槐,紀念那棵見證他們愛情的老槐樹。程母抱著孫子,笑得眼淚都出來了:“咱家終于有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