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陳家往事
- 每日情報:從雛雞修仙到昴日神君
- 我的狙無敵
- 2133字
- 2025-04-23 20:43:46
為何練武?
每個武夫都有自己的理由。
陳老漢和陳想念,都有一件事情瞞著陳紅糖。
父子二人,從未在陳紅糖面前提過。
那畫中的老道,究竟是誰?
為何要如此提防!
八年前,陳老漢為給病重妻子續命,燃盡心頭血。
大雪時分,妻子逝世,留下兩個孩子。
陳想念7歲,陳紅糖3歲。
而大雪過后,有一位老道登門拜訪。
就是畫像上這位。
老道開門見山,可以給陳老漢恢復經脈,甚至能給其功法丹藥,助陳老漢登頂青州武道巔峰。
可以讓陳想念雙腿正常行走,成為獲得正式大乾讀書郎身份,甚至可以引薦給大乾朝堂權勢官員,身靠朝中遮天大樹。
可以讓陳家在百年內,從沂水村開始,到整座青州。
陳家,都是無人敢惹的大戶,子孫滿堂,人丁興旺。
但是,天下沒有掉餡餅的事情。
老道看中了陳紅糖,要將其納入門中。
陳老漢不傻,這老道來歷不明,跟腳未知,連門派是干啥的都不知道。
這不就是搶小孩?
陳老漢頗為小心,對老道說謝謝高人賞識,但自家閨女愚笨,沒這個仙家緣分。
所以,還是算了吧。
老道神色大變,極為不悅。
一揮手,大雪停了。
陳老漢第一次感到死亡是如此接近。
身后陳想念,眼神死死盯著老道。
陳紅糖在屋里,毫不知情。
老道轉身,撂下幾句話。
“也罷,我即將回山閉關。”
“若我閉關失敗,兵解隕落。你們陳家與我再無瓜葛,我這一派不找你任何麻煩。”
“但若我成功出關,陳紅糖,必要隨我修煉!”
老道離去,大雪繼續落下。
自此以來,陳家兩個老爺們,都沒有給陳紅糖提過這件事情。
陳老漢甚至去往青州縣城里打聽過消息,都說見過這位老道,但在那場大雪之后,從未再見過此人。
為何一開始不找洛斧?
因為洛斧,本是官家人士。
而老道的話語中,跟這大乾朝廷有著極深的聯系。
所以,陳老漢只給洛斧要了拳法。
半個月前,陳老漢見到陳想念被紅光包裹,浮在空中。
當時陳老漢,覺得風雨欲來。
自己的經脈廢了八年,也溫養了八年。
是時候了。
這一段時間,練拳,是陳老漢的頭等大事。
從清晨公雞報曉起來,到晚上日落時分而回家歇息,陳老漢每天于田間練習這寸土拳法。
雖然沒有武道天賦,但陳老漢極為努力。
要練拳,先站樁。
站樁倒是好說,要是連這都不會,就別說想再入武道了。
《寸土拳》第一步,壘石樁。
雙腳與肩同寬,膝蓋微曲,雙拳虛握置于腰間,脊背挺直如石碑。
“沉肩墜肘,氣沉丹田,不動如山。”
往往到了半夜,兩個娃娃都睡著時,陳老漢還會自己屋里站著壘石樁。
站樁后,就是出拳。
洛斧給自己《寸土拳》時,就給自己詳細演示了其中招式。
“站樁后,就是出拳!”
“看好了,這一招,叫滾石勁!”
陳老漢回憶起當時的場景。
果然是三境武夫啊。
那天在洛斧家中,一處專門修建的演武地.
洛斧側身踏步,拳從腰間螺旋沖出,勁力由腳至腰,再至拳鋒。
“勁如滾石,初緩后疾,一發難收!”
洛斧這一拳打出,打的周圍天地罡風烈烈,打的陳老漢心潮澎湃。
可畢竟洛斧是以三境武夫的身份,“居高臨下”演示著寸土拳。
就像一位當世大儒,來考蒙童的考試。
輕而易舉。
洛斧收的幾個弟子,10歲模樣,當場能打出有模有樣的一拳。
陳老漢心中明白,這拳法,就是給這些剛入行的武道種子來學的。
大乾武夫眼中的《寸土拳》,和稚子開蒙的《三字經》差不多。
洛斧明確給自己說明,自己武道天賦極為一般,能練好這個,就算不錯了。
陳老漢心中明白,這并非洛斧故意藏著好拳法不給自己。
上限就是半境,還想怎么樣?
不過,笨人有笨方法。
陳老漢照著葫蘆畫大瓢,每天出拳不停。
陳老漢猶記得當時洛斧送自己離開,給自己鼓勵道:
“老陳,我們巡檢司長趙大人,聽說當年也是靠著一種最為“笨”的拳法,橫行一整座靈溪國江湖的。”
但對陳老漢來說,半境,遠遠不夠。
為何自己要練武?
為何要重入武道?
對陳老漢來說,
練武,不是為了強身健體,能多種些糧食。
而是為了陳家。
是為了真正廝殺準備的!
“拳如寸石,久積成山!”
“積土成山,風雨興焉!”
陳老漢手里端著一碗湯懸在空中,
兒子的一番話,讓陳老漢聽的怔怔出神。
“妙啊!妙啊!”
陳老漢嘴上不住贊嘆,給兒子豎起了大拇指。
心中對這拳法不解之處,此刻竟然豁然開朗了起來。
猶如撥開云霧,見青天!
陳想念按了按手,讓陳老漢別激動。
“爹,韓先生給我來信,儒家書院的初考時間已定,過段時間,讓我去青州縣學堂里備考。”
“若我能通過考試,進入儒家書院。想必那老道就算出關,也不敢再來了吧。”
陳想念面色波瀾不驚,但胸中早已氣海翻涌。
你大乾王朝,占住整座東勝神州之地,可以有底氣不讓我雙腿有恙的陳想念為官從政,無所謂。
但七十二座儒家書院,可是遍布四個大洲。
東勝神州、西牛賀州、南部瞻洲、北俱蘆洲。
你大乾再昌盛,也只不過有不到四分之一數的儒家書院。
每個能考入書院者,不論祖籍,不論性別,不論出身。
甚至,連是人是妖都無所謂。
有能者,皆能入!
儒家書院實行導師制度,每位學生都會有一位儒生前輩帶教,確保學生能順利成為未來儒家之棟梁。
不僅教書,還教修行。
大乾的現任國師,就是自儒家書院求學所成,以儒道登上飛升十境,輔佐新帝趙羨。
陳想念眼神熠熠。
你老道再有關系,也不敢以一人之力,挑戰天下的儒家書院吧?
何況這只是借用儒家書院的背景。
誰說我陳想念養不出浩然氣,登上修行路!
誰說我陳想念,就應該一輩子坐在輪椅上!
陳想念輕聲說道:“爹,你身體經脈本來受損。練拳一事,盡力就行。”
陳老漢點點頭。
陳想念知道老爹性格,明知不可為而為之。
是英雄也。