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12章 潘鈺拜訪穎川學院,三顧茅廬請荀彧

潘鈺在治理太原的繁忙事務中,突然憶起自己穿越而來的這段時光里,竟差點忘卻潁川那片藏龍臥虎之地。那里的學府中,諸多才華橫溢之士云集,其中更有政治大才荀彧,令他心馳神往,深知若能得此人相助,治理太原乃至為大漢效力都將如虎添翼。

于是,潘鈺即刻著手安排府中各項事務,將近期的政務處理妥當,并向各級官員交代清楚后續事宜,確保在自己離開的這段時間,太原城的運轉不受影響。三日后,一切準備就緒,他帶著高順和一百陷陣營踏上行程。為了行事方便,眾人皆喬裝打扮,扮作普通商旅模樣,馬匹也都披上樸素的馬衣,武器則藏于特制的行囊之中,一行人浩浩蕩蕩地朝著潁川進發。

一路上,潘鈺思緒萬千,他深知荀彧之才非凡,若能說服其出山相助,不僅能為太原帶來全新的發展思路,更能在這亂世之中,為自己尋得一位志同道合的謀士。高順騎在馬上,神色冷峻,目光不時掃視著四周,確保隊伍的安全。陷陣營的士兵們紀律嚴明,雖身著便服,但舉手投足間仍透著精銳之師的氣勢,步伐整齊,默默跟隨在潘鈺身后。

數日后,他們終于抵達潁川。潁川城熱鬧非凡,街道上車水馬龍,店鋪林立。潘鈺并未急于尋找荀彧,而是先在城中尋了一處隱蔽的客棧落腳,安頓好眾人。待一切安排妥當,他才與高順一同,按照之前打聽到的線索,前往荀彧常出沒的地方。

他們先是來到潁川的學府,只見莘莘學子們或誦讀經典,或高談闊論。潘鈺與高順漫步其中,裝作求學之人,向學子們打聽荀彧的消息。然而,一連詢問了數人,得到的答復皆是荀彧近日行蹤不定,難以尋覓。

但潘鈺并未氣餒,他與高順又在城中四處打聽,不放過任何一個可能的線索。終于,在一家書肆中,他們得知荀彧近日常去城外的一處山林中靜思。潘鈺聽聞,心中大喜,當即決定次日一早便前往城外山林,務必見到這位心儀已久的大才。

次日清晨,天色微亮,潘鈺和高順便早早起身,簡單用過飯后,快馬加鞭趕往城外山林。山林間霧氣彌漫,鳥啼婉轉,他們沿著蜿蜒的小徑前行,仔細搜尋著荀彧的蹤跡。

終于,在山林深處的一處幽靜溪邊,他們看到一個身著素袍,手持書卷的身影,正是荀彧。潘鈺連忙下馬,整理衣衫,恭敬地走上前去,高順則牽著馬匹遠遠站定,警戒四周。

潘鈺走到荀彧身前,深施一禮,說道:“久仰荀先生大名,在下潘鈺,特從太原遠道而來,盼與先生一敘。”荀彧緩緩抬起頭,目光平靜如水,打量著潘鈺,微微點頭示意他坐下。

潘鈺誠懇地向荀彧訴說了太原目前的狀況,包括百姓賦稅之苦、商路不暢以及邊防隱患等問題,言辭間滿是憂慮與關切。荀彧靜靜地聽著,時而微微皺眉,待潘鈺說完,他輕輕放下書卷,緩緩開口:“欲治太原,需多管齊下。賦稅一事,可向朝廷陳明利害,以緩征、減征之法,休養生息,待百姓富足,日后稅源亦會更廣;商路需建立完備的護衛體系,不僅要剿匪,更要設立關卡巡檢,保障商人安全;邊防則可與周邊勢力互通有無,以貿易換和平,同時強化軍事訓練,恩威并施。”

潘鈺聽得入神,心中對荀彧的敬佩又多了幾分,可荀彧并未應允出山。潘鈺無奈先行返回客棧,此后他又兩次前往山林拜訪荀彧。第二次,他帶去了太原百姓生活的詳細資料,希望能讓荀彧更全面了解太原困境;第三次,他向荀彧闡述自己對未來的規劃,表達自己為百姓謀福祉、為大漢穩固江山的決心。

這一次,荀彧眼中終于泛起波瀾,潘鈺見狀,當即跪地懇請:“先生大才,太原百姓渴望安寧,大漢江山亦需棟梁,懇請先生出士助我一臂之力!”荀彧深受感動,連忙扶起潘鈺,單膝跪地,恭敬道:“承蒙主公厚愛,荀彧愿效犬馬之勞!”

自此,潘鈺得荀彧相助,太原治理之路又添堅實助力。回城途中,潘鈺與荀彧相談甚歡,高順及陷陣營將士們看著自家主公得償所愿,也都士氣高漲,他們深知,在主公與荀彧的攜手努力下,太原必將迎來更美好的明天。

潘鈺和荀彧一路暢談,不知不覺已離并州太原不遠。一日,他們途徑許家莊,聽聞此地有一員猛將許褚,力大無窮且為人豪爽。潘鈺心中一動,如此虎將,若能招致麾下,不僅可為自己增添護衛,更能在未來的征戰中發揮巨大作用。

于是,潘鈺一行人來到許家莊。莊中百姓聽聞有貴客到訪,紛紛投來好奇的目光。許褚得知后,連忙大步走出家門相迎。只見他身材魁梧,滿臉虬髯,氣勢非凡。

潘鈺滿臉笑意,快步上前:“久聞許壯士大名,今日路過寶地,特來拜訪。”許褚爽朗大笑:“哈哈,貴客臨門,快請進!”眾人走進莊內,分賓主落座。

潘鈺與許褚交談一番后,見他為人正直,心中越發喜愛,便開門見山地說:“許壯士,我觀你武藝高強,忠肝義膽。如今我正為并州太原的事務操勞,身邊正缺像你這樣的勇士為護衛,不知壯士可愿意?”許褚微微一愣,沉吟片刻道:“此事重大,容我考慮考慮。”

潘鈺點頭表示理解,便與荀彧在莊中耐心等待。僅僅三刻鐘后,許褚大步走進屋內,“撲通”一聲跪地,高聲道:“主公在上,許褚愿追隨您,效犬馬之勞!”潘鈺大喜過望,連忙扶起許褚。

隨后,一行人繼續踏上返程之路。有了許褚加入,隊伍的氣勢更盛。一路上,許褚與高順時常切磋武藝,交流心得,彼此惺惺相惜。荀彧則與潘鈺商討著接下來治理太原的諸多細節,從完善地方行政制度到規劃農業發展,事無巨細。

終于,他們順利回到并州太原。城中百姓聽聞太守歸來,還帶回了兩位大才,紛紛涌上街頭相迎。潘鈺看著熱鬧的場景,心中滿是感慨,他深知,在荀彧、高順、許褚等人的輔佐下,

回到并州太原后,潘鈺對荀彧的才能深信不疑,果斷將太原的治理重任放心地交到了他手中。他還從軍中精心挑選出八百玄甲步兵,鄭重其事地交給許褚統領,命其貼身保護自己的安全。

荀彧領命后,迅速投入到治理太原的工作中。他首先將目光投向了那些荒蕪已久的土地。太原歷經戰亂與災荒,不少田地無人耕種,雜草叢生。荀彧親自帶著下屬,走遍太原的各個角落,勘察荒地的分布情況。

為了鼓勵百姓開墾荒地,荀彧制定了一系列優惠政策。凡是愿意參與開墾的農戶,三年內可免交賦稅,官府還會提供種子和農具。消息一經傳出,太原百姓紛紛響應,一時間,田間地頭都是熱火朝天的勞作景象。

然而,開墾荒地的過程并非一帆風順。有些荒地地勢復雜,水源匱乏,百姓們嘗試多次都難以灌溉。荀彧得知后,召集了城中的能工巧匠,一同商討解決辦法。經過反復研究,他們決定挖掘溝渠,將遠處的河水引入荒地。

在挖渠的過程中,又遇到了人手不足的問題。許褚得知后,主動請纓,帶領著玄甲步兵加入到挖渠的隊伍中。士兵們紀律嚴明、干勁十足,在他們的帶動下,百姓們的積極性也被徹底激發出來。

潘鈺看著這一切,心中滿是欣慰。他時常與荀彧、許褚等人交流,了解各項事務的進展情況,同時也聽取他們的建議。在眾人的齊心協力下,荒地逐漸被開墾成肥沃的良田,糧食產量日益增加,太原百姓的生活也逐漸穩定富足起來。而隨著時間的推移,太原在荀彧的治理下,愈發繁榮昌盛,成為了亂世中一方難得的樂土,潘鈺也在這片土地上,一步一步朝著自己的宏大目標堅實邁進。

在并州太原日益繁榮之時,大漢朝廷卻陷入了愈發荒誕的泥沼。漢靈帝劉宏愈發驕奢淫逸,對朝政徹底喪失興趣。

他大肆修建宮殿園林,為了滿足自己的私欲,不斷增加賦稅,百姓苦不堪言。工匠們夜以繼日地勞作,耗費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財力,只為打造出令劉宏滿意的奢華宮殿。宮殿內部裝飾得金碧輝煌,每一處細節都極盡奢華之能事,珠寶玉石鑲嵌其中,光彩奪目。

劉宏還在后宮中設立了各種奇特的玩樂場所,與宮女們整日嬉戲打鬧。他讓宮女們身著薄紗,在酒池肉林間穿梭,自己則沉醉其中,過著紙醉金迷的生活。為了追求更多的刺激和新鮮感,他甚至別出心裁地讓狗與官員們一同上朝,朝堂之上一片混亂,官員們敢怒而不敢言。

朝堂的混亂讓奸佞之臣有機可乘。十常侍之首張讓聯合其他宦官,把控朝政大權,賣官鬻爵,大肆斂財。只要有錢,無論品行和才能如何,都能在朝廷中謀得一官半職。正直的官員們紛紛遭到排擠打壓,朝堂之上烏煙瘴氣,政治黑暗到了極點。

各地的刺史、太守們見朝廷如此腐敗,也紛紛效仿,搜刮民脂民膏。百姓們不僅要承受繁重的賦稅,還要面對官員們的盤剝,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各地的農民起義如星火燎原般爆發,黃巾軍余部再次集結,還有許多新的起義軍紛紛揭竿而起,他們打著推翻腐朽朝廷的旗號,四處攻城略地。

而此時的劉宏,依舊沉浸在自己的享樂世界里,對天下大亂的局勢渾然不覺。他依舊不斷地從各地征收奇珍異寶,充實自己的寶庫,絲毫不在意百姓的死活和國家的安危。

消息傳到并州太原,潘鈺與荀彧等人憂心忡忡。潘鈺深知,大漢朝廷的腐朽已經深入骨髓,如果任由這種情況發展下去,天下必將陷入更加混亂的局面。他與荀彧等人商議,決定一方面加強太原的防御力量,訓練士兵,儲備糧草,以備不時之需;另一方面,密切關注朝廷局勢和各地起義軍的動向,尋找機會,或許能在這亂世之中,為百姓謀一條出路,為大漢江山的穩固盡一份力。

主站蜘蛛池模板: 牙克石市| 乐都县| 新化县| 梓潼县| 玉林市| 城固县| 玛纳斯县| 正安县| 垫江县| 宝应县| 五寨县| 红原县| 金乡县| 嘉定区| 太仆寺旗| 孟连| 邵武市| 酉阳| 莱阳市| 区。| 衡南县| 嫩江县| 盐津县| 黎城县| 石狮市| 高州市| 玛多县| 中西区| 唐海县| 黄山市| 小金县| 老河口市| 滦南县| 肇州县| 汶川县| 师宗县| 定边县| 宝坻区| 石家庄市| 尤溪县| 公主岭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